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行政法论文 >

国家监察权运行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08 09:46
  监察委员会的成立,整合了分散的反腐败力量,使监察范围实现了全覆盖,显著提高了反腐败工作的有效性。然而,由于目前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处于初步阶段,国家监察权运行机制尚不成熟。因此,在明晰国家监察权运行面临挑战的基础之上,系统性地开展监察权运行体制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第一部分通过分析监督权、调查权、处置权,明确监察权的内涵;通过对比学界对监察权的定性,认为监察权是独立的宪法性权力;明确界定国家监察权运行机制的概念,介绍权力的监督制约理论,为研究监察权运行机制奠定理论基础。本文第二部分从内部程序机制、外部衔接机制两个方面对国家监察权的运行机制的内容进行分析。其中内部程序机制以案件进行阶段为标准划分为:初查阶段、立案阶段、调查阶段以及处置阶段。外部衔接机制主要包括与人大监督权的衔接、与司法权的衔接、与行政权的衔接。形成对监察权运行机制的理论认识。本文第三部分描述了国家监察权运行机制面临的现实困境。比如:内部程序机制存在留置措施缺乏规范性、律师介入制度缺失、权利救济程序欠缺的问题;外部衔接机制面临人大监督流于形式、监察权与司法权衔接失序、监察权无法真正独立于行政权的困境。通过对监督权运行机制中存在... 

【文章来源】:大连海事大学辽宁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4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国家监察权运行机制的基本理论
    (一) 国家监察权的内涵及属性
        1. 国家监察权的内涵
        2. 国家监察权的属性
    (二) 国家监察权运行机制的概念
    (三) 权力的监督制约理论
二、国家监察权运行机制的内容
    (一) 内部程序机制
        1. 初查阶段
        2. 立案阶段
        3. 调查阶段
        4. 处置阶段
    (二) 外部衔接机制
        1. 监察权与立法权的衔接
        2. 监察权与司法权的衔接
        3. 监察权与行政权的衔接
三、国家监察权运行机制的现实困境
    (一) 监察权运行程序机制不健全
        1. 留置措施缺乏规范性
        2. 律师介入制度缺失
        3. 权利救济程序欠缺
    (二) 监察权运行衔接机制不畅
        1. 人大监督流于形式
        2. 监察权与司法权衔接失序
        3. 监察权无法真正独立于行政权
四、规范国家监察权运行机制的对策
    (一) 规范监察权运行的程序机制
        1. 完善留置措施
        2. 引入律师参与制度
        3. 构建权利救济机制
    (二) 优化监察权运行的衔接机制
        1. 完善人大对监察机关的监督方式
        2. 完善监察权与司法权衔接机制
        3. 保障监察机关财政独立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监察官法制订的现实必要、原则构建及实践问题[J]. 陈伟.  学术界. 2020(01)
[2]人大监督监察委员会的主要方式与途径——以国家监督体系现代化为视角[J]. 秦前红.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20(02)
[3]《监察法》实施中的若干问题与完善建议[J]. 张云霄.  法学杂志. 2020(01)
[4]张力与弥合:监察法与国家赔偿制度的衔接问题[J]. 魏文松.  河南社会科学. 2019(10)
[5]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若干问题探析[J]. 吴建雄.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5)
[6]论监察权行使对象之权利保障[J]. 张震,张义云.  学习论坛. 2019(07)
[7]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法学关照:回顾与展望[J]. 秦前红,刘怡达.  比较法研究. 2019(03)
[8]论监察赔偿制度的构建[J]. 王青斌.  政法论坛. 2019(03)
[9]监察委员会专项工作报告监督程序之构建[J]. 段鸿斌.  人大研究. 2019(02)
[10]论国家监察权的性质[J]. 陈瑞华.  比较法研究. 2019(01)



本文编号:357633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357633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a53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