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金融危机时期理财业务对我国商业银行收益和风险影响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5-07-09 05:56
2008年金融危机后全球进入“后金融危机时代”,经济的持续疲软、通胀压力的加剧、实际利率的历史性低水平,使人们纷纷将存款转出商业银行,避免财富缩水。这就直接导致了商业银行存款的不断流失,仅2012年1月,人民币存款就大幅减少8000亿元。存款的减少,加上顺周期监管收紧,商业银行被迫进行金融创新和业务转型。而理财产品由于收益高风险低,深受投资者喜爱;同时可以帮助商业银行“吸储揽户”,繁荣中间业务,所以银行流失的存款大部分转化成了银行理财产品。2011年至2015年,我国银行理财规模年复合增长率超过50%,2016年底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存续余额将近30万亿元,中国理财市场迎来了大好时光。但是,理财业务快速增长、规模水涨船高的背后也是乱象频发,蕴藏着巨大的金融风险。2008年浦发银行理财产品零收益案、2017年民生银行理财产品造假案、年末钱宝网涉嫌“庞氏骗局”案等等,频频将理财市场推向金融市场的风口浪尖,引起人们对理财市场的不信任,甚至市场恐慌,导致银行理财风险指数一路上涨。正是在此背景下,为了弄清楚理财业务对商业银行的影响,以达到充分发挥理财业务各项优势的同时,合理规避理财市场风险,既能发展繁...
【文章页数】:7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本文编号:4057266
【文章页数】:7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1.1论文的基本框架
论文的基本框架如下图1.1所示。各章节内容具体如下:
图2.1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月末存续余额
2016年,银行业理财市场共有523家银行业金融机构发行了20.21万只理财产品,全年累计募集资金167.94万亿元,全年发行产品数和募集资金额同比增长8.17%和6.01%。年底,将近500家银行业金融机构共有7.42万只存续的理财产品,理财产品存续余额将近30万亿元,同比增长....
图2.2我国商业银行保本型和非保本型理财产品存续余额
随着我国存款利率的逐步放开,商业银行有可能通过提高利率来吸储,利率的上浮必然削弱以固定收益类资产为主要投资标的保本型理财产品的市场吸引力,传统的“保本、类存款”理财产品将受到重大的冲击。而“风险+收益”的理财产品阶梯状体系将推动非保本型理财产品占有更大的市场份额。2016年末,保....
图2.3不同期限封闭式理财产品资金余额占比情况
从封闭式理财产品来看,2015年末,短期理财产品(3个月(含)以内)占封闭式理财产品总规模的比例27.54%,余额不足4万亿元;而中长期理财产品(3个月以上)占比为72.46%,年末存续余额达到9.55万亿元,增幅为8.33%。持有封闭式理财产品平均期限也从2014年底的212天....
本文编号:40572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aiwuguanlilunwen/4057266.html
上一篇:QS银行西安分行财务风险管理研究
下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