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美尔货币哲学的理论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10 10:01
本文关键词:齐美尔货币哲学的理论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20世纪资本主义社会的高速发展,原始手工业受到了极大的冲击。虽然物质文明的繁荣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人们的日常生活需求,但是物质化社会所带来的货币泛滥却使得人们对货币的依赖程度不断加深,导致人类单纯的灵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人类如何才能自我救赎,摆脱对货币的依赖,是我们必须要去面对的问题。齐美尔的货币哲学揭示了货币对人类的束缚,反对人们的货币化思想,并通过对货币社会功能的阐述,揭示了货币本质的改变。齐美尔将货币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来研究,他的货币哲学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文化批判视角,他悲观地看待人类的未来发展趋势,将货币的本质揭露出来,使得人们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生存状况。虽然齐美尔并没有具体提出怎样才能摆脱这种困境,但是他的学说却为我们敲响了警钟。
【关键词】:齐美尔 货币哲学 资本主义社会 文化批判
【学位授予单位】:黑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B089;F820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7
- 绪论7-12
- 一、 齐美尔货币哲学的理论进路7-8
- 二、 研究目的与意义8
- 三、 研究现状8-11
- 四、 论文结构11-12
- 第一章 齐美尔货币哲学的主要理论渊源12-19
- 第一节 马克思的劳动异化理论12-16
- 一、 劳动异化理论的发展背景12-13
- 二、 劳动异化理论的表现形式13-15
- 三、 异化理论中的文化批判15-16
- 第二节 叔本华的生命哲学16-19
- 一、 叔本华生命哲学的提出16-17
- 二、 悲观主义思想内涵17-19
- 第二章 齐美尔货币哲学的理论内涵19-27
- 第一节 货币与价值19-21
- 一、 货币的本质认识19-20
- 二、 客体的价值判断20-21
- 第二节 货币的内涵21-22
- 一、 货币与客体的关系21-22
- 二、 货币的本质属性22
- 第三节 货币:物质化社会的必然产物22-25
- 一、 货币的社会功能22-24
- 二、 货币的物质化作用24-25
- 第四节 货币与主体的关系25-27
- 第三章 齐美尔货币哲学与现代文化27-38
- 第一节 现代社会文化冲突27-31
- 一、 社会生产是文化冲突的根源27-29
- 二、 文化冲突:现代性体验的失望29-31
- 第二节 主体的客观化31-34
- 一、 主体的发展方式31-33
- 二、 被货币扭曲的主体33-34
- 第三节 物化社会的自我存在34-38
- 一、 货币空洞主体自由34-36
- 二、 自我摆脱束缚36-38
- 第四章 对齐美尔货币哲学的理论研究38-44
- 第一节 对货币本质和作用的深入探索和反思38-41
- 第二节 齐美尔货币哲学的文化批判意义和社会批判意义41-44
- 结论44-46
- 参考文献46-48
- 致谢4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丽;包国光;;试析技术异化的劳动异化根源[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2 李雯雯;赵华朋;;马克思异化理论对以往异化思想的超越[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11年08期
3 杨向荣,曾莹;西美尔“距离”的现代性解读[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4 宋孔翊;夏朝丰;;论叔本华的悲剧价值观[J];江汉论坛;2007年06期
5 钟兴频;“痛苦”的哲学思考——叔本华“痛苦论”剖析[J];乐山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01期
6 李志军;;现代性问题图景中的马克思与西美尔[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7年02期
7 袁贵雨;;对齐美尔“文化悲剧”理论的新思考——基于知识观和教育观的角度[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年03期
8 林宝煌;;试论叔本华的人生观及其价值向度[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9 赵修义;货币哲学何以可能?——西美尔《货币哲学》的启示[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10 于明晖;;于货币体制之外寻求诗意的栖居——论西美尔笔下的生存困惑及救赎方式[J];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本文关键词:齐美尔货币哲学的理论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544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3544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