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旅游管理论文 >

文化自信视域下黑龙江省湿地旅游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18-01-10 03:29

  本文关键词:文化自信视域下黑龙江省湿地旅游发展研究 出处:《资源开发与市场》2017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文化自信 生态文化 特色文化 湿地文化 湿地旅游


【摘要】:文化自信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价值导向和精神动力。黑龙江省湿地资源丰富,孕育了独特的生态文化和生态文明。以高纬度寒冷湿地为依托,黑龙江省湿地旅游在宣传力度、联合发展、产品升级、综合效益等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但也存在着产品单一、文化内涵挖掘不足、破坏环境、旅游适游期短等问题。因此,以历史文化、少数民族民俗文化、北大荒文化、饮食文化、候鸟文化、乡愁文化为线索,以"一带、两湖、三网、两边"为总体构架,以文化自信为底气和底蕴,以特色文化助推黑龙江省湿地旅游发展,在传播湿地文化、讲述湿地故事、建设湿地形象中,展现黑龙江省湿地旅游独有的诗情和意境。
[Abstract]:Cultural self-confidence development provides value orientation and the spiritual power for the tourism industry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The wetland is rich in resources, has bred the unique ecological culture and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n high latitude and cold wetland on Wetland Tourism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propaganda, joint development, product upgrading, comprehensive benefits and other aspects have made great progress, but there are also a single product, lack of cultural connotation, the destruction of the environment, favorable tourism problems in short period. Therefore, the history and culture of minority folk culture, the Great Northern Wilderness culture, food culture, migratory culture, nostalgia culture as a clue, "area, Hunan and Hubei, three, on both sides as the general framework, the cultural confidence for confidence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wetland tourism and heritage,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Heilongjiang province to boost, in the dissemination of culture of wetland, wetland wetland construction tells story, image, show Heilongjiang province wetland tourism unique poetic and artistic conception.

【作者单位】: 哈尔滨商业大学旅游烹饪学院;
【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编号:2016M600257) 2016年度黑龙江省政府博士后资助项目(编号:LBHZ16093) 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编号:16JYE03) 黑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重点研究课题项目(编号:16028) 哈尔滨商业大学博士科研启动项目(编号:2016BS05)
【分类号】:F592.7
【正文快照】: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1],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延续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命脉。在时代转型时期,更要坚定对传统优秀文化自信,留住中华民族文化情怀。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交流、传承、弘扬的载体[2]。旅游业需要将文化元素融合到旅游中,在旅游中传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姜志刚;;湿地生态与民俗文化[J];大众文艺(理论);2008年08期

2 王娟;查良松;李军利;;盐城湿地保护与生态旅游开发[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6年02期

3 张远;紫云;;观鸟,拍鸟,深呼吸:湿地的N种诱惑[J];旅游纵览;2010年03期

4 顾虹;苏胜昔;;白洋淀湿地保护与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6期

5 叶立清;;论湿地保护与旅游可持续发展[J];农业与技术;2014年05期

6 杨波;;保护湿地,保护我们美丽的生态家园[J];旅游时代;2009年02期

7 王秋萍;;村居风俗与湿地生态变迁的互动——鄱阳湖区某村落的田野调查[J];青海社会科学;2013年02期

8 赵云峰;;天津湿地的经济价值问题研究[J];中国商贸;2013年19期

9 王婉婉;;生态旅游视域下湿地文化开发与利用[J];黑河学院学报;2014年01期

10 吴月;范坤;李陇堂;;银川市鸣翠湖湿地旅游资源评价[J];湿地科学与管理;200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陈广万;;广东大亚湾海岸、海岛资源的旅游开发与湿地保护的探讨[A];区域合作:旅游业转型和创新的平台——第十二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驻新疆记者 王思超;新疆:湿地保护让生态与旅游双赢[N];中国旅游报;2013年

2 记者 王全大;东方湿地之都尽显魅力[N];华东旅游报;2003年

3 北京绿维创景规划设计院乡村旅游与郊野休闲中心 要雁峥 杨静 陈立莉;湿地休闲旅游的创新开发[N];中国旅游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 涂序波 实习生 杨瑜;加大湿地保护力度 构建生态旅游大州[N];大理日报(汉);2009年

5 记者 徐中成;九寨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为长江湿地保护网络成员[N];阿坝日报;2010年

6 记者 徐菲菲;保护敬信湿地 促进旅游发展[N];延边日报;2010年

7 董勇;九寨沟成为长江湿地保护网络成员[N];中国旅游报;2010年

8 驻黑龙江记者 张爽;黑龙江七举措推进湿地保护[N];中国旅游报;2011年

9 本报记者 邵晶岩 李飞;湿地有大美 举城同欢庆[N];黑龙江日报;2011年

10 本报记者 耿闻 毕志强 新华社记者 张家伟;如何让负责任的旅游有益于湿地[N];中国旅游报;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范继元;长江中下游湿地宣教中心环境解说有效性评估[D];北京林业大学;2016年

2 项振;天津七里海湿地的旅游开发与保护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6年

3 杨晓静;基于生态安全的微山湖湿地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问题研究[D];渤海大学;2013年

4 蒋政权;北京市顺义区杨镇苇塘湿地生物多样性与生态旅游规划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5 崔世锋;汉石桥湿地门票设定的案例研究[D];清华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4036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14036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29f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