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旅游管理论文 >

森林公园游憩服务设施建设研究——以台湾阿里山国家森林游乐区为例

发布时间:2018-03-18 18:03

  本文选题:森林公园 切入点:游憩服务设施 出处:《福建林业科技》2014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首先对与森林公园密切相关的风景区旅游设施研究进行综述,然后以台湾阿里山森林游乐区为例,从游乐区的现状与发展历程、内部游憩服务设施建设两方面进行讨论,选取9种典型游憩服务设施案例,重点从功能、选址与规模、布局、风格等角度,进行深入剖析,以期掌握森林公园游憩服务设施建设的原则和基本特点,作为建设经验,推动我国森林公园游憩服务设施建设的发展。
[Abstract]:First of all, the research on tourism facilities of scenic spots closely related to forest parks is summarized. Then, taking Taiwan's Alishan Forest Recreation area as an example,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process of the recreation areas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internal recreational service facilities are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9 typical recreational service facilities are selected and analyzed from the aspects of function, location and scale, layout, style and so on, in order to grasp the principles and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recreational service facilities in forest parks, and take them as construction experience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recreational service facilities in forest parks in China.
【作者单位】: 福建农林大学园林学院;
【基金】:中国工程院重大咨询项目(海西经济区林业生态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福建省科技厅软科学研究科技计划项目(2012R0017)资助
【分类号】:TU986.52;F592.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雅仙达·费尔南德斯;熊瑶;;以自然为取向的旅游设施作为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策略手段 以欧洲西南部萨尔加多湿地为例[J];风景园林;2012年02期

2 史步;;台湾明珠阿里山[J];世界博览;1990年03期

3 刘礼;李明阳;;空间视域分析在风景区旅游服务设施规划中的应用——以中山陵风景区为例[J];林业调查规划;2006年06期

4 周蕾芝,张国庆,张爱光;森林公园旅游设施建设中舒适度问题的探讨[J];林业资源管理;2002年02期

5 刘旭玲;;自然遗产地旅游设施景观生态化建设实证研究——以喀纳斯自然保护区为例[J];科技信息;2013年01期

6 李山;基于PRED协调的风景名胜区旅游设施建设初探——以风景名胜区索道建设为例[J];人文地理;2002年05期

7 曾瑶;齐童;;北京市郊野公园游憩设施及游憩者行为偏好研究[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1期

8 周公宁;我国风景名胜区内旅游设施功能布局初探[J];中国园林;1994年01期

9 吴承照;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设计图解——《国家公园游憩设计》评介[J];中国园林;2003年12期

10 吴承照;从风景园林到游憩规划设计[J];中国园林;1998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焕;徐逸伦;;焦山风景区人工设施建设刍议[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7期

2 郭俊刚;王淑娟;;旅游气候舒适度研究进展[J];现代农业科技;2008年10期

3 王芳;李小彤;尹瑞;;重庆都市区游憩步道规划设计研究[J];重庆建筑;2011年03期

4 冯帆;;绿地系统总体规划引入游憩型绿地子系统规划的思考——以佛山市为例[J];城市;2011年03期

5 李小凌;风景名胜区内特殊客运工具乘客群研究——以武陵源风景名胜区索道、观光电梯为例[J];城市规划汇刊;2004年02期

6 黄潇婷;;国内基于GIS技术的旅游研究进展[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9年04期

7 吴普;席建超;葛全胜;;中国旅游气候学研究综述[J];地理科学进展;2010年02期

8 陈安均,陈振声,向春;贵阳市委大院绿化特点评析[J];贵州农业科学;2002年01期

9 张桂明,吴宗然;浅谈惠州市区居住区绿化特点[J];广东园林;2002年S1期

10 陶伟;戴光全;;城市游憩系统规划纳入城市总体规划的思考[J];规划师;2009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李小彤;王芳;尹瑞;易铮;;“森林重庆”之重庆都市区游憩步道规划设计研究[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四卷)[C];2010年

2 李翅;李小芬;赖龙隆;;国家森林公园的体验式旅游产品设计探讨——以承德白草洼国家森林公园为例[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朱琳yN;;游憩规划设计与景观规划设计的比较研究[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0.风景园林规划)[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张学梅;自驾车旅游交通行为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2 肖亮;城市休闲系统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3 王保忠;南洞庭湖湿地生态旅游资源的数字化和开发研究[D];中南林学院;2002年

4 吴南生;北京西山风景游憩林抚育理论与技术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6年

5 杨财根;基于休闲旅游的城郊森林公园旅游规划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9年

6 于晓森;农业相关要素与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关系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7 邱冰;中国现代园林设计语言的本土化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0年

8 陈渝;城市游憩规划的理论建构与策略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9 王忠君;基于园林生态效益的圆明园公园游憩机会谱构建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昌贵;旅游开发对太白山森林公园植物多样性与群落结构影响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2 张朝阳;园林夜间游憩活动设施空间设计的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3 朱玲玲;商丘市区绿色开放空间主客观认知及其优化[D];河南大学;2011年

4 岳燕祥;交通发展与旅游产业布局的互动关系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5 张帆;重庆都市环城游憩带旅游发展策划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6 姜宗香;重庆城市公园植物群落游人舒适度探讨[D];西南大学;2011年

7 何麟;风景区道路规划设计初探[D];西南大学;2011年

8 周丹;基于GIS可视域分析的矿山环境视觉污染评价[D];南京大学;2011年

9 许丰思;GIS分析在山岳型风景区索道选线中的应用[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10 曹威威;长山群岛旅游气候评价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陆朋;滕兰稳;;论生态旅游设施体系与规划建设[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32期

2 李效文;田甜;王敏增;贾黎明;杨宏伟;;游憩者对北京风景游憩林营建需求的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3 李翠翠;徐程扬;章志都;龚岚;李波;金桂香;陈树华;;北京市居民对郊野公园建设的满意度分析[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4 孙筱祥;美国的国家公园[J];北京林学院学报;1982年02期

5 吴良镛;芒福德的学术思想及其对人居环境学建设的启示[J];城市规划;1996年01期

6 刘滨谊;人类聚居环境学引论[J];城市规划汇刊;1996年04期

7 吴承照,薛海e,

本文编号:16306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16306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f33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