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法规体系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15 09:01
本文关键词: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法规体系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低,是我国农业科技政策法规实施面临的现实问题,也是推动农业现代化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究其深层原因,主要是缺乏一套健全、完善、有效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法规体系来规范和引导转化机制良性运行。而当前理论界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研究,主要偏重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概念界定、主体模式、障碍性因素分析和问题导向性的对策建议等微观方面,而从政策体系构建的宏观层面对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政策体系的研究还不够全面、深入和系统。因此,本论文拟从政策法规存在的主要障碍层面对保障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机制运行的法律法规作系统性研究。本研究沿寻“研究背景—文献综述—理论支撑—政策梳理—重点问题—制度完善—具体对策”的逻辑思路,深入剖析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现状,梳理当前相关法规政策的要点和缺陷,强调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政策法规体系建设的必要性。研究认为当前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亟待解决的重点问题是资金投入和运行机制不健全。本研究运用经济法学“主体—宏观调控—市场规制—可持续发展”的分析框架,设计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法规体系框架;结合转化难的主要问题(即资金投入和运行机制)进行分析,重点强调多元主体参与对于实施转化活动的重要性,通过增强转化主体多元协同和良性互动来系统性完善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政策体系;针对当前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缺乏中长期规划进行指导的客观现实,草拟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研究在借鉴美、日典型国家推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法规措施的基础上,提出完善符合我国国情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法规体系的具体思路、政策法规框架以及运行保障机制和提升对策,以期破除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的障碍,最终实现以农业科技支撑,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夯实农业基础地位的现实目标。其理论意义在于通过对国内外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相关研究,结合经济法学理论和法律制度分析框架,提出完善政策法规体系的基本思路和健全具体法律制度,为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法治化运行提供一套科学系统的理论依据。实践意义在于通过对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法规层面的系统梳理,借鉴典型国家的经验,结合我国的国情提出完善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法规体系的具体建议,并提出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法规体系运行的具体对策,力图解决我国农业发展中存在的科技成果转化难问题,提升农业现代化发展速度与农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增强我国农业的发展后劲,提高农业整体效益。
【关键词】: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多元主体协同 内生激励机制 评估审核机制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922.4
【目录】:
- 摘要8-9
- ABSTRACT9-12
- 第一章 引言12-23
- 1.1 研究缘起12-13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述评13-20
- 1.2.1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13-18
- 1.2.2.国外相关研究现状18-19
- 1.2.3.现有研究的述评19-20
-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20-21
- 1.3.1 研究方法20-21
- 1.3.2 研究思路21
- 1.4 研究的创新点、难点及突破21-23
- 1.4.1 研究的创新点21-22
- 1.4.2 研究的难点及突破22-23
- 第二章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理论研究23-29
- 2.1 农业科技成果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界定23-25
- 2.2 经济学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25
- 2.3 管理学理论:“四螺旋”理论25-26
- 2.4 经济法学理论26-29
- 2.4.1 宏观调控理论26-27
- 2.4.2 市场规制理论27
- 2.4.3 可持续发展理论27-29
- 第三章 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现实考量及相关政策法规梳理评价29-39
- 3.1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现状、关键问题29-33
- 3.1.1 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现状及特点29-32
- 3.1.2 当前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32-33
- 3.2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相关政策法规梳理与评价33-39
- 3.2.1 调整一般科技成果转化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梳理33-36
- 3.2.2 针对性调整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法规梳理36-37
- 3.2.3 当前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法规体系建设的总体状况评价37-39
- 第四章 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法规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39-43
- 4.1 针对性体系化立法阙如,效力较低39
- 4.2 政府职责定位不明晰,,转化欠缺组织协同性39-40
- 4.3 缺乏长期产业战略规划,对转化应用导向不明40-41
- 4.4 税收优惠偏离转化重点,不适应转化需求41
- 4.5 金融信贷支持和风险投资严重缺乏法治保障41-42
- 4.6 可持续发展保障和内生性激励法律措施匮乏42-43
- 第五章 典型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法规体系考察分析及启示43-52
- 5.1 国外典型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法规体系的现实考察43-49
- 5.1.1 美国:“多元主体参与+分类扶持引导”的政策法规体系43-47
- 5.1.2 日本:政府调控+资金投入+风险分担三位一体的政策法规体系47-49
- 5.2 典型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法规体系建设对我国的启示49-52
- 5.2.1 重点扶持涉农中小企业,增强成果产出和转化需求的内生性49-50
- 5.2.2 政府引导,扶持非营利性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介服务50
- 5.2.3 市场驱动,市民社会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完善50-51
- 5.2.4 系统完善风险投资机制,保障科技成果供给和转化51-52
- 第六章 完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法规体系的思路、框架和具体内容52-66
- 6.1 优化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法规体系的基本思路52-53
- 6.1.1 满足成果供给:创新观念,统筹资源优化配置52
- 6.1.2 满足市场需求:突破重点,科技融合现代要素52-53
- 6.1.3 促进整体优化:立足本土,区域共享多方互动53
- 6.2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法规体系框架设计53-58
- 6.2.1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主体法律制度53-55
- 6.2.2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宏观调控法律制度55-56
- 6.2.3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市场规制法律制度56-57
- 6.2.4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可持续发展法律制度57-58
- 6.3 当前完善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法规的具体内容58-66
- 6.3.1 以应用转化为导向,制定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长期战略规划58-59
- 6.3.2 明确政府职责,完善组织协调法律制度59-61
- 6.3.3 依据成果转化需求,优化财政投入和税收优惠制度61-63
- 6.3.4 针对市场缺陷强化金融信贷支持和风险投资制度63-64
- 6.3.5 完善成果转化可持续发展保障和内生性激励制度64-66
- 第七章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法规体系运行保障和提升对策66-73
- 7.1 基于分类转化思想,优化多元主体参与机制66-67
- 7.2 完善产学研一体的区域协同和组织联动机制67-68
- 7.3 完善科技成果产出和转化的内生长效激励机制68-69
- 7.4 构建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评估审核机制69-71
- 7.5 构建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法规实施监督问责机制71-73
-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73-91
- 8.1 研究结论73-74
- 8.2 研究展望74
- 8.3《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建议稿草案74-87
- 8.4《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介服务机构认证管理办法》建议草案87-91
- 参考文献91-100
- 附录(一)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公开发表情况100-101
- 附录(二)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课题情况101-102
- 致谢102-10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同民;;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法律保障[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2 李长健;罗洁;;金融发展权理论下农村社区金融法律制度研究——基于中美社区金融比较分析[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3 关占良;程高峰;李永国;;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相关主体关系问题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02期
4 李辉;杨海芬;赵增锋;田东良;;农业科技成果转移主体的行为博弈分析[J];安徽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5 何淑群;古秋霞;;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及关键策略分析[J];广东农业科学;2012年15期
6 孙元花;;美国科技成果转化的成功经验及其启示研究[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7 刘旭霞;李洁瑜;;转基因水稻产业化中的专利问题分析[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8 张庆麟;;论货币的法律概念及其法律属性[J];经济法论丛;2003年02期
9 李玉虹,马勇;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互动关系的理论探源——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新制度经济学的比较[J];经济科学;2001年01期
10 王干,徐江桥,万志前;论科技成果转化法律法规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4年06期
本文关键词: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法规体系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673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3673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