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旅游管理论文 >

旅游影响视角下我国世界文化遗产地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

发布时间:2018-02-26 17:00

  本文关键词: 旅游影响 世界文化遗产地 可持续发展 评价 耦合 出处:《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目前,学界对我国世界文化遗产地可持续发展评价还存在一定问题。根据木桶原理,旅游影响是我国世界文化遗产地可持续发展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根据系统论,世界文化遗产地系统整体发展水平取决于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三个子系统耦合协调发展的程度。态度尺度法是旅游影响评价的重要方法。世界文化遗产地居民旅游影响感知态度是遗产地可持续发展的"晴雨表",可以用于我国世界文化遗产地可持续发展评价。评价结果表明,我国世界文化遗产地经济发展水平明显高于社会文化和环境发展水平,社会经济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耦合情况为"濒临失调",亟须我们及时纠正遗产系统发展中出现的不协调因素,使系统结构达到整体最优。
[Abstract]:At present, 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in the evaluation of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world cultural heritage sites in China. According to the wooden bucket principle, tourism influence is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 affecting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world cultural heritage sites in China. The overall level of development of the World Heritage site system depends on the economy, The degree of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the three subsystems of social culture and environment. Attitude scale method is an important method of tourism impact assessment. The perception attitude of world cultural heritage residents' tourism impact is "sunny and rainy"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heritage sites. It can be used to evalua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world cultural heritage sites in China. The level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China's world cultural heritage areas i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social, cultural and environmental development. The coupling of social economic system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system is on the verge of imbalance. It is urgent for us to correct the uncoordinated factors in the development of heritage system in time so that the system structure can reach the overall optimum.
【作者单位】: 武汉轻工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上海财经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哲学与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我国世界文化遗产地可持续发展模式与评估体系研究”(项目编号:12CGL125)
【分类号】:F592;G12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姜锐;陈传亚;;文化遗产地品牌的创立与管理研究[J];旅游学研究;2007年00期

2 李文儒;;太和邀月[J];紫禁城;2008年11期

3 顾雪杉;;文化遗产地与社区的和谐——以避暑山庄之于承德为例[J];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4期

4 徐曼;阙维民;;浅谈亚太地区文化遗产地的可持续保护[J];现代城市研究;2013年08期

5 杨宏浩,杨桂华;以文化生命体的观点审视文化遗产地的可持续发展——以云南丽江古城为例[J];思想战线;2003年03期

6 李丰庆;王建新;;文化遗产地资源管理中利益相关者参与结构关系探析[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7 ;孔孟文化遗产地利用世行贷款保护项目正式启动[J];城市规划通讯;2011年01期

8 王明明;文琴琴;张月超;;基于风险管理理论的文化遗产地监测研究[J];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11年03期

9 袁家方;;琉璃厂:京味商文化遗产地[J];北京档案;2014年07期

10 李敏;管子衡;王晶;白文静;;社区参与的文化遗产地保护与开发问题探析——以陕西彬县大佛寺为例[J];新西部(理论版);2013年06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胡清华;苏州绘制中国首张特色文化遗产地图[N];中华新闻报;2007年

2 记者 郭永 通讯员 薛俊梅 刘勇 高灿灿;孔孟文化遗产地保护项目获世行支持[N];济宁日报;2011年

3 早报记者 蔡晓玮;“文化遗产地应成为青年教育中心”[N];东方早报;2012年

4 通讯员 薛俊梅;世行考察论证孔孟文化遗产地 保护贷款项目[N];济宁日报;2010年

5 记者 谢文君邋王臻青;辽宁世界文化遗产地年会召开[N];辽宁日报;2007年

6 黄小希 许雪毅;舒婷代表:别让文化遗产地变成橱窗式展示[N];中国文物报;2013年

7 通讯员 苗爱文 刘勇 高灿灿 孔令鑫;山东省孔孟文化遗产地保护项目正式通过世界银行评估[N];济宁日报;2010年

8 毛琦;辽宁打造世界文化遗产地特色品牌[N];中国文化报;2007年

9 新华报业全媒体记者 沈国仪;尽快出炉全国文化遗产地图[N];新华日报;2014年

10 本报记者 徐栋 通讯员 程嫒嫒;丝绸之路(新疆段)文化遗产地保护基建项目获批[N];阿克苏日报;2008年



本文编号:15388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15388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657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