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产权法保护

发布时间:2017-10-14 18:04

  本文关键词: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产权法保护


  更多相关文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统知识产权法 保护 扩张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创造的宝贵财富,是当今经济发展的一种重要资源。将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引入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并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殊性对传统知识产权制度的主体、客体、内容、期限等进行必要的扩张和创新,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方法,值得我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立法中给予足够重视。
【作者单位】: 潍坊学院;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统知识产权法 保护 扩张
【基金】:山东省艺术科学重点课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知识产权法保护”(项目编号:201010008) 潍坊市科技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产权保护研究”资助项目(项目编号:2010rkx001)
【分类号】:D923.4
【正文快照】: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世界各国人民世代传承、体现其特有精神价值和思想意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既是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见证,又是当今经济发展的一种重要资源。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逐渐开展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行动。我国历史悠久,有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但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崔艳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界定及知识产权保护的正当性[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2 黄玉烨;;保护传统文化的政策目标论纲[J];法商研究;2008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金华;;畲族民俗文化保护的基本法律问题——以福建宁德畲族聚居地为考察对象[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2 李精华;;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产权保护[J];研究生法学;2010年04期

3 吴汉东;李瑞登;;中国知识产权法学研究30年[J];法商研究;2010年03期

4 黄玉烨;;我国民间文学艺术的特别权利保护模式[J];法学;2009年08期

5 方金华;;论畲族民俗文化的法律保护——以福建宁德畲族聚居地为考察对象[J];法治研究;2009年04期

6 方金华;;畲族民俗文化保护的基本法律问题——以福建宁德畲族聚居地为考察对象[J];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2期

7 郑志杰;;新农村民俗文化创新研究[J];包装世界;2014年01期

8 张津民;;论泛娱乐化时代文化领导力的提升[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9 李雪瑶;;知识产权视角下西北民间文化传承创新的理论构想[J];西部法学评论;2014年01期

10 陈沛照;;主体性缺失: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省思[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陈少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动漫化传承与传播研究[D];山东大学;2014年

2 孙克;人类学视野下的民间陶瓷及其活态保护研究[D];山东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产权保护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2 刘绍华;传统知识特别权利保护制度构建浅探[D];暨南大学;2011年

3 蔡彻;全球化条件下传统文化安全的法律保障[D];复旦大学;2011年

4 吐火加;哈萨克族传统医药的知识产权保护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5 龙清华;知识产权战略与传统知识保护[D];贵州师范大学;2009年

6 孙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D];浙江工商大学;2008年

7 车媛媛;传统文化表现形式法律保护模式探究[D];吉林大学;2012年

8 刘秀平;地方文化政策与地域武术发展的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12年

9 崔姗姗;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产权法保护[D];昆明理工大学;2012年

10 李静怡;云南石林阿诗玛文化法律保护的实证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黄觉,雅努兹·西摩尼迪斯;文化权利:一种被忽视的人权[J];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1999年04期

2 王亚南;经济全球化中的文化多样性保护——西部人文资本开发思路[J];思想战线;2002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珠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谐社会发展中的文化传承[J];中共珠海市委党校珠海市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2 齐爱民;;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研究(二)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法律问题[J];电子知识产权;2007年05期

3 徐秉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对策研究[J];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4 谭启术;;政府该如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J];学习月刊;2007年13期

5 田传江;;薪火相传 文明永续——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一席谈[J];江淮;2007年06期

6 李晓秋;齐爱民;;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研究(四) 商业开发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异化”与“反异化”——以韩国“人类活的珍宝制度”设计为视角[J];电子知识产权;2007年07期

7 谢正普;;十堰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及其保护研究[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S1期

8 程润江;;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若干建议[J];政协天地;2007年09期

9 薄茹;;守护精神的家园——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纪实[J];北京观察;2007年10期

10 薄茹;;“不要丢掉祖先留给我们的财富”——访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保护国家中心主任田青[J];北京观察;2007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兴燕;;关于黔西南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与保护的探讨[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2 李玉军;冯静;;浅谈抚宁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3 张洪波;;黔西南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及思考[A];布依学研究(之九)[C];2008年

4 齐易;;从冀中“音乐会”看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的一些问题[A];河北省第四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9年

5 柳霞;;山东公共文化服务机构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4)[C];2009年

6 贾晓峰;;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打造特色历史文化名城——以山东省平度市为个案[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4)[C];2009年

7 隋维娟;;青岛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4)[C];2009年

8 蔡文琴;;青岛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述评[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4)[C];2009年

9 李秀娜;石美玉;;关于建设世界城市中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研究[A];建设世界城市提高首都软实力——2010北京文化论坛文集[C];2010年

10 刘临安;马龙;;传承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策略[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人类遗产对文明进步的启示”考古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小驹;全面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N];中国文化报;2006年

2 徐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突出重点全面推进[N];中国文化报;2006年

3 单继瑜;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的重要性[N];中国文化报;2007年

4 杨红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性开发[N];中国文化报;2007年

5 檀勇 陈酿;安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后继乏人[N];中国文化报;2007年

6 记者 徐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需要全社会参与[N];中国文化报;2007年

7 孙志兵;江苏资助首批31位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N];中国文化报;2007年

8 曾岩;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能重申报轻保护[N];中国文化报;2007年

9 孟贵成;河北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立法进程[N];中国文化报;2007年

10 池墨;保护“非遗”更应该重内质[N];中国文化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华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墨丝;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制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9年

3 韩小兵;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基本问题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4 吴磊;我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5 周志彬;关于中医药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若干问题的探讨[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8年

6 王巨山;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及博物馆化保护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7 谭志国;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1年

8 刘洋;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路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2年

9 高晓芳;物质文化遗产的电视传播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10 盛静;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策探讨[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2 崔苗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3 陈多琦;哈尔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4 张娜娜;我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9年

5 李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初探[D];南昌大学;2008年

6 罗艺;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立法保护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7 但娟;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及其法律规制[D];西南大学;2010年

8 国慧霞;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立法保护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9 张敏;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D];浙江大学;2010年

10 王娟;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行政法保护及其完善[D];苏州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0323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zhishichanquanfa/10323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949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