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信贷论文 >

中国股市个股推荐效应分析

发布时间:2018-08-01 16:42
【摘要】:文章文通过对《中国证券报》2006年11月4日到2008年10月25日推荐的1280只上证A股股票进行了实证研究。从异常收益率和异常交易量角度分析了荐股对于这些股票的影响和持续性,并重点讨论了高频荐股对股票的影响和在股市上升区间内和下降区间内的荐股效应。最后本文从私有信息扩散和噪声交易角度分析了推荐效应的动因。
[Abstract]:This paper makes an empirical study on 1280 A-shares recommended by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from November 4, 2006 to October 25, 2008. From the angle of abnormal return rate and abnormal trading volum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nfluence and persistence of recommendation stock on these stocks, and discusses the influence of high frequency recommendation stock on stock market and the recommended stock effect in the rising and falling range of stock market. Finall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drivers of recommendation effec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rivate information diffusion and noise trading.
【作者单位】: 河海大学商学院;南京大学商学院;
【分类号】:F832.51;F2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陈汉文,陈向民;证券价格的事件性反应——方法、背景和基于中国证券市场的应用[J];经济研究;2002年01期

2 马春林,倪苏云,吴冲锋;股评家关注股票基本面因素?——股市信息供应量的影响因素分析[J];上海经济研究;2002年05期

3 林翔;对中国证券咨询机构预测的分析[J];经济研究;2000年02期

4 高峰,宋逢明;中国股市理性预期的检验[J];经济研究;2003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邵瑞萍;随机漫步、效率市场与证券市场分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2 金桩,姜睿;对我国上市公司国有股回购行为的研究[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3 唐俊,宋逢明;证券咨询机构选股建议的预测能力分析[J];财经论丛;2002年01期

4 唐莉;中国上市公司资产出售的财富效应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4年12期

5 郑军玲;;会计准则引入公允价值模式分析[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6年09期

6 张谊浩,陈柳钦;中国行为金融研究综述[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7 攀登,邹炎;内幕交易与市场操纵的事件研究[J];当代经济管理;2005年05期

8 田祥新,徐国栋,周永强;上市公司股利政策与股市波动的实证研究[J];广西财政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3期

9 朴军;;我国股票市场长期异常回报率的计算和检测方法研究[J];管理工程学报;2006年01期

10 肖俊喜,王庆石;交易成本、基于消费的资产定价与股权溢价之谜:来自中国股市的经验分析[J];管理世界;2004年1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邢颖;禁止证券欺诈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2 吴忠群;资本市场定价效率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3 郭怀英;行为金融学分析与证券市场风险控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4 张兵;中国股票市场有效性分析与实证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2年

5 刘杰文;机构投资者对资本市场效率影响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6 林江辉;我国上市公司盈余预告披露研究[D];厦门大学;2003年

7 刘建和;中国股市价格形成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8 金桩;中国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绩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9 葛新权;泡沫经济理论与模型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4年

10 陈道江;中国证券市场演进的制度经济学分析[D];浙江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梁华;投资者心理与证券市场有效性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中南大学;2002年

2 曾昕;中国上市公司优序融资分析[D];厦门大学;2002年

3 陈凌云;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信息含量研究——基于沪深股市的实证分析[D];福州大学;2003年

4 阮奕;盈余公告效应的行为金融学解释及实证分析[D];湖南大学;2003年

5 王金叶;中国证券市场效率的实证分析与制度安排[D];华侨大学;2003年

6 段特奇;上市公司募集资金变更投向的市场传导效应研究[D];重庆大学;2003年

7 骆艳;关于我国股票市场过度反应的实证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3年

8 刘文;《债务重组》会计准则的修订:理论与经验研究[D];清华大学;2002年

9 初国清;中国上市公司增发新股公告效应及影响因素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10 吕晓青;股票股利对流动性影响的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谷金声;;我国股票市场风险结构:问题与改进[J];南方金融;2006年08期

2 陈梦根;曹凤岐;;中国证券市场价格冲击传导效应分析[J];管理世界;2005年10期

3 马春林,倪苏云,吴冲锋;股评家关注股票基本面因素?——股市信息供应量的影响因素分析[J];上海经济研究;2002年05期

4 张华;张俊喜;;我国盈利公告效应的动态特征[J];经济学(季刊);2004年01期

5 陈信元,张田余;资产重组的市场反应——1997 年沪市资产重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1999年09期

6 赵宇龙,王志台;我国证券市场“功能锁定”现象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1999年09期

7 林翔;对中国证券咨询机构预测的分析[J];经济研究;2000年02期

8 王美今,张松;中国新股弱势问题研究[J];经济研究;2000年09期

9 冯根福,吴林江;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2001年01期

10 俞乔,程滢;我国公司红利政策与股市波动[J];经济研究;2001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姚秋;刘聪;;上市公司业绩预告与股票收益率的经验研究[J];天津商业大学学报;2009年02期

2 李子韵;;印花税单边征收对我国股票市场影响的实证分析[J];消费导刊;2009年15期

3 郑少斌;徐飞;;中国上市公司战略联盟宣告对股东财富的影响研究[J];上海管理科学;2006年06期

4 曾巧蓉;;我国分离式可转债对标的股票影响的实证分析[J];时代金融;2008年12期

5 宋玉臣,李可;股票市场内幕交易的检验与控制[J];当代经济研究;2004年10期

6 袁显平;;可转换债券首发日股价效应研究[J];特区经济;2008年05期

7 刘斌;董忠云;;可转债上市及转股日的异常收益探讨[J];证券市场导报;2007年06期

8 万力;李小军;;中国上市公司股利变动与经营业绩相关性分析[J];财贸研究;2008年06期

9 刘晓磊;;沪深股市指数效应的行为金融学解释[J];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学报;2008年04期

10 邹建国;冯志坚;阳玉香;;投资者对盈余信息分析的有用性探讨[J];商业时代;2010年1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朱文娟;;我国可转换债券发行公告对公司股价效应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指数成份股调整市场效应研究[N];上海证券报;2005年

2 深圳证券交易所博士后工作站 邢精平;指数成分股调整的股价与成效量效应研究[N];证券时报;2005年

3 中证资讯 徐辉;统一指数 统一市场[N];中国证券报;2005年

4 深圳证券交易所博士后工作站 邢精平;未雨绸缪应对指数成份股调整风险[N];中国证券报;2005年

5 史晨昱;法马:全球引用率最高的金融思想家[N];上海证券报;2007年

6 记者 李宇;指数调整宜主客观标准兼顾[N];中国证券报;2005年

7 特约记者  沈蓉;新交所A50股指期货推出恐受限[N];上海证券报;2006年

8 深圳证券交易所博士后工作站 邹健;完全市场化是IPO的最终出路[N];证券时报;2004年

9 本报记者 彭松;成分股调整牵动股价起落[N];证券时报;2005年

10 程胜;深化发行定价制度改革[N];中国证券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徐炳胜;中国股市波动的金融政策解释[D];复旦大学;2007年

2 焦巍巍;A股为什么相对于H股溢价?[D];复旦大学;2009年

3 俞颖;中国股市IPO收益率实证研究[D];西北大学;2005年

4 陈春梅;经理人股票期权会计的经济后果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5 刘超;基于行为金融学的中国证券分析师行为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6 徐宏伟;A股总量变动的股价效应及反应偏差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7 杨秀艳;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及其市场反应检验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林伟平;我国基金经理更换的实证分析[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2 刘聪;业绩预告与股票收益率[D];东北财经大学;2006年

3 艾亮;A股非公开发行的实证研究[D];暨南大学;2008年

4 曹贤海;我国证券市场内幕交易的实证检验及其管制[D];浙江大学;2003年

5 李晓航;我国证券市场权证发行对公司股价影响的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6 李圣;我国分离式可转债权证套利对标的股票影响的实证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7 刘建伟;基于季报数据的盈余公告后漂移现象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8 毛亚琴;“大小非”解禁对股市波动影响分析[D];暨南大学;2009年

9 刘翠;上市公司股利信号传递效应的实证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10 王劏;股改限售股解禁市场反应和成因分析[D];厦门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1581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21581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dbc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