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加强物资配送与现代化管理的措施
结合物资配送概念内容和实际流通现状可知,物资配送所采用的模式分为以下三种:
该模式配的产生是以上家采购物流过程为基础,然后进行创新。它的上家生产相互关联性很大,而下家之间是彼此独立的,所以上家要比下家对配送中心依存度更大,并且相对而言上家比较集中,而下家较为分散且还需具备一定的条件。与此同时,这一类配送中心更加强调它的加工功能,通常比较适合成品和半成品的物资推销所以,例如汽车配送中心。
(2)散货型配送模式
该类模式对下家供货物流作了进一步的优化,使得上家对于配送中心形成的依存度降低,进而使得配送中心下家得以集中起来,能够创造更大的价值。流通企业如果采用这种配送模式,将会使得上家面临着非常激烈的竞争,并且普遍为对品种大、批量小的下家,该配送模式较为适合原材料或者半成品的物资配送,例如机电产品配送服务中心等。
(3)混合型配送模
第三者不仅具备上诉两种模式的优势,还会监控整个物资全过程,极大的弥补了传统物流弊端。流通企业采取混合型模式配送,其规模非常大,而且各项设备投资齐全,比如区域性物资配送中心;另外实际流通过程中,要采取多元化经营方式,使得企业风险得以降低。
3.物资配送的类型
伴随着改革开进程的推动,很多物资企业都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经验与技术,逐步扩大自身物资配送业务。另外还要结合具体物质特点,创建合适的物质配送中心,认真考察企业各项实践活动,当前最为基本的两两种配送类型为专业型配送与综合性配送。
(1)专业型配送
一般专业化物资公司会采用专业型配送方式,这是因为他们配送物资通常为某一大类或者几大类,其品种较为单一,规格却比较全面,加之专业化程度比较高,技术服务较佳,,便使得生产企业的“水龙头式”供应得以实现,一般它的配送对象为生产批量比较大且消费批量较大的大型企业,,所以客户比较稳定。
(2)综合型配送
采用综合型配送方式的企业,多半是各级物质总公司或者借助资产重组而实行并库经营的一种联合体。参与配送物资其种类比较多、品种较为混杂、其规格的齐备性也很差,不过因其针对性非常强,配送规模日益大型化、设施及管理日趋现代化,便使得客户能够一次性完成所有采购任务,进而把采购成本降低,从而达到 “零库存”生产的目的。一般乡镇企业会采用这类配送,另外中小企业定型产品及批量生产需要的物质也以这类配送方式为主,普遍具有品种多、批量小的特点。
三、物质配送现代化管理措施
1. 仓库建设要采用现代化措施
(1)建立自动化的立体仓库
根据仓库建筑的形式进行划分,一般可分成整体式自动仓库与分离式自动仓库。根据仓库的高度进行划分,当仓库高度达到12米以上时便为高层自动化仓库,2到12米之间的便是中层自动化仓库;5米以下的便是低层自动化仓库,如果仓库高度处于5米以上时便可将其称作“立体“仓库。从仓库容量进行划分,托盘数量处于2000以下时,便为小型自动化仓库,当托盘数量处于2000到5000之间时,便为中型自动化仓库,而当托盘数量处于5000以上时便为大型自动化仓库。
(2)完善自动立体仓库
电子计算机作为当前高速处理信息的有效工具,很多物资仓储部门都采用它来处理工作中的信息与数据,因而被广泛的应用到仓库管理中。采用电子计算机可以管理库存,并且可以处理好物资的入库、出库、建账以及报表输出与查询功能。另外采取传感手段,可以信息化处理储存环境的日照、温度以及湿度等各种信息,然后将控制信息输出到执行设备中,使得储存环境得以自动调节,并且为所有的物资保管及保养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条件。
2. 采用现代化措施管理仓库
(1)选用专业化仓储管理人员
近几年随着我国各个领域不断的采用先进科学技术,使得管理人员在文化水平、专业知识以及科学技术上有了很大提高,不然就难以掌握现代化管理手段,也就很难与时俱进,适应当前飞速发展的生产力需要。另外为了确保仓储管理人员专业化素质提高,有必要提高对所有仓储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培养、教育方面的重视,进而培养一支专业化程度极强的物资配送管理队伍。
(2)采用科学方法管理仓储
为了确保仓储管理科学,工作人员要结合物资储运及生产活动特点,遵循储运生产客观经济规律,采取最新科学技术以及成就管理物资仓储。目前仓储管理已从定性管理逐步发展为定量管理,例如在库存管理过程中采用ABC分类法。采用电子计算机便可实现仓储业务管理的高效与准确。
3. 采取现代化措施管理物资库存
人们普遍将现代物流当作企业为了降低物资消耗与提高生产效率外的“第三利润源泉”,所以该怎样加强库存控制,尽可能的减少资金的占用,使得物流成本得以降低,成为当前企业得以提高综合实力与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性因素。所以物流企业必须积极拓宽思路,改变管理模式,在工作中积极探索“ 零库存”的模式,促使物资库存得以有效管理。
物资流通企业和生产企业之间签署的协议要按照合同形式执行,并且必须具备法律效应,双方都要自觉遵守。物资配送关系到多方的利益,一旦任何一方违约都要承担相应的经济损失及必要的法律责任,不然就难以确保配送业务的顺利运行。
四、结语
新时期我国物资配送已经从传统使其单一购买及送货方式逐步发展为将配送、运输、搬运和流通加工以及信息处理等各项基本功能活动结合在一起的全面配送体系。若想实现我国物资管理的现代化就要从物资的管理思想、组织、方法、手段以及人才方面着手,将这五个方面有机结合在一起,积极朝着现代化方向转变与发展,才能在改革开放步伐的带领下,适应市场发展需求,为企业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张蕾丽,梁生汇. 物资配送与企业“零库存”生产[J]. 中国储运. 2013(02)
[2]张爱玲. 关于物资配送的探讨[J].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管理科学版). 2013(02) .
[3]朱明,傅裕嘉,张一帆,王祖班. 物流方式改革的重点——物资配送[J]. 中国物资流通. 2013(08) .
[4]刘鹤林. 关于流通体制改革中物资配送作用的认识[J]. 铁道物资科学管理. 2013(05) .
[5]王大显,韩立达. 加快物资配送步伐 提高国民经济整体效益[J]. 中国物流与采购. 2013(07) .
本文编号:165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lzh/165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