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行政法论文 >

大气污染防治行政处罚裁量研究

发布时间:2025-07-09 05:59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我国进入新时代,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最基本的要求是遵循自然规律。曾经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发展模式弊端已然凸显,大气污染问题便是人类为了经济利益过度透支环境承受能力的后果,现在成为全世界共同面对的危机与挑战。在中国,为了应对与改善大气污染问题,无论是在“防”还是“治”的层面,国家层面还是区域层面,均出台了诸多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从2002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到2007年的《环境监测管理办法》的制定,从2010年的《环境行政处罚办法》到2012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再次被修改,从2014年修订的新《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被誉为史上最严的环保法到2016年正式施行的最具针对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不仅体现了我国政府对大气污染防治的坚定决心,更凸显了治理的铁腕力度。大气污染防治行政处罚因其具有的独特价值而成为应对当今环境问题的重要法律手段之一。但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法律责任部分在行政处罚的规定上对政府赋予了较大幅度的行政裁量权,不仅实践部门对大气污染防治行政...

【文章页数】:7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2 大气污染防治行政处罚裁量概述
    2.1 大气污染防治行政处罚裁量的概念
        2.1.1 大气污染行政处罚概念
        2.1.2 大气污染行政处罚裁量概念
    2.2 大气污染防治行政处罚裁量的特征
        2.2.1 行使裁量权主体较多
        2.2.2 适用行政裁量的种类多、幅度大
    2.3 大气污染防治行政处罚裁量应遵循的原则
        2.3.1 处罚法定原则
        2.3.2 正当程序、公正公开原则
        2.3.3 比例原则
3 大气污染防治行政处罚裁量立法现状
    3.1 立法沿革
    3.2 《大气污染防治法》(2015)在行政处罚裁量方面进步之处
        3.2.1 裁量范围更加明确
        3.2.2 罚款计算更加合理
        3.2.3 裁量标准统一更有保障
    3.3 《大气污染防治法》(2015)在行政处罚裁量方面不足之处
        3.3.1 裁量幅度依然较大
        3.3.2 处罚主体较为分散
        3.3.3 裁量不当责任模糊
4 大气污染防治行政处罚裁量权运行问题分析
    4.1 大气污染防治行政处罚裁量权滥用问题
        4.1.1 裁量事实认定偏差
        4.1.2 裁量结果显失公正
        4.1.3 裁量权的怠惰行使
    4.2 大气污染防治行政处罚裁量权适用问题
        4.2.1 裁量基准层面
        4.2.2 裁量程序层面
        4.2.3 司法审查层面
    4.3 大气污染防治行政处罚裁量权运行问题原因分析
        4.3.1 执法机构体制问题
        4.3.2 执法人员素质局限
        4.3.3 执法外部环境不良
5 完善我国大气污染防治行政处罚裁量的路径思考
    5.1 立法控制
        5.1.1 协调形式正义与个案正义
        5.1.2 充分发挥立法解释的作用
        5.1.3 健全鼓励专家参与的制度
    5.2 基准控制
        5.2.1 明确裁量基准制定主体与权限
        5.2.2 基准制定重视理由说明与公开
        5.2.3 合理设定裁量基准的逸脱程序
    5.3 程序控制
        5.3.1 完善行政处罚听证制度
        5.3.2 加强政府内部程序约束
        5.3.3 建立裁量不当追责程序
    5.4 司法控制
        5.4.1 明确司法审查的权限与程度
        5.4.2 提升司法审查队伍专业素养
        5.4.3 定期公告相关典型参考案例
    5.5 制度保障
        5.5.1 强化执法监督体系建设
        5.5.2 重视执法人员素质提升
        5.5.3 优化大气污染执法环境
6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本文编号:405727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405727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24e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