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管理理论论文 >

临沂专业批发市场运行特征研究

发布时间:2015-03-06 01:20

李立 刘凯 青岛科技大学

摘要:山东临沂专业批发市场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暴露出缺乏统一市场组织、缺乏独立盈利模式、生产基地支撑不足、区位集聚度偏高等特征。进一步提升其发展水平,需实施组织创新、管理创新、模式创新、交易方式创新、通关方式创新和区位布局创新。

关键词:山东临沂;专业批发市场;市场比较研究

 一、山东临沂专业批发市场运行特征

山东临沂专业批发市场经历20余年蓬勃发展,已跃居全国最繁荣的市场集聚地之一,对繁荣地方经济,推动相关领域经济发展产生了积极推动作用。但从未来市场发展的要求来看,它又存在若干不足:

第一,缺乏统一市场组织。临沂批发市场是由众多专业市场组成的一个市场集群,与浙江义乌小商品市场在商户集群基础上形成统一市场组织的情况不同,它虽具有多点并举、规模可迅速扩张的优势,但却难以像义乌一样成功实现上市。

第二,缺乏独立盈利模式。临沂批发市场的繁荣与当地政府提供的固定税收、低成本公共服务等扶持政策有关,市场自身盈利模式不突出。受此影响,临沂专业批发市场的可复制性较弱,难以在更大地域范围内实现连锁经营式的扩展和转移[2]

第三,,生产基地支撑不足。临沂市为增强专业批发市场的支撑力,不断加大“引商兴工”力度,并培育了板材城、食品城、塑料加工及铝型材加工基地等有强大生产能力支撑的专业市场。但与浙江义乌“前店后厂”模式相比,其生产基地规模有限、支撑力度明显不足。

第四,区位集聚度偏高。临沂批发市场建设的基本思路是:以交通枢纽为核心打造商城密集带,分享干道交通疏散和集聚人流、货流优势。这一模式的优点虽然很多,但存在三个严重不足:一是交通拥挤。批发市场每天人流量超过40万人,进出车辆不计其数,市场周边地区堵车现象严重。二是环境污染。批发市场内外高密度的人流、物流和车流,不仅造成严重大气污染和噪声污染,而且带来大量生活垃圾,影响了市民正常生活。三是成本高昂。临沂专业批发市场所处繁华市区,经济地租高涨,但批发业属于产业链条的微利环节。面对地租不断上涨趋势,付出的社会成本代价过高[3]

受上述因素影响,山东临沂专业批发市场显现出如下几个突出特征:

1、物业管理型。临沂批发市场主办方仅收取摊位费,不直接涉足商品流通经营,具有典型的物业管理特征。另外,各个专业批发市场内从业的经营业户以分散决策、自主经营为主,客观上造成了市场内部信息、运输、仓储等资源的分散性特征。

2、赚取价差型。除临沂除胶合板批发市场是由当地企业推动和发展起来的之外,其他市场多采用“买全国商品、卖全国商品”的营销模式,以来赚取进销货的价差生存,缺乏有竞争力和辐射力的当地市场主导产品支撑,发展后劲受到一定制约。

3、政府补贴型。临沂批发市场盈利空间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税收优惠,这种依赖优惠税收政策在其他区域的可复制性较弱,市场经营模式的推广受到一定限制。

4、低门槛型。临沂各类批发市场在技术上没有进入壁垒,区域内同类功能、同类商品市场大量重复建设,对经营群体、消费群体的争夺日益激烈,批发市场的辐射范围逐渐缩小,市场区域分割加速形成,影响了临沂专业批发市场发展空间的扩展和盈利水平的提升。

二、提升临沂专业批发市场水平的对策

第一,组织创新。在明晰产权关系前提下,与大中型生产企业、流通企业以及批发市场内经营大户,组建多元化企业法人,建立规范法人治理结构,促使市场由“物业管理型”向参与流通、投资实业的“物业+销售+实业”的综合型转变。

第二,管理创新。发挥规划和引导等方面的服务与监管功能,适度优化市场业态,设立一定的准入“门槛”,避免出现模式雷同、盲目竞争,损害专业批发市场长远利益。同时,引导优势市场实施资源整合,对缺乏发展潜力的市场果断关停并转,推动市场资源优化整合。

第三,模式创新。借鉴义乌中国小商品城从输出商品向输出市场,通过连锁市场确立全国小商品流通中心地位的经验,积极引导国内外大型企业、名牌商品生产企业进场经营,争取各类商品的区域总经销、总代理权,使专业批发市场从主要以个体经营业户为主向各类总经销、总代理等为主的专业性营销公司发展,并逐渐向会展型、生态旅游型的产、展、销、游综合基地发展,全面提升临沂专业批发市场的综合竞争实力[4]

第四,交易方式创新。尽快将电商业务覆盖到临沂各类专业批发市场,通过网络即时向外界发布各种市场信息,通过网络与国内其它大型市场建立密切联系,通过网络向市场业户提供相关信息,使专业批发市场成为消费者和经营者搜寻信息最快捷、成本最低的媒介。

第五,通关方式创新。积极推动两项改革:一是设计“电子围网”监管方式,通过闸口监管设备、电子关锁、GPS定位等科技手段,满足国际贸易批发需求,将各类专业批发市场商品直接送达港口码头;二是申请贸易便利化特殊政策,以直通式转关方式为涉外商品交易和物流配送获得更有利发展环境。

第六,区位布局创新。鉴于批发仓储市场占地大及市区繁华区位地租上涨等情况,鼓励专业批发市场向城郊迁移,并同时与生产基地和加工企业联姻,逐步形成“市场连基地、基地连企业、企业连市场”的贸工一体、工贸互动格局。同时,应对目前已建成,但存在较多问题的市场进行严格的成本――收益分析,尽快拿出整改办法。

参考文献:

[1]李宏.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产业推动批发市场转型升级[J].投资与创业,2012(9): 47-48.

[2]马骁,郭晓君.对义乌小商品市场发展对策的研究[J].特区经济,2010(2):59-60.

[3]方小山,肖大威.专业批发市场发展动态研究及规划探析[J].城市规划,2002(10): 61-63.

[4]邱君帝.临沂市批发市场转型升级的基本思路[J].中国商贸,2012(34):87-88.



本文编号:1653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lzh/1653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306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