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城建管理论文 >

高能强夯下地基土体的变形特性

发布时间:2018-03-03 11:23

  本文选题:高能强夯 切入点:帽子模型 出处:《岩土力学》2015年S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为了掌握高能级强夯作用下土体的变形特性,在LS-DYNA的框架内,采用非线性大变形显示有限元算法和"帽子"本构模型,计算了强夯作用下地基土体的变形。首先,根据现场施工的实际情况建立了有限元基本模型,并与实际的监测数据进行比较,其计算结果与测试结果基本一致,该模型能较好地反映出土体的隆起和侧向位移特点。其次,以该基本模型和夯坑的变形为考察对象进行参数分析,研究了不同能级、同能级不同动量以及夯锤与地基土间的水平摩擦力对土体变形的影响。结果表明,高能级强夯作用下夯锤与地基土间的水平力是不可忽略;夯锤与地基土之间的摩擦力,对夯坑侧向的土体位移和地表的隆起有明显的影响
[Abstract]: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deform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soil under the action of high energy dynamic compaction, the deformation of foundation soil under dynamic compaction is calculated by using nonlinear large deformation display finite element method and "hat" constitutive model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LS-DYNA.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field construction, the finite element basic model is established and compared with the actual monitoring data. The calculated results are basically consistent with the test results. The model can well reflec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uplift and lateral displacement of soil.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energy levels, different momentum of the same energy level and the horizontal friction between the rammer and the foundation soil on the soil deformation are studied by taking the basic model and the deformation of the ramming pit as the object of investigation. The horizontal force between the rammer and the foundation soil under the action of high-energy dynamic compaction cannot be ignored, and the friction between the rammer and the foundation soil has an obvious influence on the lateral displacement of soil and the uplift of the ground surface in the rammer pit.
【作者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41372282,No.41330633)
【分类号】:TU472.3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高广运,李志毅,黄诚;强夯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和施工参数优化[J];地下空间;2004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健;张思峰;贾敏才;王冠英;;强夯理论的研究现状及最新技术进展[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6年03期

2 詹金林;水伟厚;何立军;成小程;;18000kN·m能级强夯处理深厚填海碎石土的试验[J];工业建筑;2010年04期

3 但慧娟;郑明新;;基于侵蚀理论的强夯效果数值模拟分析[J];兰州理工大学学报;2013年02期

4 张建辉;张静X;孟黎;李永辉;;强夯加固风成砂地基的土层沉降研究[J];工程力学;2014年S1期

5 雷俊锋;;东北黑土路基冲击式压路机的创新型应用研究[J];广东科技;2014年16期

6 徐通;;强夯施工振动对周边环境影响的三维数值分析[J];广东土木与建筑;2014年08期

7 陈宇;李洪江;刘红军;王治良;;碎石环梁超大储罐强夯地基承载变形规律研究[J];工程勘察;2015年03期

8 段伟;韩云山;董彦莉;秦伟华;吴晗;;基于压电式传感器的强夯振动测试分析(英文)[J];Journal of Measurement Science and Instrumentation;2015年02期

9 王鹏程;刘建坤;冯瑞玲;;强夯振动主控因素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5年05期

10 马清文;乐金朝;黄江华;;瑞利波法在土石混填路基压实度检测中的应用[J];路基工程;201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周训军;高凤怀;张志豪;;大型储油罐浅基础地基沉降有限元数值分析[A];第九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水伟厚;冲击应力与10000kN.m高能级强夯系列试验研究[D];同济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道顺;强夯法加固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应用研究[D];西安工业大学;2011年

2 王鹏程;强夯法加固地基的振动影响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3 张兴元;湿陷性黄土地基高能级强夯室内模型试验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4 赵世斌;大型储罐强夯地基与桩基沉降变形分析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5 邓乘;超大粒径碎石填筑体压实技术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1年

6 岳金磊;强夯法处理黄土地基应力扩散问题研究[D];西安工业大学;2012年

7 陈超;强夯加固回填土地基的三维数值分析[D];浙江大学;2006年

8 何长明;强夯法加固高路堤的试验与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9 张江;常压立式储罐强度评价技术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7年

10 党锋;强夯加固地基大变形有限元分析初探[D];西安理工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蒋鹏,李荣强,孔德坊;强夯振动影响的数值分析[J];地下空间;2001年S1期

2 孙雨明,高广运,邱畅,梁涛;帽子模型在强夯动应力计算中的应用[J];地下空间;2003年02期

3 李天光;重锤低落距与轻锤高落距强夯法加固湿陷性地基效果对比[J];工程勘察;1995年02期

4 徐长节,张政伟;回填土地基的强夯大变形分析[J];工业建筑;2004年06期

5 钱家欢,帅方生;边界元法在地基强夯加固中的应用[J];中国科学(A辑 数学 物理学 天文学 技术科学);1987年03期

6 赵隆茂,杨桂通;LS-DYNA3D等非线性结构动力响应分析程序的局限性[J];计算力学学报;2001年04期

7 水伟厚,高广运,吴延炜,王亚凌;湿陷性黄土在强夯作用下的非完全弹性碰撞与冲击应力解析[J];建筑结构学报;2003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雨明,高广运,邱畅,梁涛;帽子模型在强夯动应力计算中的应用[J];地下空间;2003年02期

2 张新天,罗晓辉,高金岐,刘增田;强夯法加固软基的理论与工程应用分析[J];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3 占丰林;刘湘萍;罗建斌;;强夯法在深圳前湾工程软土地基施工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2006年03期

4 施有志;;强夯引起的振动规律及环境效应分析[J];岩土工程技术;2007年03期

5 刘军;;强夯法处理高填方地基技术的应用[J];山西建筑;2007年34期

6 魏军锋;范俊标;苏宝;于金霞;;强夯法对某软弱地基的加固处理[J];工业建筑;2007年S1期

7 高卫;;浅谈强夯法在工程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2010年09期

8 宋德耀;矫立超;;强夯法施工信息化管理探讨[J];河南城建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9 刘肖龙;;强夯法施工技术[J];泸天化科技;2011年02期

10 刘刚;;强夯法处理地基的应用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党秀英;谭一鸣;刘军;陈太林;江志华;;强夯法在地基处理中的应用及其引起的振动对建筑物的影响分析[A];全国岩土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下册)[C];2003年

2 余然;李二伟;;孔内深层强夯法与挤密桩法设计的比较[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15卷)[C];2011年

3 周云荣;;浅析强夯法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A];加强地质工作 促进可持续发展——2006年华东六省一市地学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6年

4 庞海泉;周炎;;强夯法在长春月覃花园中的应用[A];吉林省土木建筑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尹伟超;;强夯法在长春市某工程中的应用[A];吉林省土木建筑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6 李爱军;高腾飞;;强夯法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14卷)[C];2010年

7 杨飞;;强夯法加固地基的问题探讨[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12卷)[C];2009年

8 王钊;王协群;郑轩;;强夯法的效果检测和设计方法的探讨[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八届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9年

9 雷学文;白世伟;孟庆山;;强夯引起的振动规律及对建筑物的影响分析[A];岩石力学新进展与西部开发中的岩土工程问题——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七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2年

10 李建国;吕秀杰;;强夯法加固地基的分析研究[A];第十二届中国海岸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记者 白秀喜 通讯员 万建德;新型柱锤强夯(置换)法 节约资源减少能耗[N];中国建设报;2009年

2 山西省孝义市政府工程建设事务管理局 李奇涛;浅谈强夯法在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中的应用[N];科学导报;2014年

3 本报驻江西记者 王纪洪 通讯员 万建德;从原始到现代的升华[N];中华建筑报;2006年

4 本报记者 王纪洪 通讯员 万建德;从原始到现代的升华[N];中国建设报;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银垒;复杂填海地层强夯法应用与数值模拟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2 杨培轩;强夯法处理风成砂地基的数值模拟研究[D];河北大学;2013年

3 赵华新;基于应力波理论和侵彻理论的强夯法机理分析[D];东南大学;2006年

4 岳金磊;强夯法处理黄土地基应力扩散问题研究[D];西安工业大学;2012年

5 陈凤奇;强夯法处理软土地基实例分析[D];合肥工业大学;2009年

6 汤庆荣;强夯法加固地基的设计理论及数值模拟的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07年

7 米胜国;强夯法加固机理及在工程中的应用[D];天津大学;2010年

8 郑江;强夯法施工参数对加固效果的影响及数值模拟研究[D];石家庄经济学院;2013年

9 叶浪;气液驱动连续强夯机构仿真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10 张辉;强夯法处理沙漠地基承载力及变形特性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5608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15608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b17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