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列昂惕夫投入产出模型的国家间货币流动规律研究
本文关键词:基于列昂惕夫投入产出模型的国家间货币流动规律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国家间的货币联系越来越突出,国家间货币流动之间到底存在着怎样的关系,一个国家货币流量的变化对其他国家有着怎样的影响,这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可以很好的定量描述经济系统内部联系的投入产出模型已经在很多经济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包括对实物型和价值型的研究。货币流动与经济系统内的商品流动之间存在着很好的相似性,但是投入产出模型用于货币流动的研究成果却很少,本文用列昂惕夫投入产出模型来研究国家间货币的流动情况。 本文首先介绍了列昂惕夫投入产出模型及其在各领域的应用和发展,从三个方面分析了投入产出模型应用于货币流动领域的可行性。之后对国家间货币流动构成和国家与国际金融机构的往来做了细致的考察与分析,界定了货币流入和流出的确切含义,在此基础上将所有的国家划分为10个部门,建立了国家间货币流动的投入产出表。为了使模型更具有实际意义,我们对投入产出表进行了转换,,分离出了存款和贷款,分别建立了横向投入产出模型和纵向投入产出模型,并定义了直接流入系数和直接流出系数,该系数可以表现每个国家的货币流入、流出结构特征。然后分析货币流与国际储备之间的关系,将国际储备的因素体现在模型中,从而推导并定义了完全流入系数和完全流出系数等概念,同时建立了混合型的投入产出模型,并在模型推导过程中分析其实际的经济意义。最后通过真实的国家间货币流入和流出的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得到了一些货币流改变量之间的定量关系,并说明这些定量关系的经济意义。
【关键词】:列昂惕夫投入产出模型 货币流 直接流入系数 直接流出系数 外汇储备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F820.4;F224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1章 绪论9-19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9-11
- 1.1.1 课题的来源9
- 1.1.2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9-11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11-17
- 1.2.1 国外研究现状11-15
- 1.2.2 国内研究现状15-17
- 1.2.3 国内外文献综述的简析17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方法17-19
- 第2章 投入产出模型及其研究货币流的可行性分析19-35
- 2.1 列昂惕夫投入产出模型概述19-26
- 2.1.1 传统的列昂惕夫投入产出模型19-22
- 2.1.2 动态投入产出模型22-26
- 2.2 投入产出模型在各领域的应用和发展26-28
- 2.2.1 投入产出分析的应用26-27
- 2.2.2 投入产出分析的发展27-28
- 2.3 用列昂惕夫投入产出模型研究货币流动的可行性分析28-34
- 2.3.1 列昂惕夫投入产出分析方法的特点28-30
- 2.3.2 区域间投入产出模型与货币流模型的相似性30-32
- 2.3.3 资金流量模型与货币流模型的相似性32-34
- 2.4 本章小结34-35
- 第3章 国家间及国家与国际金融机构间的货币流动的考察35-43
- 3.1 贵金属本位期间的情况35
- 3.2 信用货币制度下国家间的货币流动35-40
- 3.2.1 国际收支平衡表与货币流动35-37
- 3.2.2 国家与国际金融机构的往来37-40
- 3.3 货币流动与商品流动的关系40-42
- 3.3.1 商品流通与货币流通40
- 3.3.2 货币流动与商品流动的关系40-42
- 3.4 本章小结42-43
- 第4章 国家间货币流动的投入产出模型的建立43-58
- 4.1 部门分类和部门间的货币流入和货币流出43-45
- 4.1.1 部门分类43
- 4.1.2 汇率体系与货币计量单位的统一处理43-44
- 4.1.3 部门货币流入和流出的描述44-45
- 4.2 国家间货币流动的投入产出表45-48
- 4.2.1 国家间货币流动的投入产出表的建立45-46
- 4.2.2 国家间货币流动的投入产出表的转换46-48
- 4.3 货币流动与国际储备之间的关系48-50
- 4.4 国家间货币流动的横向投入产出模型50-52
- 4.4.1 直接流入系数及横向投入产出模型的建立50-51
- 4.4.2 完全流入系数及其经济含义51-52
- 4.5 国家间货币流动的纵向投入产出模型52-55
- 4.5.1 直接流出系数及纵向投入产出模型的建立52-53
- 4.5.2 完全流出系数及其经济含义53-55
- 4.6 混合型投入产出模型的建立55-56
- 4.7 本章小结56-58
- 第5章 国家间货币流动投入产出模型的应用研究58-75
- 5.1 部门分类说明及数据来源和处理58-59
- 5.2 直接流入系数和直接流出系数的稳定性检验59-64
- 5.2.1 中国与美国之间的系数验证59-62
- 5.2.2 中国与日本之间的系数验证62-64
- 5.3 直接流入系数矩阵和直接流出系数矩阵64-68
- 5.3.1 直接流入系数矩阵的列出65-67
- 5.3.2 直接流出系数矩阵的列出67-68
- 5.4 完全流入系数矩阵和完全流出系数矩阵68-73
- 5.4.1 完全流入系数矩阵及其分析68-69
- 5.4.2 完全流出系数矩阵及其分析69-70
- 5.4.3 用完全流入系数矩阵分析存款变化与系统总货币流量的关系70-72
- 5.4.4 用完全流出系数矩阵分析贷款变化与系统总货币流量的关系72-73
- 5.5 用国家间投入产出模型研究国际资金流动73-74
- 5.6 本章小结74-75
- 结论75-77
- 参考文献77-80
- 附录80-84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84-86
- 致谢8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孟浩;;离岸货币流动的对称性对香港人民币市场发展的影响——基于DS模型的国际比较研究[J];华北金融;2011年03期
2 ;跨国经济的特点[J];西南金融;1990年05期
3 王维尼;朱月凤;;固定资产投入产出模型[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88年10期
4 刘棠;夏长富;;湖北省东风轮胎厂实物一价值型综合投入产出模型的一个应用[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学院学报;1989年06期
5 王志学,尤勤,谷雅琴;运输邮电业与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关联分析[J];长春邮电学院学报;1995年03期
6 剑萍;电信产业投入产出模型的应用研究[J];管理科学文摘;1998年04期
7 王占彬,李春爱,杨再,左成志,李广忠,陈菊娥,王大志,范克平,张云涛;编制河南省畜牧业投放产出模型的关键技术方法[J];家畜生态;1998年04期
8 王国定,李来儿;山西省基础设施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数量分析[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0年05期
9 刘立秋,赵黎明,王连叶;我国旅游业的关联效应及发展对策[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10 殷克东;李杰;张斌;张燕歌;;海洋经济投入产出模型研究[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8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吉东;李宁;张鹏;吉中会;;基于投入产出模型的灾害恢复进程模拟[A];发挥资源科技优势 保障西部创新发展——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1年
2 吴明华;周爱民;;我国外汇储备对人民币币值的影响——影子汇率[A];第十三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谢汉鹏;罗浩;;汇率波动与国际旅游发展关系研究——以日本为例[A];区域旅游:创新与转型——第十四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海南国际旅游岛大论坛论文集[C];2009年
4 薛开方;杨学津;;兖州县国民经济投入产出模型及应用[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进展——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3卷)[C];1995年
5 ;发行外汇票据及其支撑的债券,化解当前经济困局——兼论将部分外汇储备转化为地方政府资产的意义和可行性[A];中国经济分析与展望(2011-2012)[C];2012年
6 毕志刚;;外汇理财业务制约因素与发展策略[A];《武汉金融》2010年第12期[C];2010年
7 李玫;张晓鸣;;我国外汇储备适度规模研究[A];经济发展与管理创新--全国经济管理院校工业技术学研究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金洪飞;姚祯怡;;层次分析法在外汇储备币种结构管理中的应用[A];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5卷[C];1999年
9 施泉生;;多元变系数投入产出模型及应用[A];复杂巨系统理论·方法·应用——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4年
10 吴立振;张继华;;国家外汇投资公司的功能定位及投资策略研究[A];2007环渤海区域金融合作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民生证券研究所所长 力蓬;提高效率靠货币流动[N];上海证券报;2009年
2 李可邋高洪艳;藏汇于国风向转变 藏汇于民难尽人意[N];中国贸易报;2007年
3 袁蓉君;亚洲央行担心“热钱”损害经济[N];金融时报;2007年
4 本报记者 孙铭;春节拉大货币“喇叭口”[N];21世纪经济报道;2006年
5 徐可强;流动性泛滥全球 各央行启动紧缩货币政策[N];21世纪经济报道;2007年
6 刘晓忠;缓解流动性过剩加力不如换档[N];证券时报;2007年
7 刘晓忠;货币流动性泛滥 源头在哪里[N];证券时报;2006年
8 证券时报记者 桂衍民邋见习记者 张广明;深港应建立货币流动规范机制[N];证券时报;2008年
9 证券时报记者 刘昆明;三季度股市将以调整为主[N];证券时报;2006年
10 黄真;解读流动性过剩背后的“达芬奇密码”[N];中国信息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孟彦菊;投入产出模型扩展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2 张滢;旅游经济效应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新疆大学;2006年
3 沈姗姗;中国外汇储备结构优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刘建兴;中国经济发展中的资源压力总量及其产业结构研究[D];东北大学;2008年
5 刘冬雨;中国外汇储备的最优规模:理论与实证[D];山东大学;2011年
6 戴序;中国外汇储备资本化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何巍;我国外汇储备的适度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8 王晓钧;后危机时代中国外汇储备结构优化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9 陈奉先;中国高额外汇储备:成因、影响与数量管理[D];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
10 张晨;中国外汇储备多元化管理研究[D];武汉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文凤;基于列昂惕夫投入产出模型的国家间货币流动规律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2 胡小俊;中国绿色GDP投入产出模型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0年
3 曹永凯;CGE模型在北京奥运经济中的应用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4 李丰贵;循环经济的投入产出模型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5 佘娟;公路投资若干问题研究[D];上海海运学院;2002年
6 陶明;基于投入产出理论的钢铁企业优化模型与实证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5年
7 杨琦;北京市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合理化的实证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8 陈宝红;房地产业关联度及波及效应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9 蒋美荣;基于效益最大化的房地产项目容积率确定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10 李金宝;石油价格波动对我国道路货物运输业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长安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基于列昂惕夫投入产出模型的国家间货币流动规律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482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3482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