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建构
本文关键词:论我国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建构,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前我国行政公益诉讼制度还没有建立,但在学术方面和实践发面,行政公益诉讼已是热点话题,逐步进入大家的视线。行政公益诉讼较之于行政诉讼是一种新型的诉讼,它是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和特定的国家机关,对行政主体已造成或将造成损害公共利益的行为,允许其提起行政诉讼以维护公共利益的诉讼制度。而我国现行的《行政诉讼法》等相关行政法律法规规定在受案范围、原告资格等方面的限制,使公共利益在受到不当行政行为侵害时,因为没有适格的原告和法律规定作为支撑,而得不到法律的有效保护。这反映了我国相关行政法律法规在保护公共公益方面的缺失,是我国法制发展不完善的一种体现。对公共利益保护的迫切性促使这种新制度在我国的建立成为重要的理论课题。根据实践经验,行政公益诉讼大致可分为对导致国有资产流失行政行为的公益诉讼和歧视弱势群体行政行为的公益诉讼以及破坏环境行政行为的公益诉讼等,本文则以环境行政公益诉讼为视角做为本文重点论述的内容。 环境与每个人的利益息息相关,我国环境恶化形式不容乐观。对于环境保护的问题,各国大部分采取的是行政手段,由国家担当主要的保护责任,所以一个国家环境质量的好坏也体现该国行政能力的强弱。毫无例外,根据我国的相关法律规定,我国对环境保护实施的也是政府管制,政府承担着保护环境的主要责任。限于我国经济发展模式,作为保护环境的政府部门,在面对利益取舍问题上,往往以环境公共利益为牺牲品,更有甚者,国家本身的行为也会为环境带来无穷的伤害,例国家制定的不合理开发方案、水利工程建设等。而保护环境公共利益的行政公益诉讼大都以失败告终,究其原因,就是因为我国没有相关的法律依据。这严重损害了公民环境利益和诉讼权利。因此笔者认为建立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制度,以弥补现行法制保护公共利益缺陷,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 与我国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制度尚处于研究阶段相比,国外一些国家比如美国、英国等国家,在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理论方面、实践方面、制度建设等方面发展比较完善。因此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为我国建立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制度,以保护公民环境权、诉讼权、完善我国法制建设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对何为公益诉讼、行政公益诉讼、环境行政公益诉讼进行了递进式的概念分析,在此基础上阐述了环境行政公益诉讼的特征以及建立此制度的必要性。第二部分研究了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理论基础,并考察了美国、英国、德国等对此制度发展比较完善的国家具体的制度规定及对我国的启示。第三部分通过对我国司法实践现况、法律规定现况、学术理论现状等分析,得出我国发展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缓慢的原因。第四部分在原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建立我国构建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具体措施,并以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在我国正确的法律定位和建立此制度基本原则为正确指导的基础上,阐述了建立此制度相关原告资格、受案范围、审理法院以及保障措施等具体措施。
【关键词】:行政公益诉讼 环境行政公益诉讼 制度建构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D925.3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9
- 引言9-11
- 一、环境行政公益诉讼概述11-17
- (一) 公益诉讼的产生11-12
- (二) 行政公益诉讼12-13
- 1. 行政公益诉讼的概念12
- 2. 行政公益诉讼的种类12-13
- (三) 环境行政公益诉讼13-14
- 1. 环境行政公益诉讼的概念和特征13-14
- (四) 我国建立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必要性14-17
- 1. 保护环境公益的重要手段14-15
- 2. 监督行政职权的重要目标15-16
- 3. 完善诉讼体制功能的重要补充16
- 4. 提供司法判案标准的重要途径16-17
- 二、建立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理论基础和域外制度考察17-25
- (一) 建立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理论基础17-20
- 1. 公共信托理论17-18
- 2. 诉讼权理论18
- 3. 私人检察官理论18-19
- 4. 环境权理论19-20
- (二) 域外制度考察20-24
- 1. 英美法系国家的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制度20-22
- 2. 大陆法系国家的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制度22-24
- (三) 两大法系制度之比较对我国的启示24-25
- 三、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制度在我国发展现状及原因分析25-31
- (一) 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制度在我国发展现状25-29
- 1. 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在我国司法实践现状25
- 2. 法律规定现状25-28
- 3. 学术理论现状28-29
- (二) 原因分析29-31
- 1. 公民环保意识薄弱29
- 2. 实体法上环境权的缺失29
- 3. 程序法上缺乏相关制度29-30
- 4. 法院审判受行政机关的牵制30
- 5. 检察机关在诉讼中作用受限30-31
- 四、建构我国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建议31-38
- (一) 我国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法律定位31
- (二) 建构我国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原则31-32
- 1. 保护环境公共利益原则31
- 2. 国家适当干预原则31-32
- 3. 适当物质奖励当事人原则32
- (三) 建构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具体措施32-36
- 1. 提起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原告的种类32-35
- 2. 受案范围35-36
- 3. 审理法院36
- (四) 建构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保障措施36-38
- 1. 设立行政前置程序36-37
- 2. 举证责任的分配37
- 3. 诉讼费用的承担37-38
- 结语38-39
- 注释39-41
- 参考文献41-42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42-43
- 致谢43-4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光禄;刘明明;;论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的确立[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2 冯建平;行政诉讼受案范围若干问题研究[J];法律适用;2000年12期
3 张晓玲;行政公益诉讼原告资格探讨[J];法学评论;2005年06期
4 陈泉生;论环境权的救济[J];法学评论;1999年02期
5 李沛烨;;浅议我国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构建[J];法制与社会;2007年11期
6 王永波;薛然巍;张辉;;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浅析[J];科技广场;2008年02期
7 郭道晖;权力的多元化与社会化[J];法学研究;2001年01期
8 叶明蓉;我国行政公益诉讼的障碍分析及现实选择[J];律师世界;2003年12期
9 宋爱军;;环境公益诉讼原告的立法缺陷与完善[J];内蒙古环境科学;2008年03期
10 张式军;谢伟;;检察机关提起环境公益诉讼问题初探[J];社会科学家;2007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陈冬;环境公益诉讼研究——以美国环境公民诉讼为中心[D];中国海洋大学;2004年
2 张式军;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冯曾珍;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张建婷;论我国公益诉讼制度[D];吉林大学;2011年
3 郑恩亮;环境公益诉讼的相关问题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1年
4 李博;我国环境公益诉讼的实证分析[D];河北大学;2011年
5 宗宏根;建立我国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制度初探[D];苏州大学;2005年
6 郑效桥;我国行政公益诉讼若干问题研究[D];贵州大学;2007年
7 王轩;印度公益诉讼制度评鉴[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8 陈二华;论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制度[D];复旦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论我国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建构,,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674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3674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