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行政法论文 >

提前收回国有土地使用权补偿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16 15:24
  我国改革开放持续深入,经济发展已进入新一轮周期。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旧城改造力度的加大,势必有更多国有土地使用权被以公共利益之名提前收回。国有土地使用权作为公民的一项重大财产权,其价值不能被房屋所完全吸纳,其补偿问题不容回避。然而,新出台的《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无论是理念、制度还是具体规则的设计、架构和配置都在某种意义上淡化了对这一不动产用益物权的保护。基于此,本文拟对提前收回国有土地使用权补偿问题进行研究,以突出和彰显国有土地使用权的立法保护理念。本文除引言和结语外,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提前收回国有土地使用权的理论依据。首先从国有土地使用权、征收、征用的基本理论入手,分析了提前收回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可能性与补偿的必要性,并进一步论证了收回国有土地使用权这一政府行为的公益征收属性以及国有土地使用权的财产权属性。第二部分是提前收回国有土地使用权的三重困境。首先从国有土地使用权补偿的立法现状着手,全面阐释了补偿范围不统一、补偿程序缺失以及补偿纠纷救济途径不完备等一系列立法困境并分析了困境产生的原因,然后从“公共利益界定主体”和“所有制”两个方面分析了理论困境,最后针对实践中政府... 

【文章来源】:东北师范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3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引言
一、 提前收回国有土地使用权补偿的理论依据
    (一) 基本概念界定
    (二) 提前收回国有土地使用权之可能性分析
    (三) 提前收回国有土地使用权补偿之必要性分析
二、 提前收回国有土地使用权补偿的三重困境
    (一) 立法困境
    (二) 理论困境
    (三) 现实困境
三、 提前收回国有土地使用权补偿的脱困路径
    (一) 明确公共利益的界定主体
    (二) 确定公正、合理的补偿标准
    (三) 建立严格、正当的补偿程序
    (四) 健全多样化的补偿方式
    (五) 完善补偿纠纷的救济途径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房屋征收模式下的国有土地使用权补偿问题探析——以《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为参照[J]. 生青杰.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4)
[2]什么是正当法律程序[J]. 刘东亮.  中国法学. 2010(04)
[3]新征收与拆迁补偿条例应细化“公共利益”[J]. 唐忠民.  法学. 2010(03)
[4]论征收制度中的公共利益[J]. 王利明.  政法论坛. 2009(02)
[5]从《物权法》谈我国开征物业税的法律基础[J]. 孙放.  财会月刊. 2007(32)
[6]《物权法》财产征收条款评析[J]. 邹爱华.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04)
[7]论民法理念及其现实意义[J]. 李莉,郑素梅.  当代法学. 2005(03)
[8]“公正补偿”与征收权的宪法限制[J]. 张千帆.  法学研究. 2005(02)
[9]私有财产权的比较研究[J]. 唐清利,何真.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05(02)
[10]“公共利益”的界定是一个宪法分权问题——从Eminent Domain的主权属性谈起[J]. 郑贤君.  法学论坛. 2005(01)

硕士论文
[1]城市房屋拆迁法律问题研究[D]. 关德超.中国政法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5929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35929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b1e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