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行政法论文 >

我国遗体器官捐献法律制度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23 14:03

  本文关键词:我国遗体器官捐献法律制度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现代医疗科技的发展,医学水平的进步,器官移植技术使那些由于器官衰竭而面临死亡的患者重新燃起了对生命的渴望。我国的器官移植技术自20世纪60年代进入临床以来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器官移植相关立法也随之产生。我国关于器官移植的行政法规是2007年由国务院出台的《人体器官移植条例》,这也是截止到目前为止我国唯一一部有关器官移植的行政法规。该条例的颁布使我国器官移植走出了长期无法可依的窘境,自此我国器官移植工作的开展有了法律支撑。国家卫生计划委员会批准了全国共165家医院开展人体器官移植手术,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我国已经成为除了美国以外的世界上第二大器官移植国。当前,几乎所有的器官移植手术在中国都有条件独立完成,但是我国每年顺利进行的器官移植手术仅为一万例左右。造成这一尴尬局面的主要原因是器官移植供体短缺,远远少于等待器官移植的受体数量。遗体器官捐献是器官供体的主要来源,而我国遗体器官捐献率及其低下,这直接影响了我国器官移植事业的发展。我国遗体器官捐献率低下的主要原因有:法律制度上,遗体器官捐献立法相对滞后,唯一的行政法规《人体器官移植条例》中的相关规定存在诸多不足,缺乏统一的遗体器官捐献法律体系;脑死亡标准尚未确立,现行的心肺死亡标准造成大量遗体器官资源无法使用;传统“孝道”观念及公民对医疗机构的信任危机阻碍了人们的捐献愿意;器官捐献的宣传监管不到位等等。其中最重要最根本的原因还是我国器官移植相关法律制度不完备。因此,如何完善器官移植及遗体器官捐献的法律制度,提高遗体器官捐献率是当务之急。通过与国外成熟的器官移植立法的比较,找出我国遗体器官捐献法律制度的缺陷。结合我国目前遗体器官捐献率低下的现状,借鉴他国先进的制度模式,提出完善我国遗体器官捐献法律制度的建议:将脑死亡判定标准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确立心肺死亡和脑死亡自由选择的二元死亡标准;从物质补偿和精神激励两方面入手,建立遗体器官捐献补偿制度;建立全国统一的遗体器官捐献体系,主要包括器官捐献登记系统和器官分配系统,保证遗体器官捐献程序透明公开,器官分配使用公正合理。
【关键词】:遗体器官 捐献 器官移植 法律制度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922.16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引言10-12
  • 一 遗体器官及捐献行为的法律属性12-17
  • (一)遗体器官的法律定性12-14
  • 1 器官的法律界定12-13
  • 2 遗体的法律认定13-14
  • 3 遗体器官的法律属性14
  • (二)遗体器官捐献行为的法律性质14-17
  • 1 遗体器官捐献行为是无特定相对人的单方法律行为15
  • 2 遗体器官捐献行为是可撤销的诺成性法律行为15
  • 3 遗体器官捐献行为是具有公益性的无偿法律行为15-17
  • 二 我国遗体器官捐献的现状及成因分析17-23
  • (一)我国遗体器官捐献的现状17-19
  • (二)我国遗体器官捐献率低下的原因19-23
  • 1 法律制度落后导致遗体器官捐献难以操作19-20
  • 2 心肺死亡标准导致部分遗体器官无法移植20-21
  • 3 先进观念的宣传不到位钳制公民的捐献意愿21
  • 4 器官捐献体系的缺失阻碍遗体器官捐献的发展21-23
  • 三 我国遗体器官捐献法律制度的完善23-30
  • (一)国外遗体器官捐献立法的分析与启示23-25
  • (二)完善我国遗体器官捐献法律制度的建议25-30
  • 1 完善法律体系,法律规定具体化25
  • 2 脑死亡入法,确立二元死亡标准25-27
  • 3 建立遗体器官捐献补偿制度27-28
  • 4 建立全国性的遗体器官捐献体系28-30
  • 结语30-31
  • 参考文献31-34
  • 致谢3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杨立新;曹艳春;;脱离人体的器官或组织的法律属性及其支配规则[J];中国法学;2006年01期

2 何悦;刘云龙;;中国人体器官移植立法之完善[J];中国发展;2011年03期

3 杨陈怡;李琴;;人体器官移植立法之完善[J];知识经济;2008年10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耘希;人体器官移植相关法律问题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我国遗体器官捐献法律制度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8813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38813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08d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