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管理理论论文 >

铁路运输企业成本控制之我见

发布时间:2015-03-05 23:10

摘要:成本控制是企业全面管理的一个重要部分,通过成本控制,有利于提高企业的效率,优化企业管理,增强竞争力。在我国铁路运输企业中,成本控制同样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本文通过结合我国国情,剖析加强铁路运输企业成本控制的紧迫性,从铁路运输企业自身成本管理方式以及铁路工作人员等角度出发,进一步提出加强成本控制的建议。

关键词:铁路运输企业;成本管理;紧迫性;策略

成本费用是铁路运输企业进行生产经营、制定营销战略、清算结算的重要的依据,并且在当前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中,水运、空运等运输方式不断地冲击着传统的铁路运输企行业,控制成本是增强铁路运输企业综合竞争力,占据市场份额的有效方式。

一、加强铁路运输企业成本控制的紧迫性

(一)铁路运输企业成本管理方法落后

2003年以来,我国铁路运输企业开始实施成本预算管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铁路运输企业的运营利润,但随着经济的发展,铁路运输企业内部经营机制走上了改革的道路,外部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大,使得现有的成本管理方法逐渐不适应飞速发展的经济。

铁路运输企业仍然是采用上年指标水平法来规划当年的预算,计算当年的成本总量,这样的方法缺乏科学性和精确性,使得铁路运输企业难以获得经济效益。此外,各站各段往往是被动地进行成本管理,定点计算,缺乏主动性和宏观角度的动态考察。

(二)工作人员成本意识不强

当前许多铁路工作人员没有树立正确的成本意识,认为只需要做好自己负责的工作即可,至于企业的经营管理与自己无关。

铁路运输企业由于其服务性特点,形成了一整套的成本控制体系,下级的成本管理往往受到上级的限制,这就使得一些工作人员过多地依赖上级,甚至认为没有达到成本控制目标是因为上级的成本规划不合理。这样会造成基层工作流于形式,并且直接影响到整个企业的成本管理与经营。

(三)工作人员工作实践能力低

成本控制在铁路运输企业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相关的财管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却不容乐观。有些工作人员学历高但缺乏实践经验;有些工作人员只了解会计方面的内容,而对相关领域的知识不甚了解;有些工作人员缺乏整体观念,只专注于自身的部分工作,这些情况都存在于我国铁路运输企业中。

与工作人员业绩相关联的奖惩机制也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没有形成刚性考核标准,最终导致成本考核成为了纸上谈兵,没有真正落实。

二、加强铁路运输企业成本控制的策略

(一)建立科学的成本管理体系

铁路运输企业站点分散、网点多、覆盖面广,若还是按照原来的成本管理体系,难以实现全面有效的管理。建立科学的成本管理体系,通过将成本管理的标准进行细化,并且将不同的标准落实到各个部门,各个员工的身上,权责分明,建立责任追究制度,促进各部门之间的配合。

对不同的部门进行明确的分工,业务部门重点把握铁路运输企业成本控制,减少在运输过程中的浪费,而财物部门则着重把握运输生产经营过程,及时地了解信息,把握支出与收入的变化。通过明确每个部门、每个工作人员的具体工作,加强不同部门之间的合作,有利于形成科学高效的成本管理体系,降低成本,增加铁路运输企业的经营利润。

(二)提升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正确的成本意识是铁路运输企业工作人员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也是提升工作人员综合素质的目标之一。为了提高全体工作人员的成本意识,首先要从领导者做起,以身作则,只有当领导者做出正确的行为与抉择时,才能带动工作人员的前进。

其次,对于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要求必须要严格把关,坚持持证上岗,不允许有特例。并且对于相关的知识如企业管理、信息技术操作、财会知识等要进行相关的培训,培养复合型的综合能力强的工作人员。

最后,要对强调工作人员职业道德的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素养,净化铁路运输企业工作人员队伍,坚决抵制违纪违法的现象的发生。

(三)完善工作人员管理制度

制度的健全是良好的工作氛围的保障,主要包括完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从而形成一个完善严格的工作人员奖惩制度。

激励机制有利于带动工作人员工作的积极性,是现代企业运行活力与创新能力的保障,,可以通过政策倾斜、感情投入等方式,激发工作人员的创造性与归属感,从而将其对个人工作的热情上升为对群体工作的负责,推动铁路运输企业的发展。而约束机制可以通过自我约束、外部约束来实现,每个工作人员对自己工作的负责认真,以及上级约束下级,不同的约束方式相互结合,提高工作人员的责任感。

权责明确的奖惩制度不仅可以对工作人员个人产生约束力与激励作用,更能发挥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实现成本控制的良好局面。

(四)优化成本控制的信息化管理

信息化管理是控制铁路运输企业成本的技术优势,通过铁路调度指挥系统(DMIS),财务信息处理系统(RFAMIS)等,对成本信息实施实时控制,并利用平行对接技术,建立统一的数据库。

通过统一的数据库,可以实现提高成本管理的工作效率,减少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同时可以避免计算错误,保证成本分析的精确性。另一方面,数据通过整合后,可以很好地进行信息共享,不同部门间相互查阅。当信息汇入数据库时,利用财务信息处理系统等工具,对成本进行计算、分析与预测,迅速做出成本管理计划,实现对成本信息的动态控制和实时监控。

三、结束语

加强铁路运输企业成本控制要立足于企业的生产经营,以现代信息技术作为支撑,以科学的成本管理方法为架构,以提高工作人员综合素质为核心,点面结合,把成本控制落实到细节,形成一个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最终实现降低成本费用支出,提高成本控制水平,增加铁路运输企业利润的目标。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相信铁路运输企业成本控制力度会不断加大,控制效果会不断增强,最终促进我国铁路运输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师永,苏旭林.铁路运输企业成本预算管理模式变革探析——基于成本写实视角[J].会计之友,201222

[2]张俊宇.论铁路运输企业成本控制与管理[J].当代经济,201020

[3]张红梅.煤炭铁路运输企业成本优化管理[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2(30)



本文编号:165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lzh/165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27f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