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社区、非政府组织合作的城市社区参与式治理机制研究——基于三个街道案例的比较分析
本文选题:参与式治理 + 城市社区 ; 参考:《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7年06期
【摘要】:政府、社区与非政府组织(NGO)合作成为近年来我国城市社区参与式治理的新模式。这种模式以社区为项目执行主体、以NGO为组织与能力培育平台。NGO的参与有效连接了政府与社区的居民,保障了项目执行。通过比较同一NGO参与三个街道社区的治理,可以看到政府、社区、NGO在合作治理模式中的角色转变。政府从以往的公共物品提供者转变为资金支持者和规则制定者;居委会成为公共服务项目的设计者和社区居民的组织、协调者;社区居民被有效整合进社区治理项目,NGO致力于提供技术支持和能力提升。由于存在NGO财政来源单一、社区自组织及能力不足、合作项目的可持续性受政府领导更迭影响等问题,需要予以改进。
[Abstract]:The cooperation of government, community and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 (NGO) has become a new model of participatory governance of urban community in China in recent years. This model takes community as the main body of project execution, and takes NGO as the organization and ability cultivation platform. The participation of NGO effectively connects the government and the residents of the community, and ensures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project. By comparing the participation of the same NGO in the governance of the three street communities, we can see the change of the role of the government and community NGOs in the cooperative governance model. The government changed from the former public goods provider to the fund supporter and the rule maker, the neighborhood committee became the public service project designer and the community resident organization, the coordinator; Community residents are effectively integrated into community governance projects and NGOs are committed to providing technical support and capacity enhancement. Due to the single source of NGO finance, the lack of community self-organization and capacity, the sustainability of cooperative projects affected by the change of government leadership, and so on, it needs to be improved.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政企研究中心;
【分类号】:D669.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耀华;;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和谐社区建设[J];学习月刊;2006年20期
2 李秋迪;左美云;何迎朝;;新型网络环境下社区为老服务的模式和机制研究[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4年02期
3 蔡国强 ,杨俊义;特色文明社区亮相京城——北京市海淀区第二届特色文明社区考评纪实[J];社区;2005年02期
4 胡继民;;社区监管渠道条条畅通[J];社区;2008年23期
5 张敬新;桂家友;;基层社会治理结构创新探索及其存在的问题研究——以浦东新区“镇管社区”为例[J];理论界;2014年09期
6 周晨虹;郭晓晨;;开元社区理顺“三方关系”之后[J];社区;2008年23期
7 郑中玉;;个体化社会与私人社区:基于中国社区实践的批评[J];学习与实践;2012年06期
8 潘国亮;夏建中;;福建省农村社区建设的困境与出路[J];科技和产业;2012年04期
9 蒋学基,叶海燕,俞志宏,叶真;美国社区非政府组织的运行情况及其启示[J];浙江社会科学;2002年04期
10 ;“业主论坛”成新潮[J];杭州通讯(生活品质版);2007年S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李秋迪;左美云;何迎朝;;新型网络环境下社区为老服务的模式和机制研究[A];2012中国信息经济学会第四届博士生论坛论文集[C];2012年
2 金福元;沈稚波;钱锋;马恒芳;;城市社区老年人的呼唤和希望——对西桥等三个社区的调查与思考[A];江苏老龄科研文集[C];2003年
3 姜玲;;我国城市社区养老的现状及发展思路[A];中国老年学学会2006年老年学学术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6年
4 苗瑞凤;孙钦荣;;社区养老与城市社区组织结构重构[A];中国老年学学会2006年老年学学术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6年
5 韩晶;王克荣;;北京地区HIV/AIDS病人综合关怀支持创新管理模式探讨[A];第四届中国健康传播大会优秀论文集[C];2009年
6 曾小龙;王燕;;培育非政府组织:政治文明建设的必然选择[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2年年会暨“政治文明建设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7 王方;陶聚生;;做好城市社区老年精神关爱工作[A];老龄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江苏省老龄研究论文选集(2010-2011)[C];2011年
8 范时杰;;深圳、珠海基层治理机制变革的政治生态[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0年会暨“政府管理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9 王慧;;城市社区老年志愿者发展的模式与反思——以上海市W街道Y项目为案例[A];上海市退休职工管理研究会2012年优秀论文选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韦良俊 通讯员 陈海鹦;福海镇打造“五型”社区[N];阿勒泰日报;2009年
2 ;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对市政府关于推进我市社区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的审议意见[N];沈阳日报;2014年
3 自治区党校课题组;大力推进和谐社区建设[N];新疆日报(汉);2007年
4 记者 孙勇;“五位一体”模式加速和谐社区建设[N];济南日报;2010年
5 李学举;在调研城乡社区建设工作时的讲话[N];中国社会报;2007年
6 ;为幸福长春奠定坚实的发展基石[N];长春日报;2012年
7 记者 张爱农;昆明4社区“党建”成全省榜样[N];昆明日报;2010年
8 通讯员 严利平;一居一品筑名片[N];西安日报;2009年
9 彭宇 骆美全 王立人 冯辽莎;广州市政协常委会议专题议政“平安和谐社区”[N];人民政协报;2006年
10 本报记者 凌翔 本报通讯员 李政;社区中心解民忧[N];光明日报;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二平;昆明市和谐社区建设的对策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2 黄萌;泰安市社区管理创新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3 朱海彬;我国西部农村地区资源型社区发展模式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15年
4 张丽娇;转型中单位社区居民参与状况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5年
5 魏兴权;人寿保险投资养老社区开发模式研究[D];天津大学;2014年
6 施璐;潍坊高新区农村社区建设的现状及发展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5年
7 李宇青;基于社区类型的西安城市居民职住分离差异研究[D];西安外国语大学;2016年
8 王璐;西安市社区居民养老服务需求调查研究[D];西安外国语大学;2016年
9 张欢;社会转型背景下唐山市社区管理创新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10 桂曦;昆明市社区互助养老研究[D];云南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8182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gongguanlilunwen/18182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