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巴克的微博、微信体验营销研究
本文关键词:星巴克的微博、微信体验营销研究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不仅满足于物质生活的需要,逐渐地精神方面的需求也日益强烈起来。那么人们会从哪些方面来花费多余的资金呢?人们更加注重品味、气氛、环境的体验生活,追求一种享受小资生活的欲望。星巴克作为一家跨国企业,在短短的几十年中,迅速崛起。这与体验经济的兴起有一定的关联,本身星巴克就是以第三空间体验为其制胜法宝。本文在介绍了体验营销的基本理论中,主要介绍了施密特的五个体验营销战略模块,这五个模块是作为传统的营销模式而阐述的。本文从感官、情感、思考、行动和关联五方面对星巴克的各种体验战略以实例的方式进行了系统的介绍与分析。作为互联网平台的微博、微信,结合体验营销的特点,作者提出了微博体验营销和微信体验营销概念。在微博、微信体验营销中完善了施密特关于体验营销模块的构建。本文以星巴克在微博、微信平台上发布的内容为依据,将体验营销中的用户体验的心理过程及产生体验的动机因素进行了具体的分析。最后,对星巴克微博、微信体验营销的实际案例进行了分析,扩充了体验营销已有的五个模块。
【关键词】:体验营销 星巴克 微博、微信体验营销
【学位授予单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F274;F719.3
【目录】:
- 摘要4-7
- 1 引言7-10
- 1.1 问题的提出7
- 1.1.1 传统体验营销的兴起7
- 1.1.2 微博、微信体验营销的兴起7
- 1.2 研究意义7-8
- 1.3 研究方法和理论创新8-9
- 1.3.1 研究方法8
- 1.3.2 创新之处8-9
- 1.4 研究框架9-10
- 2 网络体验营销研究10-24
- 2.1 体验营销的内涵10
- 2.2 体验营销的特征10-11
- 2.3 体验营销与传统营销的比较11-12
- 2.4 体验营销的策略结构模块12-16
- 2.4.1 感官体验营销12
- 2.4.2 情感体验营销12-13
- 2.4.3 思考体验营销13-14
- 2.4.4 行动体验营销14-15
- 2.4.5 关联体验营销15-16
- 2.5 网络体验营销的内涵及特征16-18
- 2.5.1 网络体验营销的内涵16-17
- 2.5.2 网络体验营销的特征17-18
- 2.6 网络体验营销与传统体验营销的比较18-20
- 2.6.1 网络体验营销与传统体验营销的优劣势18-20
- 2.6.2 网络营销研究的现状20
- 2.7 微博、微信体验营销的研究不足20-21
- 2.8 企业微博、微信营销的特点21-22
- 2.9 微博、微信体验营销的基本概念及特征22-24
- 2.9.1 微博体验营销22
- 2.9.2 微信体验营销22-23
- 2.9.3 微博、微信体验营销的比较23-24
- 3 星巴克体验营销24-30
- 3.1 星巴克简介24
- 3.2 星巴克体验营销的成功之处24-30
- 3.2.1 感官营销策略24-26
- 3.2.2 情感体验营销26-27
- 3.2.3 思考体验营销27
- 3.2.4 行动营销策略27-28
- 3.2.5 关联营销策略28-30
- 4 星巴克的微博、微信体验营销30-40
- 4.1 感官体验营销——审美体验30-33
- 4.2 情感体验营销33-36
- 4.3 思考体验营销——文化体验36-37
- 4.4 行动体验营销——公益体验37-38
- 4.5 关联体验营销38-40
- 5 结论40-42
- 5.1 结论40
- 5.2 贡献40
- 5.3 研究不足及未来研究方向40-42
- 5.3.1 研究不足40-41
- 5.3.2 未来研究方向41-42
- 6 致谢42-43
- 7 参考文献43-4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云帆;谁来捅星巴克的软肋[J];中国食品工业;2003年11期
2 静怡;星巴克品牌:先赚人心,后赚金钱[J];管理与财富;2003年07期
3 赵颖;星巴克在中国成功的秘诀——营销制胜[J];管理科学文摘;2003年12期
4 静怡;星巴克品牌:先赚人心,后赚金钱[J];连锁与特许;2003年04期
5 蔡虹,黄燕;星巴克“今日咖啡”[J];互联网周刊;2003年13期
6 张念;星巴克一种生活风格的全球读本[J];南风窗;2003年19期
7 王小旺;;星巴克之箭[J];新经济杂志;2003年11期
8 曹春霞;;点击星巴克神话五大关键词[J];广告人;2003年09期
9 杨有忠;;星巴克的灿烂星光[J];财富智慧;2004年07期
10 何佳讯;丁玎;;星巴克:时尚铸就的品牌传奇[J];销售与市场;2004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孙伟;陈涛;;解析星巴克:咖啡豆王国里的经营魅力[A];中国市场学会2006年年会暨第四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6年
2 武红霞;;品牌建设学习“星巴克”(Starbucks)[A];哲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2007年山西省哲学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李迎春;李景文;;组合巴克码分辨力特性研究[A];第七届全国信息获取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商平;星巴克:发现消费者的新需求[N];今日信息报;2005年
2 本报驻华盛顿记者张孟军;“星巴克”成功秘笈——扎堆[N];科技日报;2002年
3 贺朝晖 实习生 张建;星巴克:把握好每一个细节[N];民营经济报;2005年
4 何洪泽 邹德浩;星巴克的精品意识[N];人民日报;2004年
5 本报记者 朱虹 王建新;星巴克:“特色”是最有效的名片[N];人民日报;2005年
6 夏志琼;“星巴克”的启示[N];人民邮电;2003年
7 李方;星巴克用文化赚钱[N];市场报;2004年
8 王钥;星巴克的选址眼光[N];中国食品质量报;2004年
9 文照谋 刘影;星巴克在中国如何作秀[N];中国经营报;2003年
10 文君;星巴克请亚洲人喝咖啡[N];中国商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戴丹;语言习惯与视觉认知[D];中国美术学院;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晓卉;金融危机环境下上海星巴克营销策略调整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2 胡昭阳;星巴克品牌跨文化营销的传播学分析[D];四川社会科学院;2010年
3 黄宁;星巴克的营销案例研究[D];北京建筑大学;2015年
4 查星茹;星巴克品牌策略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5 张辛瑞;星巴克(中国)的市场营销策略分析[D];吉林大学;2014年
6 赵聪;18Cr2Ni4WA钢应力与巴氏噪声关系研究[D];南昌航空大学;2015年
7 陈思;星巴克的品牌经济分析[D];山东大学;2009年
8 张晔;星巴克(中国)的营销战略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9 王源;星巴克广告变迁分析[D];四川外国语大学;2014年
10 续洁;星巴克的微博、微信体验营销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7371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jiudianguanli/7371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