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公共管理论文 >

娄底经济开发区管理体制创新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24 15:42
【摘要】: 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全方位对外开放和世界新技术革命潮流的推动,我国先后批准建立了许多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开发区。这些开发区在对外开放、吸引外资、体制创新、提高科技水平、促进区域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起到了窗口、辐射、示范、带动作用。它们以高速的经济增长、创新的行政体制、明显的科技进步、良好的社会效益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极、城市建设的示范点、形象展示的大舞台,为各地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改革向纵深发展,全国经济面临着发展方式转变与产业结构调整,开发区也出现了这样或是那样的问题,特别是当开发区在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其区域性质正呈现出由经济性工业区转向综合性城市形态发展,社会事务的大量增加使得开发区原有那种服务于经济发展的行政管理体制越来越显得不适应,并且开发区特殊体制在与传统政府体制的不断摩擦中也逐渐呈现出一种回归倾向。娄底经济开发区作为中部地区典型的开发区也不能例外,如何在新的形势下,对娄底经济开发区管理体制进行再一次的创新,使其既保持原来的体制优势,又符合当前所面临的发展状况,推动开发区持续健康协调发展,这就是本文选题的背景。 本文以中国内陆地区有代表性的省级经济开发区——娄底经济开发区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开发区进行一些普遍意义上的功能探究,从娄底经济开发区的行政管理体制从初创建立、发展完善到目前状况进行深入地分析,剖析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目前开发区最新的体制创新理论和沿海发达地区先进开发区的发展经验,从揭示开发区行政管理体制演变趋势的角度对娄底经济开发区行政管理体制的创新发展模式进行研究,并提出本文的一些观点。本文认为,在新的政治理念指导下,开发区管理体制向现代化的行政区管理体制的转变已是必然趋势,且应该创造更新、更高、更与时俱进的体制,要在保持开发区行政管理体制传统优势的前提下,建立新型的开发区性质的行政区管理体制。本文还在对娄底经济开发区的个案研究中,对娄底经济开发区向现代园区迈进的路径进行了可行性分析,并试图找到一条最适合娄底经济开发区管理体制创新的发展之路。 本文的结构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绪论。这部分内容分析和阐述了本论文选题的背景、意义,介绍了目前国内外的研究现状,随后明确了一些基本概念,并就本文的研究方法、思路以及篇章结构作了必要说明。 第二部分:开发区管理体制创新的理论基础。这部分内容介绍了开发区的产生和发展情况,从功能、动力、价值、类型等方面阐述了开发区行政管理体制建立和创新的理论基础。 第三部分:娄底经济开发区行政管理体制的适应性缺陷。该部分主要介绍娄底经济开发区基本情况、管理体制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四部分:国内其它先进开发区行政管理体制创新的经验借鉴。这部分内容主要是通过分析先进开发区行政管理体制发展历程、发展趋势,借鉴它们目前的一些先进理念、超前做法以及经实践证明成功的创新之举,获得对娄底经济开发区行政管理体制创新路径的启发。 第五部分:娄底经济开发区管理体制创新的路径探索。这部分内容主要是针对娄底开发区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变化,结合先进开发区的理论创新,对娄底经济开发区行政管理体制创新进行可行性研究分析。通过对娄底经济开发区的个案研究,对娄底经济开发区向现代园区迈进的路径进行了可行性分析,并试图找到一条最适合娄底开发区管理体制创新的发展之路。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F12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英子;;万事齐备东风来——与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陈德新书记谈开发区发展[J];科技与企业;2004年01期

2 王峰玉;;从开发区到产业集聚区的转型研究[J];河南城建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3 邓振平;;创新社会管理体制 改善农村留守儿童状况[J];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4 王伟;;用和谐理念营造良好投资环境[J];中国职工教育;2011年09期

5 ;我国的经济开发区面临着困境[J];中国经济快讯;2000年11期

6 梁天明;;对“海西”前沿的龙岩经济开发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探索[J];中外企业家;2011年11期

7 丁莉婷;;开发区的创建与发展:中央与地方的互动——以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J];中共党史研究;2011年06期

8 卢锐;曾明星;张晔;;制度、创新体系与开发区的转型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1年07期

9 ;新城区 新面貌[J];新疆画报;2011年08期

10 罗小龙;郑焕友;殷洁;;开发区的“第三次创业”:从工业园走向新城——以苏州工业园转型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1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许馨文;马卫国;张宝雷;;基于国家级开发区的聚类方法初探[A];京津走廊经济崛起与工业园区产业集群研究——纪念廊坊开发区建立十五周年暨工业园区产业集群专题征文研讨活动论文集[C];2007年

2 雷诚;范凌云;;由“政策区”到“综合城区”——开发区的转型之路探讨[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阎战友;;建设学习型社会组织 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A];陕西老年学通讯·2011年第3期(总第87期)[C];2011年

4 刘伟奇;;转型期开发区职住分离现象的空间影响分析——以南京江宁经济开发区为例[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袁新国;王兴平;;转型背景下开发区再开发类型研究——以南京江宁经济开发区百佳湖片区为例[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刘炳香;;党的领导与社会管理体制创新[A];提高领导创新社会管理能力理论研讨会暨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2011年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薛金鑫;;边缘型开发区转型发展对城市的重构影响——以山东省东营市开发区为例[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余俊;黎玲玲;;开发区开展与环境风险预防的法律协调[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一册)[C];2011年

9 赵虎;赵艳莉;袁新国;朱凯;;转型背景中的宁波开发区功能发展策略研究[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刘晓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推进开发区集约发展[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3)[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乔国栋 实习生 胡亮;开发区发展面临三大挑战[N];中国经济时报;2005年

2 常德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朱晓平;继续解放思想 加快德山开发区发展步伐[N];常德日报;2008年

3 记者 曾西林;创新破难 加快市经济开发区发展步伐[N];郴州日报;2008年

4 张焕泉 周雪非 记者 贾芳;市城管局:七条举措支持开发区发展[N];宜春日报;2008年

5 潘贤林 记者 陈明喜;桑海开发区发展实现“六子登科”[N];南昌日报;2009年

6 记者王武斌 通讯员陈应明;市商务局拟定“十件实事”促开发区发展[N];孝感日报;2009年

7 通讯员 李硕明 李金刚 特约记者 陆新刚;孝南开发区发展势头强劲[N];孝感日报;2009年

8 小徐;开发区发展取得新突破[N];宜兴日报;2009年

9 夏亨玉 张道宽;和县帮扶制度助力开发区发展[N];巢湖日报;2009年

10 朱红莉 蔡琦 滕庆海;句容经济开发区发展普惠于民[N];镇江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金莎;中国特色开发区视野下的浦东治理模式[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2 张勇;转型期开发区特色的城市文化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2年

3 王瑾;综合类开发区生态工业系统仿真及管理策略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4 陈秋玲;区域社会资本:开发区发展的目标与路径依赖[D];上海大学;2005年

5 朱彦恒;基于系统理论的开发区产业演进问题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6年

6 洪燕;开发区生命周期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7 刘庆中;我国开发区创业环境与创业绩效的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8 雷霞;我国开发区管理体制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9 张志胜;开发区的治理与变迁[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10 张永军;后发园区发展模式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石牛;娄底经济开发区管理体制创新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2 郭琦;开发区发展与城市空间演变关系[D];苏州科技学院;2009年

3 曹丽丽;安庆市长江大桥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模式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4 郭玲;新时期中国开发区功能定位与管理体制创新探讨[D];厦门大学;2008年

5 宋丹;吉林省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6 康建宁;开发区土地利用经济效益评价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7 吴启亮;全球价值链视角下国家级开发区产业转型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1年

8 张林;开发区发展模式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

9 胡增明;开发区服务型政府构建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10 许宏图;东营港开发区化工产业区发展战略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7690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gongguanlilunwen/27690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b76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