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公共管理论文 >

地方财政支出结构优化问题初探

发布时间:2015-03-17 09:03

付洋 丁杉杉 黑龙江工程学院

摘要:地方财政问题是国家在进行国家管理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地方财政在我国政治和经济生活中的作用是尤为凸显的,但是我国地方财政支出问题是存在一定问题的。本研究综述了财政支出结构基本理论、财政支出结构问题分析、优化地方财政支出的建议等内容。

关键词:地方财政,支出结构,问题,原因,优化建议

    随着改革开放地不断向前推进,我国的经济体制也经历了一系列的改革。我国财政支出问题是国家管理的重中之重,虽然财政支出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但是也没有避免财政支出的一些问题,特别是财政支出的结构问题。另外,地方财政支出的结构问题更为明显,地方财政支出存在支出比例不合理、支出范围问题、行政管理经费增长过快等诸多问题。为了优化地方财政支出结构,就要加强地方财政支出的管理。

一、财政支出结构基本理论

1.1财政支出的内涵与作用

财政支出是国家管理中的重要内容,财政支出也被称之为公共财政支出,它是在市场经济背景下产生的,具体指的是政府为了让我国公民享受公共产品和社会公共服务,而进行的财政资金分配和支付活动,包含了在政府实施职能范围内所发生的所有耗费。同时财政支出具有以下特点,包括公共性、非盈利性。

在国家管理中,财政支出的作用表现非常明显。国家的财政支出主要是依据社会的再生产、社会公共服务对财政资金进行合理地分配,以保证各项公共服务可以实现,而财政支出就是财政分配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可以反映出政府政策和政府活动的方向和趋势,具有重大的意义。并且财政支出具有很明显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政府职能的实现要依靠财政支出来提供经济保障、财政支出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途径、财政支出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资金来源等方面。

1.2财政支出结构的含义

在财政基本理论中,把财政支出结构又称之为财政支出构成,它是指在总的财政支出中,各项财政支出所占比例情况,财政支出情况可以反映政府的各项公共职能,而且可以体现出政府职能的重点所在。财政支出的主要目的就是根据根据的经济实情以及国民的意愿,对财政支出做出科学、合理地调整,这样可以促进经济更好地发展,从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同时总财政支出的每个组成部分之间都会相互影响,财政支出具有明显的整体性。

目前,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将财政支出划分为不同的种类,如果按经济性质分,可以分为转移性支出、购买性支出两种类型;如果按财政功能分,可以分为社会文教费、经济建设费、行政管理费、国防费和其他支出;如果按支出用途分,可以分为补偿性、积累性和消费性三种支出形式;如果按支出结构分,可以分为科技三项投入、农林水利费用、城市维护支出、基本建设支出、工业交通事业费用、行政管理支出、公检法机关费用、文体广播支出、科教文卫事业支出费用、社会抚恤救助资金、政策补贴款项等形式。

1.3财政支出结构优化内涵

    在财政支出方面难免会存在一些不合理的、不科学的支出,因此调整和完善财政支出结构是地方财政配置的重要工作内容。财政支出优化的目的就是在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同时,保证财政支出各项支出比例合理。而优化财政支出的具体内容有财政支出要维持在合理的规模、各项财政支出的比例应该合理、协调、财政支出要有效地利用。而具体说来,政府的财政调控要与市场的自由调节相一致,从财政的成长性分析来看,优化财政支出构成可以从增量和存量两个方面入手。在财政支出比例方面,国家要根据不同的社会需要对财政支出进行主次结构分配,这样可以使得财政分配更为科学;同时财政支出地有效利用也是尤为重要的,要让财政支出尽可能地推动经济和社会的进步。

二、财政支出结构问题分析

2.1经济建设支出比例较低

    现阶段我国财政支出还存在着很多的结构问题,其中也包含了经济建设支出比例较低的问题,这个问题与地方财政支出结构的不合理是密切关联的。从历年我国地方经济建设支出的比例可以看出地方财政用于经济建设的部分占据的比例是比较低的。当分析地方经济建设支出的内部结构可以发现,很多地方财政建设性的项目都属于政府所应管理和承担的,但地方建设性支出出现了比例分配下调的不合理现象,这也是缘于政府不得不先考虑保证地方的经常性支出,所以就压缩了经济建设支出。这种情况下,经济建设性支出得不到根本的保障,而且我国还没有一套保证经济建设支出稳定的长效机制。

2.2经常性支出过大

    从我国历年各地方的经常性财政支出数据可以看出,全国地方经常性财政支出都普遍过高。不过经常性支出在一定程度上矫正了计划经济体制下地方财政支出畸形。在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前,国家把更多的财政支出投入到了资本性支出上,这导致经常性支出出现不足现象,但改革开放以后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人民生活需求的提高迫使地方政府提高经常性支出的比例,使得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逐渐满足人们的需求,慢慢地出现了地方经常性支出过大的现象。

2.3行政管理方面的经费增长过快

    行政管理支出是地方财政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理论上行政支出的比例的增长速度应该小于地方财政的增长速度,这样才能保证地方财政支出的协调。不过从近些年我国的地方财政支出情况来看,地方行政管理支出的增长速度是最快的,而且历年的行政支出都是在稳定上升的。然而,地方行政支出是一种消费性支出,应该进行合理地控制,不然会给地方财政支出带来严重的影响,限制地方经济和公共事业的发展。

2.4不同地区的财政支出比例差距较大

    我国地域跨度比较大,这也导致了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存在很大的差距,因此地方人均财政支出水平也存在着巨大的差距。相关数据显示1990年人均财政支出水平最高的是北京市为633元,最低的河南省为106元,两个地方的人均财政支出的差距极其明显,而且存在这种较大差距的地方不仅仅体现在这两个地方,这是全国普遍存在的现象。而且,这种差距不只是局限在省与省之间的差距,更重要的是一个省内的不同区域也存在着财政支出差距,这是比较严重的问题。

2.5地方财政支出范围存在一定问题

    我国传统的经济体制导致了地方财政存在资金供给范围不规范的现象,地方财政资金配置既存在越位也存在缺位的现象。具体来说,地方政府在进行财政资金配置时存在配置领域不明确的现象,财政的职能范围没有与支出责任相适应,这导致了财政支出范围过宽,这样会使得财政支出混乱且负担过重;同时也导致了财政支出过于分散,没有财政支出重点,这种财政支出方式非常不利于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也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同时社会资源也得到优化配置,这些都严重阻碍了我国宏伟目标的实现。

三、优化地方财政支出的建议

3.1地方财政支出职能结构及补偿结构的优化

地方财政支出的职能结构包含了经济建设支出、社会文教支出、行政支出等职能要素,而对于职能结构的优化可以采取两种方式,即在保证职能结构要素总量不变的情况下,对各个子要素进行调整,这种方式的好处体现在不影响其它职能要素;而另一种方式是对子要素调整的同时会影响到职能结构。职能结构的调整要求政府依据社会发展情况及人们的生活需求做出准确的定位。

地方财政支出的补偿结构包含了购买支出和转移支出两方面,在优化补偿结构时要做到以下方面:首先是建立衡量购买支出规模的指标;其次是保持投资性支出占有一定份额;再次是调整转移支出内部结构。

3.2地方财政支出行政及再生产结构的优化

在进行地方财政支出再生产结构的优化时需要遵循以下的原则,比如说在地方财政配置资源过程中,必须兼顾积累性支出和消费性支出;在地方财政资源分配中,必须先满足维持性支出需要,后安排发展性支出。而在优化过程中可以采取以下手段:首先,,要不断地优化地方财政消费性支出的结构,不断地压缩行政管理支出,加强科技教育和技术训练方面的支出;其次,在地方财政支出的积累性支出方面,要做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逐渐地提高政府的投资额度。

在地方财政支出行政结构优化方面,要遵循事权与财权相统一的原则、受益原则、技术原则等。而具体优化可以采取的手段有建立三级政府运行、四级财政使用的地方财政支出行政结构;处理好中央财政支出和地方财政支出的关系;不断地优化地方财政支出的结构。

结语

    总而言之,地方财政支出是国家管理的重要内容,而且不断优化地方财政支出是实现我国宏伟目标的重要途径。优化地方财政支出关键在于做好政府财政支出定位,并且处理好中央财政支出与地方财政支出的关系。

参考文献

[1]杜世成.全球化背景下的地方政府改革——向持续成功的大企业学习[J].管理世界.2002(12)

[2]马晓红.实行政府采购制度优化财政支出管理[J].求实.2002(S1)

[3]胡锋.转轨时期我国财政支出的实证分析[J].郴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2(03)

 



本文编号:182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gongguanlilunwen/182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f66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