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成果转化共同体的构建模式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06 23:13
随着国际竞争环境日趋激烈,科技成果转化成为我国技术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之一。文章探索了成果转化共同体的政产学研金介用"七位一体"的新型模式,构建了成果转化共同体的模型,将成果转化共同体模型分为以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为基础的成果转化动力层,以及政府、金融机构、科技中介、终端用户为基础的成果转化促进层,并对各层进行了深入分析,对各个构成主体相互耦合关系及对成果转化共同体的作用进行了探讨。文章提出了共建多主体参与的成果研究与服务平台、多部门多主体协同参与、科技成果转化与当地特色产业相结合和设立利益保障机制的具体建议。
【文章来源】:中国高校科技. 2020,(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4 页
【部分图文】:
成果转化共同体基本框架模型
成果转化共同体各主体耦合关系模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知识创新能力:大学的核心价值[J]. 马海泉,樊秀娣. 中国高校科技. 2019(05)
[2]产学研深度融合 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基于51所高校及88家企事业单位的调查分析[J]. 陈海鹏,刘红斌,张顺. 中国高校科技. 2019(03)
[3]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与利益机制构建[J]. 丁祺,张子豪. 中国高校科技. 2018(07)
[4]浅析科学研究与高等教育的耦合机制[J]. 吴丹丹,马海泉,张雷生. 中国高校科技. 2018(Z1)
[5]探索科教融合下的大学学术及学术共同体[J]. 周湘林,马海泉. 中国高校科技. 2017(10)
[6]金融介入的政产学研用技术协同创新模式构建研究[J]. 袭著燕,李星洲,迟考勋.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2(22)
[7]论政府在“政产学研金介”战略联盟中的角色定位与功效发挥[J]. 满海雁,陈明. 科技管理研究. 2011(11)
硕士论文
[1]政产学研用资多元主体协同创新的协同机理研究[D]. 陈高翔.北京化工大学 2018
本文编号:3420923
【文章来源】:中国高校科技. 2020,(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4 页
【部分图文】:
成果转化共同体基本框架模型
成果转化共同体各主体耦合关系模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知识创新能力:大学的核心价值[J]. 马海泉,樊秀娣. 中国高校科技. 2019(05)
[2]产学研深度融合 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基于51所高校及88家企事业单位的调查分析[J]. 陈海鹏,刘红斌,张顺. 中国高校科技. 2019(03)
[3]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与利益机制构建[J]. 丁祺,张子豪. 中国高校科技. 2018(07)
[4]浅析科学研究与高等教育的耦合机制[J]. 吴丹丹,马海泉,张雷生. 中国高校科技. 2018(Z1)
[5]探索科教融合下的大学学术及学术共同体[J]. 周湘林,马海泉. 中国高校科技. 2017(10)
[6]金融介入的政产学研用技术协同创新模式构建研究[J]. 袭著燕,李星洲,迟考勋.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2(22)
[7]论政府在“政产学研金介”战略联盟中的角色定位与功效发挥[J]. 满海雁,陈明. 科技管理研究. 2011(11)
硕士论文
[1]政产学研用资多元主体协同创新的协同机理研究[D]. 陈高翔.北京化工大学 2018
本文编号:34209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keyanlw/34209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