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绩效管理论文 >

基于目标管理的A医院绩效管理体系优化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10 01:52
  随着我国医疗制度的深入改革,以及一级、二级、三级医疗机构的并存设置。公立医院面临着多重的生存压力。首先公立医院要符合我国医疗改革要求的“公益性”,另一方面也要缓解多级医疗机构竞争的“市场性”压力。在面对双重压力下,医院必须以内部制度改革为出发点,淡化外界不利因素,大力发展医院软实力。而绩效管理体系就是一个能够有机结合医院目标、科室目标及个人目标的有效工具。本文以绩效管理的理论为研究基础,通过对国内外医疗机构绩效管理发展现状的研究,以A医院为具体研究对象,深入研究我国公立医院的绩效管理体系设计问题。本文着重分析了A医院目前的绩效管理状态及所面临的问题。结合我国医疗机构发展方向及A医院的实际运营情况,对A医院的绩效管理体系进行系统研究,设计一套基于目标管理理念的绩效管理体系。将目标管理体系的目标计划、目标监控、目标评价以及结果反馈四个环节进行系统设置。同时围绕着医院的组织战略,通过优化后的平衡计分卡作为目标分解的主要工具,将医院战略科学、全面的分解到组织目标、科室目标以及个人目标,最终实现组织战略的成功落地。为保证医院的目标管理体系可以顺利的实施,还从医院的管理风格,双向沟通机制,流程优化... 

【文章来源】: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基于目标管理的A医院绩效管理体系优化研究


技术线路图

目标管理,目标


美国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Peter F.Drucker)于1954年在其名著《管理实践》中最先提出了“目标管理”的概念,然后他又提出“目标管理和自我控制”的主张。德鲁克认为,并不是有了工作才有目标,而是相反,有了目标才能确定每个人的工作。德鲁克认为,组织的目的和任务都必须转化为具体的目标[23],组织目标只有通过分解变成每个更为细致、可操作的目标后才能够实现。目标管理实施步骤如图2.1:目标管理的核心特点就是体现职工自我价值管理[24]的理念,首先员工参与到目标管理的整个流程中,由员工与管理者共同商定确定目标;其次,以自我管理为中心,目标在实现过程中,由被考核者自我管控,通过对自身的监督,不断修正自身行为,最终实现目标的完成;最后强调自我评价,目标管理强调被考核者对工作中自身的表现进行对照总结,自检自查,形成自我管理,提升绩效表现。目标管理中自我管理的特性,提升了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将完成工作目标由被动应付转变至主动完成,积极的使个人目标达成的同时,利于组织战略的落地。

框架图,平衡记分卡,框架图,客户


四个维度分别采用3至5个指标进行评价,整体采用15至20个指标进行评价。财务角度主要强调组织组织盈利能力,具体指标包括:收入、资本报酬率、经济增加值等;客户角度表现为对客户及竞争对手的把握能力,具体包括:对客户的满意度、客户的保持率、客户的获得率、客户的盈利率,以及所占份额;内部经营流程角度主张通过企业内部流程优化以提升价值及吸引潜在客户;学习和成长层面强调组织缩短实际结果与预期目标之间差距的能力,具体包括员工满意度、企业粘滞度、员工的培训等[30]。平衡计分卡为企业管理层提供了一个快速而全面考察企业绩效的指标体系,并将企业的长期目标与个人的日常行动结合起来。具体框架如图2.2(3)SMART原则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实施绩效管理,助推医院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J]. 陈晓丽.  中国医疗前沿. 2012(13)
[2]目标管理的后现代管理思想解读[J]. 罗珉.  外国经济与管理. 2009(10)
[3]现代医院薪酬分配制度优化的探讨[J]. 吴巍.  管理科学文摘. 2008(Z1)
[4]我国公立医院绩效评价的现状与问题[J]. 鄂琼,陈英耀.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07(05)
[5]“平衡记分卡”在医院经营管理中的应用[J]. 胡少勇.  中国卫生. 2007(01)
[6]医务人员激励机制的研究[J]. 李国红,张鹍.  中国医院管理. 2007(01)
[7]组织文化、组织结构与绩效:中国企业的实证研究[J]. 邓荣霖,吴欣,郑平.  商业研究. 2006(22)
[8]将平衡计分卡引入我国公共部门绩效管理的可行性分析[J]. 李林,肖牧,王永宁.  中国科技论坛. 2006(04)
[9]浅谈平衡计分卡在医院目标管理与绩效考核体系中的运用[J]. 王延青.  中国病案. 2006(01)
[10]“目标+沟通”:中小企业绩效管理的有效模式[J]. 李淑华.  发展. 2005(12)



本文编号:32749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jixiaoguanli/32749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cf6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