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货币论文 >

贸易顺差、外汇储备积累对我国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05-06 19:11

  本文关键词:贸易顺差、外汇储备积累对我国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影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一直保持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的双顺差,并且外汇储备规模也在不断扩大。我国外汇储备的持续积累和双顺差规模的扩张有着密切的联系:一方面,中国目前拥有稳定的政治环境、廉价高效的劳动力和广阔的市场前景,这些决定国际直接投资流入的主导因素在短期内不易发生重大变化;另一方面,中国贸易持续顺差是全球经济失衡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东亚(包括中国)与美国在储蓄率和贸易重组步调方面的差异是全球经济失衡的主要背景,储蓄率和贸易重组步调在短期内难以有大的改变,由此可以判断,在汇率水平不大幅调整以及经济结构非调整的情况下,中国贸易顺差将会长期存在。 本文首先重点分析了经常项目顺差和资本项目顺差对外汇储备积累的影响。通过对1994年汇改以来的数据做实证检验,得出:经常项目顺差对我国外汇储备积累具有直接因果关系,而资本项目顺差与外汇储备之间并不存在直接的相关性;将和加工贸易相关联的FDI与外汇储备额进行实证检验,发现存在双向因果关系。 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对于开放经济来说,不论是在政界还是在学界,都是一个非常基本的问题。我国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我国货币政策将越来越多地受到外部的影响,货币政策的实施将面临许多新的变数。在封闭经济条件下,基础货币可以由中央银行独立决定,在开放经济下,基础货币受到国际收支变化的影响,基础货币的内生性加强,货币政策独立性有可能被削弱。“三元悖论”假说提出“固定汇率制度、资本自由流动和独立的货币政策”三个是不可调和的目标,一国最多只能实现两个。因此本文第二个研究重点,也是本文的核心部分,就是测算我国的“三元悖论”指标以及实证检验三者之间的关系。模型通过建立“三元悖论”指标体系:货币独立性指标、汇率稳定性指标和金融一体化指标,并建立线性回归模型,发现金融一体化与货币政策独立性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汇率稳定性与货币独立性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我们认为,模型符合“三元悖论”原理,且对于我国政府而言,保持货币政策独立性和人民币汇率稳定是首要政策目标,资本自由流动则居于次要地位。 本文第三个重点部分是分析外汇储备积累对于我国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外汇储备的积累出于自我防范心理,是对抗暴露在热钱流入之下的“突然停止”或逆转风险的需要。在金融一体化的深化和放弃严格的盯住汇率制度的条件下,外汇储备的增加能够维持我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在面对“浮动恐惧”时,外汇储备扮演了锚定作用。国家大量积累外汇储备能够放松“三元悖论”条件限制,从而在维持相对汇率稳定和金融开放度的前提下,追求一个更高水平的货币政策独立性。 本文主要内容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研究贸易顺差是如何影响外汇储备积累。外汇储备来源为经常项目顺差和资本金融账户的顺差两类,通过对两者与外汇储备进行了Granger因果检验,结果发现,经常账户顺差对外汇储备的积累存在双向的因果关系;而资本项目顺差不存在这样的因果关系。第二部分我们分析了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内涵,和外汇储备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影响途径,从理论上把握外汇储备对我国货币政策传导途径的影响。第三部分为文章的重点,本文采用一种新的量测方法对三者——固定汇率、货币政策独立性以及资本开放程度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利用我国相关宏观数据,建立货币政策独立性指标、汇率稳定性指标、金融开放/一体化指标,并且通过多元回归模型和钻石模型等工具,来分析三者与外汇储备之间的关系。将外汇储备纳入考查范围后,外汇储备的增加在模型中扮演一个自我防范的角色,来对抗暴露在热钱流入之下的“突然停止”风险,外汇储备对增加我国货币政策独立性的作用明显。第四部分是政策建议。本文对改善国际收支平衡,资本项目的管理、外汇储备的管理等方面提出一些建议,以增强外汇储备在稳定经济和增强我国货币政策独立性中的作用。
【关键词】:贸易顺差 外汇储备 货币政策独立性 三元悖论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F752;F832.6;F822.0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7
  • 目录7-8
  • 第1章 绪论8-15
  • 1.1 研究背景和目的8-10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10-14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14
  • 1.4 创新与不足14-15
  • 第2章 双顺差与外汇储备15-23
  • 2.1 双顺差与外汇储备理论分析15-17
  • 2.1.1 双顺差现状15-16
  • 2.1.2 外汇储备现状16-17
  • 2.2 双顺差与外汇储备实证研究17-23
  • 2.2.1 双顺差对外汇储备影响的理论分析17-19
  • 2.2.2 双顺差与外汇储备之间关系检验19-23
  • 第3章 外汇储备与货币独立性23-29
  • 3.1 货币独立性内涵23-27
  • 3.2 外汇储备对货币独立性的影响27-29
  • 第4章 三元悖论与外汇储备实证研究29-48
  • 4.1 “三元悖论”指标确立29-30
  • 4.1.1 货币政策独立性(MI)29
  • 4.1.2 汇率稳定指标(ERS)29
  • 4.1.3 金融开放度/一体化指标(KAOPEN)29-30
  • 4.2 中国“三元悖论”指数估计30-35
  • 4.2.1 货币政策独立性指标(MI)30-32
  • 4.2.2 汇率稳定指标(ERS)32-34
  • 4.2.3 金融开放度/一体化指标(KAOPEN)34-35
  • 4.3 外汇储备与货币独立性35-39
  • 4.3.1 外汇储备指标(IR)35-36
  • 4.3.2 外汇储备指标与“三元悖论”之间关系36-39
  • 4.4 外汇储备与货币独立性实证检验39-48
  • 4.4.1 单位根检验39-40
  • 4.4.2 “三元悖论”协整关系40-43
  • 4.4.3 外汇储备积累与“三元悖论”之间的协整关系43-44
  • 4.4.4 格兰杰原因分析44-45
  • 4.4.5 外汇储备与“三元悖论”的VAR模型45-48
  • 第5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48-50
  • 5.1 研究结论48
  • 5.2 政策建议48-50
  • 参考文献50-54
  • 致谢54-55
  • 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5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贺力平;;东亚经济体外汇储备与国际金融危机[J];当代亚太;2008年06期

2 王三兴;王永中;;资本渐进开放、外汇储备累积与货币政策独立性——中国数据的实证研究[J];国际金融研究;2011年03期

3 刘兵权;彭菲娅;;超额外汇储备、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升级[J];国际贸易问题;2008年07期

4 卢万青;;我国贸易顺差的成因及变动趋势——基于东亚产品内国际分工的新视角[J];国际贸易问题;2009年07期

5 杨权;;东亚经济体大规模囤积外汇储备现象:影响因素、行为特征及政策含义[J];国际贸易问题;2009年12期

6 王三兴;;我国超额外汇储备规模的成因——基于FDI和加工贸易视角的解释[J];国际贸易问题;2011年02期

7 余永定;;亚洲金融危机的经验教训与中国宏观经济管理[J];国际经济评论;2007年03期

8 武剑;;货币冲销的理论分析与政策选择[J];管理世界;2005年08期

9 王怀民;;加工贸易活动成效差异原因探究——基于东亚与拉美的经验[J];经济经纬;2007年02期

10 张曙光;张斌;;外汇储备持续积累的经济后果[J];经济研究;2007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凌云;中国外汇储备适度规模区间和货币结构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8年


  本文关键词:贸易顺差、外汇储备积累对我国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影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489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3489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e69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