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行政法论文 >

科研不端行为中的行政法律责任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02 05:10

  本文关键词:科研不端行为中的行政法律责任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一直以来,科研活动被认为是崇高的活动,其所产生的科研成果为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科学技术的进步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也是有目共睹的。为此,我国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口号以及“科教兴国”基本方略,这为我国科技的进步提供了巨大的动力。然而,科研不端行为的出现,对科研活动而言是一种亵渎。鉴于科研不端行为的种种危害,社会各界已经就是否应遏制科研不端行为达成了共识,对科研不端行为进行适当的规制也早已被提上了议事日程。为此,我国在诸多法律、法规、规章例如《科技进步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条例》、《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国家科技计划实施中科研不端行为处理办法(试行)》、《教育部关于严肃处理高等学校学术不端行为的通知》等中,已经在为科研不端行为设定相关行政法律责任方面做出了尝试。但遗憾的是,在实践中,已经设定的行政法律责任没有起到的应有的效果。具体来说,在各法律法规中,有关科研不端行为的认定并不统一,行政法律责任的主体没有明确,行政法律责任的具体设定存在冲突,责任追究的程序以及救济机制存在空白,这些问题导致法律法规的可操作性不强,科研不端行为的查处力度不够。有鉴于此,本文拟从学理角度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希冀能稍许完善我国科研不端行为的行政法律责任体系。从结构上,本文由绪论和正文共两大部分组成。绪论部分是对科研不端行为的行政法律责任问题的选题背景及意义、论文的研究内容、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以及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进行介绍,为整篇文章的理论框架做支撑,明晰文章的主要研究思路,为主体部分的具体论述做铺垫。本文的正文内容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第一,厘清科研不端行为的内涵、行为类型以及需要承担行政法律责任的科研不端行为的行为类型。当前在对科研不端的内涵以及行为类型的界定上,社会各界有着不同的观点,因此,从法律角度对科研不端的内涵以及行为表现作出界定是必要的,尤其是可能需要承担行政法律责任的科研不端行为。辨别在实际情况中,科研不端行为所可能涉及到的具体行政法律关系。科研不端行为需要承担行政法律责任的前提是必须违反行政法律关系,因此,科研不端行为所可能涉及到的具体行政法律关系就成为本文需要关注的内容。一般来说,科研不端行为所可能涉及的行政法律关系有授益性行政法律关系如行政合同、行政奖励,以及损益性的行政法律关系如行政处罚、行政处分。第二,明晰需要承担行政法律责任的科研不端行为主体,包括独立行为的行政法律责任主体主要是独立从事论文、专著写作的作者,以及非独立行为的行政法律责任主体主要是有组织的科研活动的主体,典型者如科研活动的组织者、承担者、鉴定者等。当前,科研不端行为的法律主体众多,对其主体范围的界定仍存在空白,这给以法律规制科研不端行为带来了不利影响。第三,在之前的研究基础上,探究科研不端行为的行政法律责任应具体如何设定。主要包括:行政法律责任的基本内涵;行政法律责任设定的界限;独立行为的行政法律责任应如何设定;非独立行为的行政法律责任又应如何设定。第四,研究行政法律责任的追究程序与行为人的救济途径。没有适当的追究程序,行政法律责任的追究就无法保证公正。另外,在追究科研不端行为人的行政法律责任过程中,其正常的权利救济应得到保障,因此,如何寻求行政法律救济亦是本文关注的内容。
【关键词】:科研不端行为 行政法律责任 行政法律关系 科研失范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922.1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绪论10-14
  • 第一章 科研不端行为及其行政法律关系14-30
  • 一、科研不端行为概述14-24
  • 1、科研不端行为的界定14-17
  • 2、科研不端行为的行为类型17-24
  • 二、行政法律关系24-30
  • 1、处分性法律关系24-27
  • 2、确认性行政法律关系27-28
  • 3、指导性行政法律关系28-30
  • 第二章 行政法律责任主体范畴30-36
  • 一、行政法律责任主体的内涵30
  • 二、独立行为的行政法律责任主体30-31
  • 三、非独立行为的行政法律责任主体31-36
  • 1、科研活动的组织者31-32
  • 2、科研活动的承担者32-34
  • 3、科研活动的鉴定者34-36
  • 第三章 行政法律责任的设定与具体情形36-48
  • 一、行政法律责任的设定36-39
  • 1、严格法律责任和道德责任的分界36-37
  • 2、尽量压缩科研不端行为的空间37
  • 3、须行为人存在主观过错37-38
  • 4、须存在一定的社会危害性38
  • 5、须区别行为人的自身条件38-39
  • 二、行政法律责任的具体情形39-48
  • 1、独立行为与非独立行为的行政法律责任39-41
  • 2、个人行为与单位行为的行政法律责任41-46
  • 3、财产罚与非财产罚的法律责任46-48
  • 第四章 行政法律责任的追究与救济48-53
  • 一、行政法律责任的追究48-51
  • 1、责任追究的主体48-49
  • 2、责任追究的程序49-51
  • 二、行政法律责任的救济51-53
  • 结语53-54
  • 参考文献54-59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59-60
  • 致谢6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金志;王蔚;刘丹;;透明处理科研不端行为[J];w

本文编号:4143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4143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1cb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