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托——代理理论视角下政府合同制治理的风险研究
[Abstract]:In the 1970s and 1980s, in order to deal with various governmental crises in the contex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globalization, a government reform movement called New Public Management was launched in the western countries. The contract government is the core of the reform movement. The most radical idea of governan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rincipal-agent theory, this paper probes into the adverse selection, government rent-seeking, moral and goal consistent risk in the process of contract governance, and then in the government positioning, selective incentive, long-term supervision mechanism. In order to perfect the effect of government contract system, the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concrete risk prevention measures in order to guarantee the mechanism of information disclosure.
【作者单位】: 广西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分类号】:D03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杨希玲;;政府采购中供应商逆向选择行为防范[J];管理工程师;2012年01期
2 王桢桢;;公共服务合同外包的风险与治理[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6期
3 齐海丽;;政府合同制治理的风险识别及策略选择[J];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13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龚辰;;城市公用事业特许合同初探[J];安徽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2 王建民;美国地方政府绩效考评:实践与经验——以弗吉尼亚州费尔法克斯县为例[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3 姜佳英;;论新公共管理中的前提假设在公共部门的适用性[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4 何修良;;中国农村公共物品供给非均衡制度的博弈分析[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12年02期
5 张传彬;;“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前提条件研究[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6 祁雪瑞;;政府转型的背景与实践[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08期
7 明燕飞;谭水平;;公共服务外包中委托代理关系链面临的风险及其防范[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2年02期
8 闫伟;;“新公共管理”的意识形态属性探析[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14期
9 徐明霞;;可持续发展战略对我国政府职能转变提出的新要求[J];重庆行政;2007年06期
10 李芬;;新公共管理对中国行政管理改革的借鉴意义[J];重庆行政;200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陈国富;;官僚制的危机与变革——一个法经济学的解释[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2 燕继荣;;政治文明、宪政与公共管理[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多元文明与公共政策”政治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4年
3 赵成根;;新公共管理改革:不断塑造新的平衡[A];和谐·创新·发展——首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文集[C];2007年
4 燕继荣;;对于服务型政府改革的思考[A];中国改革论坛文集[C];2007年
5 李丹阳;;解析与批评:当代行政改革视野中的公私伙伴关系[A];“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李建刚;;和谐社会视野下当代中国社会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机制、模式的建构路径[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唐晓阳;王巍;;新公共服务理论对我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启示[A];“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王家峰;;风险社会中的前瞻性管理——政府管理的战略设计[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第20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徐晓林;朱国伟;;论我国横向府际行政协调的十大转向[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0年会暨“政府管理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丁宇飞;企业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法律探索[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李慧;公共产品供给过程中的市场机制[D];南开大学;2010年
3 李利平;中国公务员规模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单平基;水权取得及转让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李小妹;我国省部产学研平台建设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郑绍红;城乡统筹背景下农村成人教育的公共治理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7 陈福祥;公共性职业教育培训的有效供给[D];西南大学;2011年
8 孙建军;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供给政策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9 刘素英;中国政府规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吕瑞云;公法法人财产所有权问题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敦振;乡镇政府职能转变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2 诸福先;青浦区宗教事务管理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陈墨妮;地方公办高职院校合并中的人力资源整合机制创新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4 夏旭晖;我国乡镇政府公信力建设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5 沈志豪;我国人才公共服务多元供给模式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6 孟伟;济南市军转干部安置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7 郑苍松;政府合同外包治理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8 苏礼和;政府公共性面临的难题及其实现路径[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9 孙增翠;税费改革后中国乡镇政府职能转变的困境和对策[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10 孟定定;论中国房地产过热:形成机理、影响及对策[D];南京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龙伟,李垣;供应商逆向选择行为的成因与对策研究(英文)[J];成组技术与生产现代化;2004年03期
2 赵俊;张学礼;;军用物资供应商逆向选择行为防范模型分析[J];法制与社会;2009年05期
3 汪永成;公用事业市场化政策潜在的公共风险及其控制[J];江海学刊;2005年01期
4 詹国彬;;公共服务合同外包的理论逻辑与风险控制[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1年05期
5 王霞;;供应链合作伙伴的逆向选择问题[J];价值工程;2009年11期
6 李小卉,李建华;按市场经济要求推动环卫专业队伍改制[J];前进;2004年11期
7 王冠;;政府购买服务的三元关系探讨[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8 卢坚;;文献招标采购中的逆向选择行为及对策[J];现代情报;2006年03期
9 王桢桢;;科层制治理与合同制治理:模式比较与策略选择[J];学术研究;2010年07期
10 贾凌民;21世纪的公共管理:政府管理理念转变与创新[J];中国行政管理;2004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乔占军;;会计信息披露机制——提升慈善组织公信力的路径选择[J];理论观察;2013年02期
2 乔占军;;慈善组织公信力重塑视阙下会计信息披露机制存在的问题及成因研究[J];黑河学刊;2013年05期
3 陈晓红;;慈善组织信息披露机制研究——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视角[J];桂海论丛;2013年03期
4 倪国爱;程昔武;;非营利组织信息披露机制的理论框架研究[J];会计之友(中旬刊);2009年04期
5 张祖平;;清代慈善组织的信息披露机制[J];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6 陈晓红;;慈善组织信息披露机制构建: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视角[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13年02期
7 陈魁,崔萍;信息时代我国政府信息披露机制的重构[J];广西社会科学;2003年10期
8 刘雅文;;论资本市场信息披露机制的建设[J];情报科学;2005年12期
9 胡文远;;《新巴塞尔协议》下的信息披露机制[J];法制与社会;2009年07期
10 娄峥嵘;;我国非营利组织信息披露机制的理性分析[J];商业会计;2011年32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顾磊;企业环保信息披露机制待完善[N];人民政协报;2010年
2 记者 陈可;信息披露机制促动不良资产处置[N];财会信报;2005年
3 记者 廉维亮;“从信息披露机制上严格把关”[N];人民政协报;2011年
4 本报记者 周晓东;建立扩大内需项目信息披露机制[N];江淮时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王冠 实习记者 林怡君;房企银行间发债主体评级至少AA 建全方位信息披露机制[N];21世纪经济报道;2014年
6 记者 周奇;委员倡议建立慈善信息披露机制[N];北京日报;2008年
7 仪征市汽车工业公司纪委 张天宝;如何有效监管国企废旧资产处置[N];江苏经济报;2011年
8 刘英团;建立慈善信息披露机制势在必行[N];人民法院报;2009年
9 财政部副部长 中注协行业信息化委员会主任委员 王军;以信息化促进注册会计师行业跨越式发展 全面提升行业服务国家建设能力[N];中国会计报;2011年
10 北京市大地律师事务所律师 吴一丁;被保险人应享知情权[N];中国保险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蓝文永;基于投资者保护的信息披露机制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张予U,
本文编号:24136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gongguanlilunwen/24136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