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公共管理论文 >

公共管理研究的中国方式——基于社会工程的理解和行动框架

发布时间:2021-07-20 21:04
  学科在理论有价值和在实践上有贡献有赖于合理的研究方式来推进。在信息技术革命和国家治理现代化叠加的背景下,中国公共管理理论与实践需要重新定位,探索代表未来方向的合理研究方式。对中国公共管理研究方式的理解和运用框架当直面学科发展的问题,立基于对公共管理发展趋势的研判,以经验和理论结合为基本进路,并对学科的研究逻辑、叙事方式、研究场域、技术基础和话语体系等问题分别做出界定。下一阶段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需要在学科格局、研究路径和叙事方式三个方面确立中国研究方式的行动框架,建构中国特色公共管理学科。公共管理学科格局需要实现经验和理论嵌合的架构,研究路径要深度切入公共管理生产,全方位嵌入理论,并以研究要件精细化和学科叙事复合化的方式夯实微观基础。概而言之,公共管理研究的中国方式应该是基于社会工程理论与实践的复合化体系。 

【文章来源】:中国行政管理. 2020,(08)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9 页

【部分图文】:

公共管理研究的中国方式——基于社会工程的理解和行动框架


基于社会工程管理的公共管理体系

框架图,框架,方式,公共管理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公共管理学研究方式和学术体系才能匹配国家治理现代化、国家政治建设和网络化社会的发展要求。王伟光认为:“要从我国改革发展的实践中挖掘新材料、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构建新理论”。[30]依托合理的研究方式构建中国特色的公共管理学术体系,未来的总体体系是社会工程的复合化体系。总体框架如图2所示。公共管理研究中国方式的总体框架是基于社会工程的复合化体系。中国公共管理学的发展路径,唯有在复合理性认知、网络化治理实践和新时代治理现代化的交互发展格局中开拓,立基于公共管理理论与实践的社会工程管理的基础格局,以经验和理论结合为研究方式之进路,以中国方式和中国话语为学理基础建构学术体系,以复合化的逻辑和方法搭建学术话语桥梁,构建中国特色的公共管理学术体系。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美行政学本土化路径:基于研究方式的再比较[J]. 罗梁波,颜昌武.  中国高校社会科学. 2019(04)
[2]行政理性场景的演变格局:传统、现实与未来[J]. 罗梁波.  学术月刊. 2019(05)
[3]行政学基石范畴的谱系[J]. 罗梁波.  中国行政管理. 2019(01)
[4]公共行政学的大问题:回顾与展望[J]. 颜昌武.  中国行政管理. 2018(11)
[5]从单一性到复合化:中国公共管理研究的现实与未来[J]. 罗梁波,颜昌武.  政治学研究. 2018(05)
[6]中国公共管理学40年——创建一个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公共管理学科[J]. 陈振明.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18(04)
[7]公共管理学科话语体系的本土化建构:反思与展望[J]. 薛澜,张帆.  学海. 2018(01)
[8]公共行政学的想象力[J]. 马骏.  中国社会科学评价. 2015(01)
[9]社会工程管理中的“总体设计”方法[J]. 林坚,黄顺基.  探索与争鸣. 2013(10)
[10]指向真实实践的中国行政学研究:一个亟待关注的问题[J]. 何艳玲.  中国行政管理. 2009(08)



本文编号:32935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gongguanlilunwen/32935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952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