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能源法的立法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16 12:59
能源是人类社会发展和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物质保障。能源是所有国家经济发展的依靠,更是保证能源安全不可或缺的因素之一。能源在人类社会生活中起着极其关键的作用,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必不可缺的物质。跻身21世纪,全球经济的快速增长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能源发展问题是全世界和全人类共同关注的焦点。如今,我国的经济建设迅速发展,与之相应的城市化进程也逐步加快,在世界范围内,逐渐成为能源生产和能源消费的主要国家。与此同时,经济发展也带来了许多能源问题。例如,我国的能源结构不合理、能源利用效率低、能源供给与能源消耗,以及能源供应与能源安全的矛盾长久存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导致的能源问题已变成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要素之一。为解决能源紧缩严重影响经济的持续发展问题,全世界都在开拓可持续的能源发展、环境保护和经济增长的新途径。自1973年第三次石油危机爆发以来,许多西方发达国家已经认识到能源短缺的必要性以及开发新能源技术的必要性,纷纷出台了“能源法”,制定了能源法规和法律汇编。世界能源立法的发展在21世纪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发达国家通过不断完善能源立法,现已建立了比较完善的能源法律体系,能源法律也越来越规范和完善...
【文章来源】:东北林业大学黑龙江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2 能源与能源法概述
2.1 能源的概念与分类
2.1.1 能源的定义
2.1.2 能源的分类
2.2 能源法的界定与发展进程
2.2.1 能源法的含义
2.2.2 能源法的历史发展进程
2.3 本章小结
3 我国制定能源法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3.1 制定能源法的必要性
3.1.1 实现能源管理的长远战略的需要
3.1.2 保障能源与环境协调发展的需要
3.1.3 保障能源安全与科技创新的需要
3.1.4 健全能源法律体系的需要
3.2 制定能源法的可行性
3.2.1 现有相关的立法基础
3.2.2 能源法立法理念成熟
3.2.3 能源管理体制逐步改革
3.3 本章小结
4 国外能源法现状及对我国启示
4.1 国外能源法发展现状
4.1.1 美国能源法现状
4.1.2 日本能源法现状
4.1.3 德国能源法现状
4.2 国外能源法对我国的启示
4.2.1 能源法模式的选择
4.2.2 能源法律制度的借鉴
4.3 本章小结
5 我国能源立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5.1 我国能源立法现状
5.2 我国能源立法的缺点
5.2.1 能源基本法缺失
5.2.2 能源法律之间缺少协调性
5.2.3 能源部门监管不健全
5.2.4 缺少环境保护理念
5.3 本章小结
6 对我国制定能源法的建议
6.1 能源法的立法宗旨
6.1.1 能源安全宗旨
6.1.2 能源效率宗旨
6.1.3 环境保护宗旨
6.2 保障能源法体系协调的箍本原则
6.2.1 能源安全原则
6.2.2 开发与节能并进原则
6.2.3 能源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展原则
6.2.4 能源可持续发展原则
6.3 构建以能源监管为核心的法律制度
6.3.1 能源资源所有权制度
6.3.2 能源监管制度
6.3.3 能源生态补偿制度
6.3.4 能源市场调控制度
6.3.5 能源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6.4 能源法的法律责任
6.4.1 能源法的行政法律责任
6.4.2 能源法的民事法律责任
6.4.3 能源法的刑事法律责任
6.4.4 能源法的国家赔偿责任
6.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能源革命与《能源法》的制度之维[J]. 肖国兴.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6)
[2]德国可再生能源法立法经验研究[J]. 吴迪. 法制博览. 2018(33)
[3]浅谈国际能源法基本原则[J]. 李卉雯.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8(06)
[4]论能源法的概念和调整范围[J]. 胡德胜. 河北法学. 2018(06)
[5]论能源法学的独立学科地位和理论体系[J]. 胡德胜.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2)
[6]日本能源政策立法及对我国的启示[J]. 吴忠奇,徐前权.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2017(05)
[7]论中国《能源法》立法走向——以能源安全原则为例[J]. 周兰曲. 法制博览. 2017(20)
[8]我国《能源法》缺陷的思考及完善[J]. 王翼杰.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6)
[9]论《能源法》(征求意见稿)基本原则的整合[J]. 南景毓,张涛.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5)
[10]国外能源法立法研究及对我国的启示[J]. 任洋. 甘肃农业. 2014(16)
博士论文
[1]中国新能源发展研究[D]. 张海龙.吉林大学 2014
[2]中国能源监管体制改革研究[D]. 刘东刚.中国政法大学 2011
[3]能源法的功能及其保障策略研究[D]. 王利.武汉大学 2010
[4]能源法律制度生态化研究[D]. 赵爽.西南政法大学 2009
硕士论文
[1]我国生态环境治理中的政府责任研究[D]. 张帆.山西师范大学 2018
[2]中国能源安全边界的度量与对策[D]. 岳振明.吉林大学 2018
[3]我国能源安全法律制度研究[D]. 霍丽惠.河北地质大学 2016
[4]能源生态安全法律保障研究[D]. 李厚伟.中国矿业大学 2014
[5]我国能源安全立法基本问题研究[D]. 李姝玥.复旦大学 2014
[6]我国能源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研究[D]. 孟明娜.郑州大学 2013
[7]我国清洁能源立法研究[D]. 严蔚.华北电力大学 2013
[8]论中国能源法的立法和完善[D]. 辛超.山东大学 2012
[9]我国《能源法》立法模式与制度选择[D]. 卢霄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2
[10]我国能源法律体系研究[D]. 邱影.重庆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592705
【文章来源】:东北林业大学黑龙江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2 能源与能源法概述
2.1 能源的概念与分类
2.1.1 能源的定义
2.1.2 能源的分类
2.2 能源法的界定与发展进程
2.2.1 能源法的含义
2.2.2 能源法的历史发展进程
2.3 本章小结
3 我国制定能源法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3.1 制定能源法的必要性
3.1.1 实现能源管理的长远战略的需要
3.1.2 保障能源与环境协调发展的需要
3.1.3 保障能源安全与科技创新的需要
3.1.4 健全能源法律体系的需要
3.2 制定能源法的可行性
3.2.1 现有相关的立法基础
3.2.2 能源法立法理念成熟
3.2.3 能源管理体制逐步改革
3.3 本章小结
4 国外能源法现状及对我国启示
4.1 国外能源法发展现状
4.1.1 美国能源法现状
4.1.2 日本能源法现状
4.1.3 德国能源法现状
4.2 国外能源法对我国的启示
4.2.1 能源法模式的选择
4.2.2 能源法律制度的借鉴
4.3 本章小结
5 我国能源立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5.1 我国能源立法现状
5.2 我国能源立法的缺点
5.2.1 能源基本法缺失
5.2.2 能源法律之间缺少协调性
5.2.3 能源部门监管不健全
5.2.4 缺少环境保护理念
5.3 本章小结
6 对我国制定能源法的建议
6.1 能源法的立法宗旨
6.1.1 能源安全宗旨
6.1.2 能源效率宗旨
6.1.3 环境保护宗旨
6.2 保障能源法体系协调的箍本原则
6.2.1 能源安全原则
6.2.2 开发与节能并进原则
6.2.3 能源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展原则
6.2.4 能源可持续发展原则
6.3 构建以能源监管为核心的法律制度
6.3.1 能源资源所有权制度
6.3.2 能源监管制度
6.3.3 能源生态补偿制度
6.3.4 能源市场调控制度
6.3.5 能源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6.4 能源法的法律责任
6.4.1 能源法的行政法律责任
6.4.2 能源法的民事法律责任
6.4.3 能源法的刑事法律责任
6.4.4 能源法的国家赔偿责任
6.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能源革命与《能源法》的制度之维[J]. 肖国兴.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6)
[2]德国可再生能源法立法经验研究[J]. 吴迪. 法制博览. 2018(33)
[3]浅谈国际能源法基本原则[J]. 李卉雯.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8(06)
[4]论能源法的概念和调整范围[J]. 胡德胜. 河北法学. 2018(06)
[5]论能源法学的独立学科地位和理论体系[J]. 胡德胜.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2)
[6]日本能源政策立法及对我国的启示[J]. 吴忠奇,徐前权.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2017(05)
[7]论中国《能源法》立法走向——以能源安全原则为例[J]. 周兰曲. 法制博览. 2017(20)
[8]我国《能源法》缺陷的思考及完善[J]. 王翼杰.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6)
[9]论《能源法》(征求意见稿)基本原则的整合[J]. 南景毓,张涛.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5)
[10]国外能源法立法研究及对我国的启示[J]. 任洋. 甘肃农业. 2014(16)
博士论文
[1]中国新能源发展研究[D]. 张海龙.吉林大学 2014
[2]中国能源监管体制改革研究[D]. 刘东刚.中国政法大学 2011
[3]能源法的功能及其保障策略研究[D]. 王利.武汉大学 2010
[4]能源法律制度生态化研究[D]. 赵爽.西南政法大学 2009
硕士论文
[1]我国生态环境治理中的政府责任研究[D]. 张帆.山西师范大学 2018
[2]中国能源安全边界的度量与对策[D]. 岳振明.吉林大学 2018
[3]我国能源安全法律制度研究[D]. 霍丽惠.河北地质大学 2016
[4]能源生态安全法律保障研究[D]. 李厚伟.中国矿业大学 2014
[5]我国能源安全立法基本问题研究[D]. 李姝玥.复旦大学 2014
[6]我国能源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研究[D]. 孟明娜.郑州大学 2013
[7]我国清洁能源立法研究[D]. 严蔚.华北电力大学 2013
[8]论中国能源法的立法和完善[D]. 辛超.山东大学 2012
[9]我国《能源法》立法模式与制度选择[D]. 卢霄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2
[10]我国能源法律体系研究[D]. 邱影.重庆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5927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35927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