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慈善信托所得税优惠制度研究
发布时间:2022-02-24 07:05
自《慈善法》确立慈善信托制度以来,我国慈善信托业已经经历了四年的发展。慈善信托凭借其强大的造血功能,聚合社会慈善资源,运用自身金融运营的专业性,持续性输出慈善资源,为我国慈善事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做出了良好的典范。然而,与《慈善法》立法者预期相背离的是,慈善信托的发展进程较为缓慢,未能发挥出应有的社会功效。本文看来,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所得税优惠制度缺位。慈善信托与公益性捐赠都是以实现公益性目的为价值追求,但是二者在享受所得税优惠上并不平等,使得捐赠人基于追求利好的本性而倾向于公益性捐赠。慈善信托较之公益性捐赠的制度优势未能转化为慈善经济的发展动力。本文从慈善信托所得税优惠制度的理论支撑入手,对我国慈善信托所得税优惠制度现状进行分析,进而剖析出我国慈善信托所得税优惠法律体系不健全、慈善信托各环节所得税优惠规定不明确、慈善信托所得税优惠适用程序不完善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研究分析了英国、美国、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慈善信托所得税优惠制度,考察、比较各国和地区的成熟经验,归纳出可供参考的部分。具体言之,首先,应当健全慈善信托所得税优惠法律体系,明确慈善信托所得税优惠的法律地位;其次,应当细化慈善信...
【文章来源】:兰州财经大学甘肃省
【文章页数】:6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问题的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1.4.1 研究的创新点
1.4.2 研究的不足
2 我国慈善信托所得税优惠制度概述
2.1 慈善信托概述
2.1.1 慈善信托的概念与特征
2.1.2 慈善信托与公益信托
2.1.3 慈善信托的基本结构
2.1.4 慈善信托的运作模式
2.2 所得税税收优惠概述
2.2.1 所得税的概念与种类
2.2.2 税收优惠的概念与基本形式
2.3 慈善信托所得税优惠制度的界定
3 我国慈善信托所得税优惠制度的理论依据
3.1 慈善信托可税性理论支撑
3.1.1 主体行为性质理论
3.1.2 自然属性与经济属性理论
3.1.3 无因性理论
3.2 慈善信托所得税优惠正当性的理论支撑
3.2.1 辅助理论
3.2.2 比较优势理论
3.2.3 税收公平理论
4 我国慈善信托及其所得税优惠制度的现状
4.1 我国慈善信托发展概况
4.1.1 慈善信托行业发展缓慢
4.1.2 慈善信托区域发展不均衡
4.2 我国慈善信托所得税优惠立法概况
4.2.1 慈善信托所得税优惠的法律层面相关规定
4.2.2 慈善信托所得税优惠的法规与其他规范性文件层面相关规定
5 我国慈善信托所得税优惠制度存在的问题
5.1 慈善信托所得税优惠法律体系不健全
5.1.1 慈善信托所得税优惠立法缺乏体系性
5.1.2 慈善信托所得税优惠相关立法层级低
5.2 慈善信托各环节所得税优惠规定不明确
5.2.1 慈善信托设立环节所得税优惠规定不明确
5.2.2 慈善信托存续环节所得税优惠规定不明确
5.2.3 慈善信托终止环节所得税优惠规定不明确
5.3 慈善信托所得税优惠适用程序不完善
5.3.1 慈善信托所得税优惠资格认定主体不明确
5.3.2 慈善信托所得税优惠适用的申报和实施规则未指明
5.3.3 慈善信托受托人不具备开具公益捐赠票据资格
6 域外慈善信托所得税优惠制度构建经验的考察与借鉴
6.1 域外慈善信托所得税优惠法律体系建设
6.2 域外慈善信托所得税优惠具体规定
6.2.1 慈善信托设立环节所得税优惠规定
6.2.2 慈善信托存续环节所得税优惠规定
6.2.3 慈善信托终止环节所得税优惠规定
6.3 域外慈善信托所得税优惠适用程序规定
6.4 域外慈善信托所得税优惠制度构建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7 完善我国慈善信托所得税优惠制度的建议
7.1 健全慈善信托所得税优惠法律体系
7.1.1 增强慈善信托所得税优惠立法体系性
7.1.2 提高慈善信托所得税优惠立法层级
7.2 明确慈善信托各环节所得税优惠规定
7.2.1 明确慈善信托设立环节所得税优惠规定
7.2.2 明确慈善信托存续环节所得税优惠规定
7.2.3 明确慈善信托终止环节所得税优惠规定
7.3 完善慈善信托所得税优惠适用程序
7.3.1 明确慈善信托所得税优惠资格认定主体
7.3.2 规定慈善信托所得税优惠适用核准类申报和实施规则
7.3.3 符合条件的慈善信托受托人均可开具公益捐赠票据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
附录2
本文编号:3642221
【文章来源】:兰州财经大学甘肃省
【文章页数】:6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问题的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1.4.1 研究的创新点
1.4.2 研究的不足
2 我国慈善信托所得税优惠制度概述
2.1 慈善信托概述
2.1.1 慈善信托的概念与特征
2.1.2 慈善信托与公益信托
2.1.3 慈善信托的基本结构
2.1.4 慈善信托的运作模式
2.2 所得税税收优惠概述
2.2.1 所得税的概念与种类
2.2.2 税收优惠的概念与基本形式
2.3 慈善信托所得税优惠制度的界定
3 我国慈善信托所得税优惠制度的理论依据
3.1 慈善信托可税性理论支撑
3.1.1 主体行为性质理论
3.1.2 自然属性与经济属性理论
3.1.3 无因性理论
3.2 慈善信托所得税优惠正当性的理论支撑
3.2.1 辅助理论
3.2.2 比较优势理论
3.2.3 税收公平理论
4 我国慈善信托及其所得税优惠制度的现状
4.1 我国慈善信托发展概况
4.1.1 慈善信托行业发展缓慢
4.1.2 慈善信托区域发展不均衡
4.2 我国慈善信托所得税优惠立法概况
4.2.1 慈善信托所得税优惠的法律层面相关规定
4.2.2 慈善信托所得税优惠的法规与其他规范性文件层面相关规定
5 我国慈善信托所得税优惠制度存在的问题
5.1 慈善信托所得税优惠法律体系不健全
5.1.1 慈善信托所得税优惠立法缺乏体系性
5.1.2 慈善信托所得税优惠相关立法层级低
5.2 慈善信托各环节所得税优惠规定不明确
5.2.1 慈善信托设立环节所得税优惠规定不明确
5.2.2 慈善信托存续环节所得税优惠规定不明确
5.2.3 慈善信托终止环节所得税优惠规定不明确
5.3 慈善信托所得税优惠适用程序不完善
5.3.1 慈善信托所得税优惠资格认定主体不明确
5.3.2 慈善信托所得税优惠适用的申报和实施规则未指明
5.3.3 慈善信托受托人不具备开具公益捐赠票据资格
6 域外慈善信托所得税优惠制度构建经验的考察与借鉴
6.1 域外慈善信托所得税优惠法律体系建设
6.2 域外慈善信托所得税优惠具体规定
6.2.1 慈善信托设立环节所得税优惠规定
6.2.2 慈善信托存续环节所得税优惠规定
6.2.3 慈善信托终止环节所得税优惠规定
6.3 域外慈善信托所得税优惠适用程序规定
6.4 域外慈善信托所得税优惠制度构建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7 完善我国慈善信托所得税优惠制度的建议
7.1 健全慈善信托所得税优惠法律体系
7.1.1 增强慈善信托所得税优惠立法体系性
7.1.2 提高慈善信托所得税优惠立法层级
7.2 明确慈善信托各环节所得税优惠规定
7.2.1 明确慈善信托设立环节所得税优惠规定
7.2.2 明确慈善信托存续环节所得税优惠规定
7.2.3 明确慈善信托终止环节所得税优惠规定
7.3 完善慈善信托所得税优惠适用程序
7.3.1 明确慈善信托所得税优惠资格认定主体
7.3.2 规定慈善信托所得税优惠适用核准类申报和实施规则
7.3.3 符合条件的慈善信托受托人均可开具公益捐赠票据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
附录2
本文编号:36422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36422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