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管理专业教育教学与人才培养问题研究
本文关键词:行政管理专业教育教学与人才培养问题研究 出处:《长春大学学报》2015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行政管理作为适应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转轨需要的新兴学科,学科的发展将为政府施政、培养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提供决策咨询和智力服务。而提高我国行政管理教育教学水平,将有助于满足政府与社会对行政管理人才的需求,是实现政府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战略的重要举措。为此,对于行政管理专业教育教学包括公务员培训以及MPA教育的思考和研究非常必要。
[Abstract]:As to administrative reform and economic transition to the emerging discipline in China, the development of discipline for the government to provide policy advice and service intelligence training qualified civil servants. And improve the teaching level of our country's administrative education, will help to meet the social needs of the government and administrative personnel, is to achieve an important measure of government public management and public service strategy. Therefore,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education including civil servants training and MPA education and research is very necessary.
【作者单位】: 东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基金】:辽宁省教育厅科学规划项目(JG12DB038)
【分类号】:G642;D035-4
【正文快照】: 高等院校行政管理专业培养目标是从事该领域的研究工作人才以及具体从事管理工作的一线人才。他们不仅可以在政府部门工作,也可以在企事业单位工作,既可以在营利部门工作,也可以在非营利部门或非政府部门工作。为此,需要这些人才不仅具备各种基础知识、专业理论知识,还要具备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尹蔚民;;努力推进中国MPA教育新发展[J];中国行政管理;2006年1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任磊;;当前我国高校MPA教育发展中的问题及解决途径[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2 段宇波;赵怡;李娟;;财经类高等院校MPA教育发展研究[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3 卢文刚;;暨南大学MPA教育,公共管理应用型人才开发的实践与探索[J];科技管理研究;2010年11期
4 沈勇;程文浩;;中国MPA教育:十年总结与未来展望[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9年03期
5 朱立言;;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的MPA教育[J];中国高教研究;2008年10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徐晓宇;我国公共管理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研究[D];青岛大学;201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邢金娥;知识经济与人才培养[J];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1999年02期
2 商守卫;;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提升人才培养贡献度路径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年06期
3 罗云方;黄德霞;;司法考试对我校法学人才培养认知调查探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年13期
4 吴庆国,胡志国;掀开人才培养的新一页[J];党建与人才;2002年09期
5 王丽华;构建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体系[J];北京市总工会职工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6 郑群;公安人才培养模式新论(上)[J];公安教育;2003年10期
7 郭邦礼,孟丽梅;以与时俱进的精神开创高校人才培养新局面[J];理论学习;2003年07期
8 谭文清;更新教育观念 强化人才培养[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9 林莉;浅析新时期高校人才培养多样化[J];陕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10 曾煜;康国卿;;高校人才培养贵在创新[J];当代江西;2005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蒋远国;;创新高职人才培养模式 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A];中国农学会教育专业委员会四届一次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王心建;;关于“2+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实践与探讨[A];中国农学会教育专业委员会四届一次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3 邓开陆;;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考[A];云南省高等教育学会高职高专教育分会2008年优秀论文集[C];2008年
4 华小梅;丁坚勇;康俊明;;高校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A];第6届全国高等学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5 饶凌平;丁坚勇;胡钋;华小梅;;校企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A];第6届全国高等学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6 ;第一节 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A];“高教强省”探索与实践——高教科研2008[C];2009年
7 裘松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A];电子高等教育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8 裘松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A];改革·创新·发展——电子教育研究论文集[C];2004年
9 ;抓好人才培养 努力建设高水平的师资队伍[A];全国纺织教育学会纺织教育交流会议文集[C];2004年
10 ;宁波大学颇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A];招生考试科研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闽江学院院长 杨斌;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N];福建日报;2008年
2 厦门大学校长 朱崇实;自觉担当起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使命[N];中国教育报;2010年
3 记者 沈朝晖;“百校千企”签订31项人才培养协议[N];宁波日报;2011年
4 记者 汪俞佳;文化产业要发展人才战略须先行[N];人民政协报;2011年
5 郝静;天津河北:“十佳”模范引领人才培养[N];检察日报;2012年
6 通讯员 洪玉管;人才培养也有质量认证[N];中国教育报;2012年
7 通化师范学院副院长 教授 刘惠洲;三个确立三个发挥 构建实践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N];中国教育报;2012年
8 清华大学党委书记 胡和平;充分发挥体育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N];中国教育报;2012年
9 西南科技大学 董发勤;跨文化联合校园的人才培养[N];光明日报;2013年
10 本报记者 崔楠;西北地区涉农高校人才培养迫在眉睫[N];内蒙古日报(汉);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炜;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成本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崔清源;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3 成中梅;学习型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4 邓岳敏;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校人才培养与劳动力市场的对接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5 李晓军;本科技术教育人才培养的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6 杨同毅;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生态学解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7 肖鹏燕;我国高校人才培养和劳动力市场需求的非均衡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
8 黄水林;和谐社会视阈下的高校人才培养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9 董垌希;中外高校本科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比较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10 张彤;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可持续发展[D];厦门大学;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史玉环;高等学校创新人才培养与路径选择[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2 刘俊强;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3 郑燕;高职人才培养“合作”模式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8年
4 韩文英;独立学院人才培养质量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9年
5 范秀娟;我国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探索和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6 李婧;高校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控制模式的研究[D];景德镇陶瓷学院;2011年
7 李顺;高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模型的建立及应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8 庞颖;大学文化与创新人才培养[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9 李艳;新型工业化背景下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的对策研究[D];南昌大学;2007年
10 方向阳;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3949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gongguanlilunwen/13949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