宪法秩序下警察权保障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06 15:11
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程中,警察权受到法治驯化后,其权力滥用应得以有效控制。然而,矫枉难免会偏正。实践中,警察权常因遭受过度限制而被束缚,难以有效去维护社会秩序,警察权呈现隐性弱化趋势。目前,我国警察权弱化现象主要体现为:警察权价值取向出现偏移,警察权配置存在缺陷,警察权运行遭受阻碍。特别是在新时代背景下,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需要一定程度稳定环境,而社会秩序的维护更需相应足够强大警察权保障,如何使警察权在被合理限制下确保其功能得以最大实效发挥,这是值得深究的难题。从本质上看,国家公权力间接来源于公民权利的让渡,保障警察权实则是为了更好保护公民权利。警察权直接来源于宪法及法律赋予,保障警察权需要从国家最高法宪法进行调整,而从宪法秩序这一“最高平衡效力”能对警察权适度限制同时更合理保障警察权,确保警察权保障内容和范围的正当性。因此,我国警察权保障可理性在宪法秩序下科学、合理对警察权进行保障,客观审视警察权限制与保障,针对当下警察权弱化等系列问题展开合理性分析。其既可分析警察权价值取向、权力配置、权力运行应然与实然的差距,又可通过宪法秩序效力,以平衡调整功能弥补警察权不足部分,进而确保警...
【文章来源】:湖南工业大学湖南省
【文章页数】:7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创新点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可能创新之处
第二章 警察权与宪法秩序相关概述
2.1 警察权相关概念厘定
2.1.1 警察权的概念和内容
2.1.2 警察权的性质和特征
2.1.3 警察权保障的界定
2.2 警察权保障的理论依据
2.2.1 警察权保障的法律依据
2.2.2 警察权保障的法理依据
2.3 宪法秩序与警察权保障的内在逻辑
2.3.1 宪法秩序的效力
2.3.2 警察权保障置于宪法秩序下研究的科学性
2.3.3 宪法秩序与警察权保障的特殊关系
第三章 我国警察权保障的现实困境
3.1 警察权价值取向出现偏移
3.1.1 人权保障不足
3.1.2 功能启动阻滞
3.1.3 行政官僚化
3.1.4 维护正义的悖论
3.2 警察权配置存在缺陷
3.2.1 权力设置缺乏前瞻性
3.2.2 权力设置广而不精
3.2.3 权力真空设置
3.2.4 权力分配模式固化单一
3.3 警察权运行受到阻碍
3.3.1 暴力袭警
3.3.2 部分民众法治意识相对薄弱
3.3.3 法外因素介入和干预
3.3.4 警务保障的不足
3.3.5 舆论导向欠规范
第四章 域外警察权保障的实践考察及启示
4.1 域外警察权保障的实践考察
4.1.1 英国警察权保障概况
4.1.2 美国警察权保障概况
4.1.3 日本警察权保障概况
4.1.4 法国警察权保障概况
4.2 域外警察权保障有效经验对我国借鉴
第五章 我国警察权保障具体对策
5.1 确立以秩序与自由平衡为核心理念匡正警察权价值取向
5.1.1 融入核心理念
5.1.2 畅通执行束缚
5.1.3 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关系
5.1.4 坚持人民本位的正确权利观
5.2 合理配置权力兼设警察权保障机制
5.2.1 以立法细化权责促进警察权内部互融
5.2.2 加强对警察权精准化力度确保
5.2.3 填充警察权空位并增设立后备补充机制
5.2.4 设立合法、合理范围警察权伸缩调控机制
5.3 净化权力运行内外环境
5.3.1 健全警察正当防卫机制
5.3.2 构建良好警民互动治安关系
5.3.3 依法界定警察职权
5.3.4 健全与时俱进的警务保障机制
5.3.5 完善警务信息公开机制
5.4 形成以宏观方面宪法秩序为统摄的警察权保障体系
5.4.1 以宪法文化引领警察权价值取向
5.4.2 以宪法规范确认警察权配置保障权限
5.4.3 以宪法实施确保警察权运行通畅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袭警事件的防卫控制研究[J]. 林通.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3)
[2]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思想的人民性特质[J]. 袁秉达. 前线. 2017(05)
[3]警察权威重振——以警察法修改为契机[J]. 李玉宛. 北京警察学院学报. 2017(02)
[4]警察权的合宪性控制[J]. 刘茂林. 法学. 2017(03)
[5]警察权的现代功能与宪法构造难题[J]. 刘茂林. 法学评论. 2017(01)
[6]论宪法文本中的警察权——兼谈我国警察法修改中的宪法问题[J]. 张军,陈华.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5)
[7]中央与地方警察权合理配置的论证——以英国警察体制为视角[J]. 柴广智. 四川警察学院学报. 2016(03)
[8]论我国警察权改革的模式选择[J]. 石化东.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5)
[9]法治语境下的警察权内涵解析[J]. 吕丹丹.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06)
[10]中国警察权属性分析[J]. 孙洪波.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1)
本文编号:3480056
【文章来源】:湖南工业大学湖南省
【文章页数】:7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创新点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可能创新之处
第二章 警察权与宪法秩序相关概述
2.1 警察权相关概念厘定
2.1.1 警察权的概念和内容
2.1.2 警察权的性质和特征
2.1.3 警察权保障的界定
2.2 警察权保障的理论依据
2.2.1 警察权保障的法律依据
2.2.2 警察权保障的法理依据
2.3 宪法秩序与警察权保障的内在逻辑
2.3.1 宪法秩序的效力
2.3.2 警察权保障置于宪法秩序下研究的科学性
2.3.3 宪法秩序与警察权保障的特殊关系
第三章 我国警察权保障的现实困境
3.1 警察权价值取向出现偏移
3.1.1 人权保障不足
3.1.2 功能启动阻滞
3.1.3 行政官僚化
3.1.4 维护正义的悖论
3.2 警察权配置存在缺陷
3.2.1 权力设置缺乏前瞻性
3.2.2 权力设置广而不精
3.2.3 权力真空设置
3.2.4 权力分配模式固化单一
3.3 警察权运行受到阻碍
3.3.1 暴力袭警
3.3.2 部分民众法治意识相对薄弱
3.3.3 法外因素介入和干预
3.3.4 警务保障的不足
3.3.5 舆论导向欠规范
第四章 域外警察权保障的实践考察及启示
4.1 域外警察权保障的实践考察
4.1.1 英国警察权保障概况
4.1.2 美国警察权保障概况
4.1.3 日本警察权保障概况
4.1.4 法国警察权保障概况
4.2 域外警察权保障有效经验对我国借鉴
第五章 我国警察权保障具体对策
5.1 确立以秩序与自由平衡为核心理念匡正警察权价值取向
5.1.1 融入核心理念
5.1.2 畅通执行束缚
5.1.3 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关系
5.1.4 坚持人民本位的正确权利观
5.2 合理配置权力兼设警察权保障机制
5.2.1 以立法细化权责促进警察权内部互融
5.2.2 加强对警察权精准化力度确保
5.2.3 填充警察权空位并增设立后备补充机制
5.2.4 设立合法、合理范围警察权伸缩调控机制
5.3 净化权力运行内外环境
5.3.1 健全警察正当防卫机制
5.3.2 构建良好警民互动治安关系
5.3.3 依法界定警察职权
5.3.4 健全与时俱进的警务保障机制
5.3.5 完善警务信息公开机制
5.4 形成以宏观方面宪法秩序为统摄的警察权保障体系
5.4.1 以宪法文化引领警察权价值取向
5.4.2 以宪法规范确认警察权配置保障权限
5.4.3 以宪法实施确保警察权运行通畅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袭警事件的防卫控制研究[J]. 林通.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3)
[2]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思想的人民性特质[J]. 袁秉达. 前线. 2017(05)
[3]警察权威重振——以警察法修改为契机[J]. 李玉宛. 北京警察学院学报. 2017(02)
[4]警察权的合宪性控制[J]. 刘茂林. 法学. 2017(03)
[5]警察权的现代功能与宪法构造难题[J]. 刘茂林. 法学评论. 2017(01)
[6]论宪法文本中的警察权——兼谈我国警察法修改中的宪法问题[J]. 张军,陈华.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5)
[7]中央与地方警察权合理配置的论证——以英国警察体制为视角[J]. 柴广智. 四川警察学院学报. 2016(03)
[8]论我国警察权改革的模式选择[J]. 石化东.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5)
[9]法治语境下的警察权内涵解析[J]. 吕丹丹.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06)
[10]中国警察权属性分析[J]. 孙洪波.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1)
本文编号:34800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348005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