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公共管理论文 >

农产品质量安全网络舆情监控体制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18-01-05 12:26

  本文关键词:农产品质量安全网络舆情监控体制机制研究 出处:《食品科学》2013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网络舆情 农产品 质量安全 监测 管理


【摘要】:近年来,随着新媒体的迅猛发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网络舆情的数量和影响持续上升,对政府舆论应对能力提出新的挑战,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网络舆情监控管理研究的现实需求十分迫切。本文基于政府公共管理的视角,探讨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网络舆情的内涵和特点,分析其成因及影响,提出我国应在健全监测制度、完善引导机制、强化队伍建设、加强科学研究、加大资金保障等方面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一步提升舆情监控管理能力和水平。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new media, the quantity and influence of agricultural product quality and safety network public opinion has been rising, which puts forward new challenges to the ability of government public opinion. It is urgent to strengthen the research on monitoring and management of agricultural product quality and safety network public opinion.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government public managemen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onnot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 quality safety network public opinion in China. This paper analyzes its causes and influences, and puts forward that our country should take targeted measures in perfecting the monitoring system, perfecting the guiding mechanism,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eam, strengthening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increasing the fund guarantee, etc. Further improve the ability and level of monitoring and management of public opinion.
【作者单位】: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重点实验室;
【分类号】:F322
【正文快照】: 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为社会舆论带来了全新的传播平台,官民对话的力量格局悄然发生变化,多元的公共意见表达渠道深刻改变着中国的舆论生态[1]。网络舆情作为一股新生舆论力量日渐抢占舆论传播“制高点”,深度介入日常生活和公共事务管理,影响日盛,给政府舆论应对能力带来新的挑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莉婷;;当前形势下政法网络舆情的分析与应对[J];法制与社会;2011年31期

2 易新涛;宋恒毅;;政府网络舆情能力的时代意涵[J];湖北工业大学学报;2011年06期

3 张曦;;论网络舆情监督范围及其原则[J];江海纵横;2011年06期

4 左明章;国桂环;曾睿;;网络教育舆情的内涵及特点[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1年06期

5 陈显中;;政务微博引导网络舆情的机制研究[J];宁夏社会科学;2012年03期

6 文卫勇;胡嘉;徐锋;;突发性群体事件演化过程中的网络舆情因素分析[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7 李祥洲;郭林宇;戚亚梅;李艳;廉亚丽;;农产品质量安全网络舆情监测探讨[J];农产品质量与安全;2012年05期

8 姜珊珊;李欲晓;徐敬宏;;非常规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中的意见领袖分析[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0年12期

9 刘萍萍;汪祖柱;;我国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管理的研究综述[J];情报探索;2012年03期

10 邓君韬;牛忠江;;中国网络舆情的现状及应对之策[J];人民论坛;2012年20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锦华;;网络论坛编辑引导舆论应注意的三个问题[J];编辑之友;2011年07期

2 方付建;汪娟;;突发网络舆情危机事件政府回应研究——基于案例的分析[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3 郭红明;王永灿;;基于思想政治工作视域的高校网络舆情探究[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4 马映红;;关于网络舆情基本特点的思考[J];学理论;2010年18期

5 李丁;金嘉平;;微博时代下热点事件的网络舆情研究——以新浪微博中“温岭幼师虐童”事件为例[J];警察实战训练研究;2013年01期

6 陈忆金;曹树金;陈少驰;陈珏静;;网络舆情信息监测研究进展[J];图书情报知识;2011年06期

7 李大棚;;微博时代下的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8 马映红;;网络舆情的基本特点、演变机理与社会效应[J];学习月刊;2010年12期

9 王鸳珍;陈玲;;媒体舆论监督“弱效果”论辨析——以媒介生态学的视角[J];新闻爱好者;2012年12期

10 丁柏铨;;新媒体语境中重大公共危机事件舆论触发研究[J];新闻大学;2012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陈刚;谢科范;吴倩;;从权型决策团队的应急决策集结模型研究[A];第十三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方付建;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演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2 袁晓芳;基于情景分析与CBR的非常规突发事件应急决策关键技术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1年

3 吴倩;非常规突发事件应对的集群决策机理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4 舒其林;“情景—应对”模式下非常规突发事件应急资源配置调度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薛圈圈;基于BP神经网络的网络舆情危机预警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2 王文峰;网络舆情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关系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3 郭志蓉;我国网络舆论研究的发展与现状[D];西北大学;2011年

4 王培顺;互联网教育舆情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5 王佳妮;网络舆情下地方政府治理的路径选择[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6 吴子玲;网络舆情下的地方政府形象建设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7 赵灿灿;网络舆情对我国公共政策制定过程的影响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8 汤翠华;意见领袖与乡村和谐社会构建[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9 吴昊;新闻媒介在舆论监督中的角色定位[D];湘潭大学;2011年

10 冯立梅;中国区域性网上社区的舆情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班成英;;统计挖掘技术与舆情分析预警[J];数据;2008年06期

2 张学平,李世红,姜曙光;构建和谐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05年03期

3 王水成;;充分发挥优势 全面履行职责——山西省襄汾县乡两级司法行政机关积极主动参与“9·8”特大事故善后处理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J];中国司法;2009年09期

4 赵子剑;王淼;;Web2.0时代大中型企业网络舆情监测机制探讨——舆情监测在网络危机处理中的应用[J];电子商务;2010年05期

5 陶建杰;;完善网络舆情联动应急机制[J];党政论坛;2007年09期

6 刘国军;;有效推进网络舆论监督制度化建设[J];中国发展观察;2010年11期

7 施娜;;浙江政务“微力量”[J];观察与思考;2011年10期

8 晋晓兵;;试论网络匿名性的消逝[J];国际新闻界;2006年10期

9 马庆国;王小毅;;非常规突发事件中影响当事人状态的要素分析与数理描述[J];管理工程学报;2009年03期

10 吴绍忠;李淑华;;互联网络舆情预警机制研究[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付允;刘怡君;牛文元;汪云林;李丁;;和谐社会构建中群体性事件演化过程分析[A];和谐发展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十五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赵云锋;非常规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春荣;蒋德赏;唐茂军;;桂林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及对策[J];广西农学报;2010年02期

2 张炜;;沈阳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管理实践与发展对策[J];中国农村小康科技;2008年05期

3 王蕾;王锋;;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系统有效实施的影响因素——基于SCP范式的理论分析[J];兰州学刊;2010年08期

4 刘小林;采取有效措施 切实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安全[J];中国种业;2005年04期

5 白兆林;强化质量意识 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J];云南农业;2003年12期

6 王隆都;应用IPM技术促进农产品质量安全[J];福建农业科技;2005年05期

7 林涛;梁贤;;基于技术和制度设计的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J];贵州农业科学;2007年06期

8 李光源;;对关于当前生猪生产现状的思考[J];中国畜禽种业;2009年03期

9 林希;胡昌川;任雁;刘俊华;;浅析农产品质量追溯与标准化[J];标准科学;2010年04期

10 任光超;杨德利;;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与企业社会责任构建[J];湖南农业科学;2010年1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世表;宋怿;;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难的原因分析及其对策[A];2009’中国渔业经济专家论坛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樊宝洪;;关于当前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以江苏省泰州市为例[A];2008(舟山)中国现代渔业发展暨渔业改革开放三十年论坛论文集[C];2008年

3 梁进;;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 全面提升龙岗区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A];第四届农业推广研究征文优秀论文集[C];2003年

4 许福涛;徐军;;耕作土壤生产潜力的利用、培养与管理[A];江苏土壤肥料科学与农业环境[C];2004年

5 李江华;李佳洁;;构建中国蔬菜质量安全标准体系的研究[A];北京食品学会2004年论文集[C];2004年

6 黄和;吴红棉;;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与对策[A];泛珠三角区域渔业经济合作论坛第三次年会会议论文[C];2008年

7 蔡勇;;抓住关键突出重点加强监管 确保水产品质量安全[A];泛珠三角区域渔业经济合作论坛第三次年会会议论文[C];2008年

8 曹毅;周发明;;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消费者行为分析[A];湖南省市场学会2009年会暨“两型社会与营销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9 王元仲;刘莉;;无公害农产品信息管理系统研究与应用[A];全国耕地土壤污染监测与评价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宋建新;张进文;;有机食品的认证与管理[A];第五届中国农业推广研究征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赵广飞;质量安全打造荆楚农产品新声誉[N];农民日报;2008年

2 本报记者 胡晓群 李鹏;加强对绿色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N];重庆日报;2001年

3 陈敏;重庆农药残留量超标最高将罚两万[N];农资导报;2007年

4 农雯;我国启动无公害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N];国际经贸消息报;2002年

5 实习生 王敏;我国启动无公害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专项[N];农民日报;2002年

6 ;农业部“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实施意见[N];农民日报;2002年

7 时报记者 胡光华邋实习生 黄幼梅;揭开质量安全秘籍:“六统一”模式开路[N];福建工商时报;2007年

8 农业部;优势农产品质量安全推进计划[N];农民日报;2003年

9 本报记者 谷江民 王晓红;质量安全:湖南农产品的突破口[N];中国经济时报;2003年

10 本报记者 张春莉;民以食为天[N];人民政协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素霞;基于超市供应链的果蔬质量安全治理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9年

2 赵春明;山西省主要农产品竞争力比较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3年

3 钱峰燕;茶叶质量安全管理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4 李春海;WTO框架下中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04年

5 姜恩来;退耕还林工程管理机制和管理模式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5年

6 孟凡胜;中国农产品现代物流发展问题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5年

7 杨平;基于供应链的湖北农产品物流服务体系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8年

8 朱毅华;农产品供应链物流整合实证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4年

9 谭涛;农产品供应链组织效率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4年

10 李勇;市场结构与无公害农业发展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莉;提高我国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管理对策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05年

2 杨璀;江苏省蔬菜质量安全管理的实践与对策分析[D];扬州大学;2008年

3 徐建堂;山东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控体系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4 刘冬梅;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对策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4年

5 彭进;湖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及运行机制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5年

6 薛来;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政策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7 蒋龙华;我国农业公共投资管理问题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6年

8 刘祥超;四川省农产品批发市场升级改造的策略及其实施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9 李颖洁;加强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提高水产品国际竞争力的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2年

10 李倩兰;农产品品牌化经营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3831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gongguanlilunwen/13831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ef3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