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转换与历史记忆——莫高窟第323窟张骞出使西域图的艺术史意义
发布时间:2017-12-29 21:42
本文关键词:角色转换与历史记忆——莫高窟第323窟张骞出使西域图的艺术史意义 出处:《敦煌研究》2014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莫高窟第窟 张骞出使西域图 角色转换 历史记忆
【摘要】:莫高窟初唐第323窟属敦煌石窟中的"原创性"洞窟,窟内图像独特,是敦煌石窟群中仅存的主题为佛教史迹画内容的一窟。其中的"张骞出使西域图"更是特殊,把本来属于政治外交性质的张骞使西域历史附会为佛像传入汉地最早事件。在这幅壁画中张骞出使事件发生的"角色转换",至少到初唐时期成为一种特殊的"历史记忆"图像,集中反映佛像传入汉地的历史。考察洞窟整体壁画及塑像,洞窟的设计者或绘画者很有可能为僧人,其目的是将"求佛名号"的使命交给中西交通开拓者的张骞身上。说明有唐一代,张骞出使西域的历史在佛教界发生了"角色转换",由政治和外交图像转换为佛教题材内容,并最终成为一种独特的图像文献,赋有"历史记忆"的功能,在佛教发展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因此,这种独一无二的原创性洞窟在艺术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从图像胡风因素出发,则可发现该窟的功德主有可能为来华的西域移民。
[Abstract]:......
【作者单位】: 敦煌研究院文献研究所;
【基金】:国家973计划项目(2012CB725306) 201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3CKG019)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13JJD78005)
【分类号】:K879.21
【正文快照】: 莫高窟第323窟开凿于初唐时期,窟内以绘画佛教史迹画和戒律画为主要题材内容,且属目前所知敦煌石窟中唯一以此类壁画为主要题材的洞窟,因而引起学界的广泛关注①。其中以巫鸿教授《敦煌323窟与道宣》为宏观的总结性研究[1],把莫高窟第323窟的营建和唐代道宣的南山律宗思想及其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马世长;;莫高窟第323窟佛教感应故事画[J];敦煌研究;1982年01期
2 孙修身;;莫高窟佛教史迹故事画介绍(三)[J];敦煌研究;1982年02期
3 金维诺;敦煌窟龛名数考补(摘要)[J];敦煌研究;1988年02期
4 沙武田;;莫高窟第322窟图像的胡风因素——兼谈洞窟功德主的粟特九姓胡人属性[J];故宫博物院院刊;2011年03期
5 孙修身;;从《张骞出使西域图》谈佛教的东渐[J];敦煌学辑刊;1981年00期
6 金维诺;敦煌壁画中的中国佛教故事[J];美术研究;1958年01期
7 金}瓓,
本文编号:13519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13519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