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旅游管理论文 >

武陵山区旅游产业发展与生态资本提升协同研究

发布时间:2018-03-07 20:59

  本文选题:武陵山区 切入点:旅游资源 出处:《生态经济》2017年10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武陵山区自然生态资源保存良好,文化生态资源丰富多样,生态资源在旅游产业发展中发挥着支撑作用。武陵山区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缺乏宏观规划、破坏本土生态、冲击生态文化的潜在问题,这不利于该区域生态资源价值的提升和旅游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生态资本提升是生态资源开发与保护的重要目标,也是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路径。文章以生态资本理论为基础,分析了武陵山区旅游产业与生态资本的互动关系,得出两者之间存在横向网络关系和纵向时序关系,继而提出了以生态资本提升促进武陵山区旅游产业发展的实践路径。武陵山区各地区之间应该注重旅游发展的统筹协调,进行科学的旅游规划,应注重旅游生态数据的统计和旅游生态系统的监测,应提升旅游生态服务价值,注重产业互动发展,还应该注重挖掘文化生态资源,提升旅游产业的整体价值。
[Abstract]:The natural ecological resources in Wuling Mountain area are well preserved, the cultural ecological resources are rich and diverse, and ecological resources play a supporting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industry. The potential impact of ecological culture is not conducive to the promotion of the value of ecological resources and the health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tourism industry in the region. The promotion of ecological capital is an important goal of the development and protection of ecological resources. Based on the theory of ecological capital,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nterac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tourism industry and ecological capital in Wuling Mountain area, and draws the conclusion that there are horizontal network relations and vertical temporal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m. Then the paper puts forward the practical path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industry in Wuling Mountain area with the promotion of ecological capital, and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overall coordination of tourism development and carry out scientific tourism planning among the various areas in Wuling Mountain area. 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statistics of tourism ecological data and the monitoring of tourism ecosystem, promote the value of tourism ecological service, pay attention to the interactive development of industry, and also pay attention to excavating the cultural ecological resources and promoting the overall value of tourism industry.
【作者单位】: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
【基金】:2013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课题“文化强国方略中多民族文化资源教育转换研究”(13JJD880008) 2017年度重庆人文社会科学重点规划项目“可持续生计框架下重庆乡村旅游多功能协调发展研究”(17SKG295)
【分类号】:F592.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欧阳旦霓;武陵山区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评价[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03期

2 肖自裕;;武陵山区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民族论坛;2011年09期

3 孙彤;王帅;;乡村度假民宿理念引入武陵山区发展模式探索[J];科技创业家;2012年13期

4 王兆峰,张海燕;武陵山区基础设施建设与旅游业发展研究[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5 徐月明;朱志敏;邓丽君;;文化生态视野下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的发展策略——以武陵山区为例[J];企业导报;2013年21期

6 杨瑾;刘杰书;殷智;;武陵山民族医药旅游的产业化探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年28期

7 麻学锋;武陵山区旅游业合作发展战略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5年11期

8 白晋湘;蒋才芳;石东;;武陵山区民族山寨旅游与生态农业的产业融合与发展[J];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5期

9 何蓉;;乡村旅游:扶贫新途径 小康新产业[J];中国民族;2014年06期

10 彭成刚;;基于历史文化的武陵山区少数民族文化生态旅游开发要点[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4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陈国生;肖晶;刘南槐;梁超;;基于竞合模式的区域旅游空间组织研究——以武陵山区为例[A];2012-2015年转型期的中国——中国未来研究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2 吴心源;龙兴昌;;彰显中华龙凤文化寻根之旅 倾力打造神秘武陵大旅游圈[A];回顾与创新:多元文化视野下的中国少数民族哲学——中国少数民族哲学及社会思想史学会成立30年纪念暨2011年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徐万佳;支持和推动武陵山区旅游发展[N];中国旅游报;2011年

2 本报记者 定军;武陵山区:待开发的新世界[N];21世纪经济报道;2013年

3 德江县政协副主席 张羽龙;努力构建武陵山区经济文化旅游发展圈[N];贵州政协报;2007年

4 本报记者 杨萍;第三届中国武陵山区(贵州·铜仁)民族文化节暨二○一○贵州梵净山文化旅游节开幕[N];铜仁日报;2010年

5 刘冰清;加强合作助推武陵山区旅游业转型升级[N];中国民族报;2011年

6 龙勇 张奥然;秀山 打造武陵山区重要旅游目的地[N];重庆日报;2014年

7 杨胜华;整合资源,加快推进武陵山区旅游产业发展[N];中国民族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周勇 廖雪梅 向婧;发展旅游 助农致富[N];重庆日报;2012年

9 本报记者 张斌;“让旅游成为推进全面小康重要抓手”[N];湖南日报;2011年

10 本报记者 徐万佳;湘西旅游大有作为[N];中国旅游报;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石献;交通运输网促进武陵山区旅游合作研究[D];吉首大学;2015年

2 徐丹丹;基于共生理论的武陵山区域旅游合作研究[D];吉首大学;2014年

3 李鹏;湖北武陵山区健康旅游资源评价及开发实证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4 刘颖;武陵山区旅游产业竞争力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09年

5 王彦U,

本文编号:15809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15809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332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