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工商管理论文 >

基于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的资源环境效应分析

发布时间:2018-02-20 17:32

  本文关键词: 新能源汽车 保有量预测 环境效应 锂 钴 出处:《中国矿业》2017年10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为了明确未来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资源环境效应,本文对中国汽车总产销保有量、新能源汽车产销保有量的历史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通过趋势分析法预测未来变化趋势,并对新能源汽车减少油料消耗、降低大气污染物排放的效果进行分析评价,还重点探讨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对未来我国锂、钴、镍、石墨、稀土资源供需形势的影响。结果显示,2020年和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为200万辆和820万辆;2020年和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分别为632万辆和3 262万辆。短期内(2025年之前),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增长对节约油料消耗、降低大气污染物排放的作用不大。新能源汽车产量爆发式增长,将对未来我国锂、钴资源的供需形势产生重要影响。我国有必要加强锂、钴资源的勘查与开发,并在全球对锂、钴资源全产业链进行提前布局,以支撑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稳健发展,保障中国锂、钴资源的供应安全。
[Abstract]:In order to clarify the Chinese future development of new energy automotive industry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al effect, the total sales of China car ownership, sales of new energy vehicles to maintain the amount of historical data for statistical analysis, to predict the future trend of the trend analysis method, and the new energy vehicles to reduce fuel consumption, reduce emissions of air pollutants effect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also, focus on the development of new energy automotive industry for the future of China's lithium, cobalt, nickel and graphite, affect the supply and demand situation of rare earth resourc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in 2020 and 2025, China new energy automobile production and sales were 2 million and 8 million 200 thousand; 2020 and 2025, Chinese new energy automobiles were 6 million 320 thousand and 32 million 620 thousand vehicles. In the short term (before 2025), the new energy car ownership growth to save fuel consumption, not air pollutant emission reduction. The new energy automobile production The explosive growth of the future of China's lithium cobalt resources have an important impact on the supply and demand situation. It is necessary to strengthen the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lithium cobalt resources, and in the world of lithium cobalt resources of the whole industry chain layout in advance, to support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new energy automotive industry, security Chinese lithium cobalt resources the security of supply.

【作者单位】: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国土资源部成矿作用与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全球矿产资源战略研究中心;
【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资助(编号:121201103000150014;121201103000150015)
【分类号】:F426.47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柳钦;;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及其政策支持[J];汽车工程师;2010年07期

2 胡其颖;;解读德国“国家电动交通工具发展计划”以及对我国新能源汽车政策的借鉴[J];可再生能源;2010年05期

3 陈柳钦;;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及其政策支持[J];北京汽车;2010年05期

4 姚占辉;;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化困境分析及对策[J];汽车工业研究;2010年12期

5 郭琨q;;关于吉林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政策分析[J];知识经济;2011年19期

6 高菊珍;;关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的思考[J];上海汽车;2011年12期

7 马春梅;;从国外的经验看我国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化发展[J];学术交流;2011年12期

8 魏云逸;李维刚;;发展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对策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2年06期

9 倪天鹿;;浅析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市场竞争力[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年01期

10 饶亮;;论如何提升新能源汽车的市场竞争力[J];现代经济信息;2013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政;赵飞;;基于目标导向差异的中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战略比较研究——以中国武汉和美国加州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为例[A];第九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2 胡建;;新能源在车辆工程中的运用[A];江苏省汽车工程学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胡信国;杨春巍;刘建生;;新能源汽车电池工业的发展现状[A];第二十八届全国化学与物理电源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朱征洪;任广耀;;科技传播创新的概念要清晰准确——以“新能源汽车”为例[A];安徽首届科普产业博士科技论坛——暨社区科技传播体系与平台建构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5 王志洪;;新能源汽车技术状况评价与保持技术研究[A];2012重庆汽车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2年

6 张玉盟;赵瑞广;张文;;济宁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与对策[A];战略性新兴产业与科技支撑——2012年山东省科协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7 罗党;张敬;;基于灰色多层次评价方法的河南新能源汽车项目风险评价[A];第19届灰色系统全国会议论文集[C];2010年

8 石红波;许玉平;;绿色技术视阈下新能源汽车市场前景分析:基于山东威海的调查研究[A];第七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陈俊;;新能源汽车动力源及未来发展方向[A];绿色制造与低碳经济——2010年海南省机械工程学会、海南省机械工业质量管理协会“年会”暨机械工程科技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10年

10 刘毅;;我国新能源汽车标准化体系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一卷)[C];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东华;促进河北省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财税政策研究[D];河北大学;2015年

2 肖天奇;基于在线算法的新能源汽车赁购策略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3 郑乐怡;XHDZ集团有限公司新能源汽车业务的差异化战略专案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5年

4 党相宝;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5年

5 王凯;新能源汽车配套设施设计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5年

6 谭倩;我国新能源汽车消费驱动力的实证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5年

7 崔天宇;新能源汽车消费者购买行为分析[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8 徐飞;新能源汽车上市公司财务绩效评价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5年

9 姚志超;新能源汽车扩散模型的仿真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5年

10 赵国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政策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5195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ongshangguanlilunwen/15195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6e1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