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密集型制造业创新能力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01 21:28
【摘要】: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是强国之基,专利密集型制造业作为制造业中重要的一部分,已逐步成为产业转型升级的带动力量,在促进就业和提升国际竞争力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战略性作用。本研究以统计学、技术创新理论及产业经济学等为理论依据,从国内外关于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和产业创新能力的研究成果和实践出发,以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的《专利密集型产业目录(2016)》(试行)中涉及制造业的40个中类产业为研究对象,首先构建专利密集型制造业测度指标体系,选取万人发明专利申请量、万人拥有发明专利量、RD经费投入强度和RD人员投入强度四个指标,运用熵值法界定高专利密集型制造业和一般专利密集型制造业;其次,从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创新技术获取与改造和创新环境四个层面,选取包括RD经费内部支出、专利申请量、高新技术企业减免税和技术引进经费支出等在内的16个二级指标,建立产业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分别对界定的高专利密集型制造业和一般专利密集型制造业的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并与《中国制造2025》中的创新指标进行对照,检验界定的行业和所选指标的合理性,随后,以知识生产函数为基础,通过建立高专利密集型制造业和一般专利密集型制造业创新模型,揭示了影响专利密集型制造业创新能力的因素,进而提出提升专利密集型制造业创新能力的对策与建议。研究表明:(1)专利密集型制造业中,界定了18个高专利密集型制造业和22个一般专利密集型制造业,高专利密集型制造业大多处于技术创造阶段,而一般专利密集型制造业则处于技术使用和改造阶段;(2)高专利密集型制造业创新评价综合得分最高和最低的产业分别是通信设备制造和雷达及配套设备制造,一般专利密集型制造业创新评价综合得分最高和最低产业分别是汽车整车制造和金属表面处理及热处理加工;(3)高专利密集型制造业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主要为:RD经费内部支出、RD人员投入、技术引进经费支出和技术消化吸收经费支出,一般专利密集型制造业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主要为:RD经费内部支出、RD人员投入、政府部门科技活动资金和新产品出口;(4)从完善专利密集型产业界定指标体系、加大政府科技活动支出、提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健全知识产权维权援助机制和拓宽融资渠道等角度提出提升专利密集型制造业创新能力的对策与建议。
【学位授予单位】:江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F424
【图文】:

指标,平均值,仪器仪表,电子设备


图 3-1 2013-2016 年十大类制造行业四个指标的平均值 3-3 为 2013-2016 年各行业综合得分。由表知,2013-2016 年,10均综合得分为 0.441867,综合得分最高的是仪器仪表制造34,其次是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得分为 0.7163

排序图,制造业,专利,行业


图 3-2 2008 年高于专利密集型制造业平均得分的行业排序图由 3-5 知,2013 年,专利密集型制造业平均值的综合得分为 0.2084,制造行业得分最高为 0.7216,其次为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行业,为 0.6546,综合得分最低的行业为金属表面处理及热处理加工。40 个

排序图,专利,制造业,排序图


图 3-3 2013 年高于专利密集型制造业平均得分的行业排序图比 2008 年和 2013 年专利密集型产业综合得分高于平均值得分电池制造业,2008 年综合得分高于专利密集型制造业平均得的方法认为是高专利密集型产业,但 2013 年该产业指标综合得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劲文;;知识产权产业的定义与统计分类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5年01期

2 魏然;;电子通信产业竞争力评价研究[J];科技致富向导;2014年26期

3 李春艳;徐U

本文编号:277803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zhishichanquanfa/277803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608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