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管理模式在老年压力性损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发布时间:2025-07-05 09:53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模式在老年患者压力性损伤护理中的价值。方法随机选取萍乡市第二人民医院2017年1月~2019年4月的126例入院时带入压力性损伤的≥60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6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压力性损伤护理模式,研究组实施风险管理模式。比较两组的疗效、压力性损伤分期、压力性损伤知识知晓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研究组的总有效率(96.83%)高于对照组(82.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压力性损伤分期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压力性损伤知识知晓率(96.83%)高于对照组(8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风险管理模式用于老年患者压力性损伤护理管理中,能关注前瞻性控制,注重事后分析,根据患者实际情况拟定个体化标准化压力性损伤护理方案,有利于提升护理措施规范性、针对性及全面性,从而实现良性循环,改善护理质量,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压力性损伤分期标准[6]
1.3 方法
1.3.1 成立风险管理小组
1.3.2 评估压力性损伤护理风险
1.3.3 完善实施压力性损伤护理措施
1.3.4 信息反馈
1.4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干预效果的比较
2.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压力性损伤分期情况的比较
2.3 两组患者压力性损伤知识知晓率的比较
2.4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的比较
3 讨论
本文编号:4055913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压力性损伤分期标准[6]
1.3 方法
1.3.1 成立风险管理小组
1.3.2 评估压力性损伤护理风险
1.3.3 完善实施压力性损伤护理措施
1.3.4 信息反馈
1.4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干预效果的比较
2.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压力性损伤分期情况的比较
2.3 两组患者压力性损伤知识知晓率的比较
2.4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的比较
3 讨论
本文编号:40559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fengxianguanli/40559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