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服饰手绘的历史与当代传承
本文关键词:中国服饰手绘的历史与当代传承 出处:《艺术评论》2014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丝绸手绘 中国服饰 工艺 中国文化 丝织品 装饰 原始社会 社会文化生活 图案 表现手法
【摘要】:正在古代,"绘"又称之为"缋",指运用一定的工具和相应的染料、涂料及其他辅助工具,以手绘的表现方式,在坯布或成衣上做图案的工艺。[1]它跟现代的染布有很大的区别,不需要受到图案和套色的限制,可以多次地用染料进行染色,根据作者的需要多次绘画,自由地进行发挥和表现。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服饰手绘是社会文化生活中不容忽略的一部分。从古人类社会初期至现代社会,手绘均从实用与艺术两个
[Abstract]:In ancient times, "painting" is also called "performance", refers to the use of certain tools and the corresponding dyes, paints and other auxiliary tools, in the form of hand-painted expression, on the grey cloth or clothing design process. [1 / it is very different from modern dyed cloth. It does not need to be limited by patterns and colors. It can be dyed many times, drawing according to the author's needs. Chinese culture is extensive and profound, and hand-painted clothing is a part of social and cultural life that can not be ignored. From the beginning of ancient human society to the modern society, hand-painting is both practical and artistic.
【作者单位】: 南通大学艺术学院;
【分类号】:TS941;J523
【正文快照】: 在古代,“绘”又称之为“缋”,指运用一定的工具和相应的染料、涂料及其他辅助工具,以手绘的表现方式,在坯布或成衣上做图案的工艺。[1]它跟现代的染布有很大的区别,不需要受到图案和套色的限制,可以多次地用染料进行染色,根据作者的需要多次绘画,自由地进行发挥和表现。中国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袁宣萍;裘海索;;丝绸手绘的历史与传统[J];丝绸;2006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建伯;李金成;孙娜;;新型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印染废水的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0年02期
2 陈兴;;中国传统图形的造型[J];才智;2011年12期
3 肖东发;中国印刷图书文化的起源(上)[J];出版科学;2000年01期
4 廖雪梅;杨渝坪;李晓蓉;;吉祥图案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运用[J];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3期
5 胡嫔;;论湖湘服饰文化中湘绣艺术的魅力[J];长沙大学学报;2007年06期
6 汤惠生;青藏高原的岩画与本教[J];中国藏学;1996年02期
7 何宗文;;我国秦汉时期服饰的审美特征[J];大家;2010年12期
8 曾四英;;旗袍设计中的刺绣工艺文化[J];东方企业文化;2011年05期
9 金楘兰,高汉玉,周启澄;Study on the Technique of Double-faced Embroidery on Chinese Palace Fans[J];Journal of China Textile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2000年02期
10 卞向阳;中国近代纺织品纹样的演进[J];中国纺织大学学报;1997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林舜美;;唐宋陶瓷卷草纹饰研究[A];首届中国高校美术与设计论坛论文集(上)[C];2010年
2 王熹;;明代庶民服饰研究[A];明史研究(第10辑)[C];2007年
3 潘春宇;高卫东;;偶发性色彩在蓝印花布创新设计中的应用[A];佶龙杯第四届全国印花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春颖;高句丽遗存所见服饰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唐颖;蜡印图案的数字仿真及喷墨印花[D];江南大学;2011年
3 肖世孟;先秦色彩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4 罗yN波;汉唐时期礼仪服饰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5 李强;中国古代美术作品中的纺织技术研究[D];东华大学;2011年
6 袁承志;风格与象征——魏晋南北朝莲花图像研究[D];清华大学;2004年
7 樊传庚;新疆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8 郑巨欣;中国传统纺织印花研究[D];东华大学;2005年
9 黄一斓;异彩纷呈的明晚期民间日常生活[D];浙江大学;2007年
10 侯立睿;古汉语黑系词疏解[D];浙江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汪茉莉;“青衣”及其文化语义浅析[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薛芳芳;秦汉服饰制度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李卉;现代扎染工艺特色及其在创意服装设计中的应用[D];江南大学;2010年
4 程冰莹;近代江南丝绸装饰纹样的流变及其对现代服装设计的启示[D];江南大学;2010年
5 邵靖;云南少数民族包的文化符码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6 王小营;黔东南苗族刺绣图案及其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7 朱丽娟;从《全唐诗》中看唐代桑蚕丝绸业的发展[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8 任绪来;中国传统色彩文化中的黄色审美文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扶聃;巴楚图韵 历久弥新[D];湖北工业大学;2011年
10 万炜;中、日传统门帘设计比较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辩产业风云 伴品牌成长——《中国服饰》杂志创刊新闻发布会举行[J];纺织导报;2007年04期
2 ;读者评刊[J];中国服饰;2011年04期
3 汪清,谢秀芝;一部服饰文化史的扛鼎力作——评朱和平教授著《中国服饰史稿》[J];株洲工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4 ;读者评刊[J];中国服饰;2009年03期
5 ;潮流风范 理想新装[J];中国纺织;2010年09期
6 刘嘉;;头脑风暴——中国服饰品牌创新发展论坛开讲[J];纺织服装周刊;2008年12期
7 本刊编辑部;;尚都·商业·突破[J];中国服饰;2008年02期
8 ;用智慧激荡品牌 中国服饰品牌创新发展论坛风暴开讲[J];中国服饰;2008年02期
9 ;读者评刊[J];中国服饰;2010年02期
10 贾双;;中西服饰造型比较[J];纺织科技进展;201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施景琪;顾问;王振民;;JF型细纱牵伸形式及工艺与成纱质量[A];无锡明珠杯2006全国提高纱线质量暨纺纱器材创新产品应用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松堆丝光工艺的理论与实践[A];徐谷仓论文精选[C];2008年
3 吴章荣;;一种新型屋顶包及其包装设备的研究[A];'99全国包装与食品加工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4 杨正东;李刚;田力学;;刨花板工业生产现状及发展建议[A];2005晋冀鲁豫蒙鄂沪云贵川甘湘十二省区市机械工程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5 俞益军;董建设;梁亚明;;PX2精梳机和FA322并条机的配套使用实践[A];“东飞马佐里杯”2007高效能精梳机工艺技术交流与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贾,
本文编号:14037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14037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