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体育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购买服务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09 13:17
本文关键词:我国体育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购买服务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激发社会组织活力,正确处理政府和社会关系,加快政社分开,推进社会组织明确责权、依法自治、发挥作用,适合由社会组织提供的公共服务和解决的事项,交由社会组织承担,推进有条件的事业单位转为企业或社会组织”。这一政策确立了社会组织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重要主体地位,顺应了政府职能转变的要求,明确了社会组织在承接政府转移职能方面存在的重要性。我国体育社会组织以其非营利性、公益性等特点,在体育公共服务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促进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为了满足人们多元化的体育公共服务需求,实现体育公共服务主体的多样化,提高体育公共服务的供给效率,体育社会组织积极参与到政府购买体育公共服务当中来,积极探索由体育社会组织自身承接政府购买体育公共服务的道路,提供令人们满意的体育公共服务。本文以体育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购买服务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等三种研究方法进行了相关探讨。第一步,以新公共服务理论、公共管理理论、行政契约理论、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理论、委托代理理论为理论依据;第二步,对体育社会组织、体育公共服务、政府购买体育公共服务等概念进行分析;第三步,通过对政府购买体育社会组织服务的要求,对承接政府购买服务的体育社会组织应具备的能力进行分析;第四步,通过对体育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购买服务的现状分析了解当前承接体育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购买服务存在制度上不健全、政府购买力度不够、体育社会组织自身能力不足等问题;第五步,通过对张家港市体育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购买服务实践探索的研究,从承接政府购买服务的体育社会组织类型、特点、优势及不足等方面进行全面了解;第六步,通过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以期望能够为今后体育社会组织更好的承接政府购买服务的实践探索提供参考。
【关键词】:体育社会组织 体育公共服务 政府购买
【学位授予单位】:苏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812.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1 引言10-27
- 1.1 问题的提出10-11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11-12
- 1.2.1 研究目的11
- 1.2.2 研究意义11-12
- 1.3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12
- 1.3.1 研究对象12
- 1.3.2 研究方法12
- 1.4 国内外文献综述12-20
- 1.4.1 国内体育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购买服务的相关研究12-17
- 1.4.2 国外体育社会组织的相关研究17-20
- 1.5 基本概念界定20-23
- 1.5.1 体育社会组织的概念20-21
- 1.5.2 体育公共服务的概念21-22
- 1.5.3 体育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购买服务的概念22-23
- 1.6 体育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购买服务的必要性23-25
- 1.6.1 社会的需求23-24
- 1.6.2 深化政府职能的需求24
- 1.6.3 促进体育社会组织自身建设的需求24-25
- 1.7 政府购买体育社会组织服务的要求25-27
- 1.7.1 理论的要求25
- 1.7.2 制度的要求25-26
- 1.7.3 现实的要求26-27
- 2 体育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购买服务的理论依据27-31
- 2.1 新公共服务理论27-28
- 2.2 治理理论28
- 2.3 行政契约理论28-29
- 2.4 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理论29
- 2.5 委托代理理论29-31
- 3 体育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购买服务的现状31-35
- 3.1 目前体育社会组织的数量、类型31
- 3.2 承接政府购买服务的体育社会组织类型31-32
- 3.3 体育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购买服务的内容32
- 3.4 体育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32-35
- 3.4.1 竞争性购买模式32-34
- 3.4.2 非竞争性购买模式34
- 3.4.3 混合型购买模式34-35
- 4 体育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购买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原因35-39
- 4.1 存在的问题35-37
- 4.1.1 法制体系不健全35
- 4.1.2 政府购买力度不够35-36
- 4.1.3 体育社会组织自身的问题36-37
- 4.2 存在问题的原因37-39
- 4.2.1 政府购买的动力不足37
- 4.2.2 政社不分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37-38
- 4.2.3 缺乏体育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购买服务的对接机制38
- 4.2.4 体育社会组织缺乏自律机制和科学的管理体制38-39
- 5 体育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购买服务的实践探索——以张家港市为例39-47
- 5.1 张家港市体育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购买服务的原因39-40
- 5.1.1 弥补政府供给的不足39
- 5.1.2 有助于体育社会组织自身建设39
- 5.1.3 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提高行政效率39-40
- 5.2 承接张家港市政府购买服务的体育社会组织类型40-43
- 5.2.1 体育协会组织40-42
- 5.2.2 体育民办非企业单位42-43
- 5.3 张家港市体育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购买服务的内容43-44
- 5.3.1 赛事活动43
- 5.3.2 培训活动43-44
- 5.4 张家港市体育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44
- 5.5 张家港市体育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购买服务的优势44-45
- 5.5.1 体育社会组织的数量44
- 5.5.2 组织内部结构较合理44-45
- 5.5.3 多元化的经费来源渠道45
- 5.5.4 较专业的体育工作人员45
- 5.6 张家港市体育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购买服务的不足45-47
- 5.6.1 独立性不强45-46
- 5.6.2 缺乏专职人员46
- 5.6.3 承接内容、方式单一46-47
- 6 体育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购买服务的建议47-53
- 6.1 完善制度建设47-49
- 6.1.1 完善体育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购买服务的配套制度47-48
- 6.1.2 完善体育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购买服务的监管机制48
- 6.1.3 建立多方位的评估机制48-49
- 6.2 政府积极培育体育社会组织49-51
- 6.2.1 政府放权,推进登记管理体制改革49-50
- 6.2.2 加大政府购买力度50-51
- 6.3 加强体育社会组织自身能力建设51-53
- 6.3.1 改变传统观念,,树立主体意识51
- 6.3.2 加强体育社会组织人才队伍建设51-52
- 6.3.3 拓展资金来源渠道52-53
- 7 结论53-54
- 8 参考文献54-60
- 9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60-61
- 10 附录61-62
- 11 致谢62-6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陈泽兵;社会转型期我国民间体育组织的发展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2 杜志娟;苗大培;;体育公共物品的供给方式——公共服务与非营利组织理论的视角分析[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3 王才兴;;上海市体育公共服务的实践与探索[J];体育科研;2008年02期
4 樊炳有;;我国体育公共服务供给制度及实践路径选择探讨[J];体育与科学;2009年04期
5 郑文海;杨建设;黄瑞霞;;西北地区乡镇社会体育组织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6 丁云霞;;论体育社团实体化的发展对策[J];中国经贸导刊;2010年08期
7 伊强;;关于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问题的思考[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11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魏来;中国公共体育服务产品供给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我国体育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购买服务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953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gongguanlilunwen/2953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