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旅游管理论文 >

试论英语在茶文化旅游开发项目中的运用

发布时间:2018-04-15 08:18

  本文选题:英语 + 茶文化 ; 参考:《福建茶叶》2017年07期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日益增强,大众多层次的文化消费呈上升趋势。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要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文化产业发展,其中传统文化的复兴工程尤为重要。茶文化作为中国本土文化之一,在中国拥有几千年的历史,博大精深,延绵不断。不同地域有着不同的品种,且衍生出不同的文化,以茶文化为基点的旅游开发项目是本土根基与外来移植的结合。此外,经济增长也促使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日益增强,多元化提供给世界人民更多的交流和交往的机会。在这种背景下,英语使用的频率大大增加。作为全球使用范围最广的语种,学习和掌握英语的重要性显而易见。本文拟从茶文化旅游开发项目中英语使用情况出发,分析其不足,探讨改进的有效措施,以为进一步激发民族文化提供一定的借鉴。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economy and society and the improvement of people's living standard, people's demand for spiritual culture is increasing day by day, and the multi-level cultural consumption of the masses is on the rise.The 18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CPC) put forward to accelerate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ist cultural industry at the same tim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mong which the revival of traditional culture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Tea culture, as one of Chinese native cultures, has a history of thousands of years.Different regions have different varieties and have different cultures. The tourism development project based on tea culture is a combination of local roots and foreign transplantation.In addition, economic growth has contributed to China's growing influence in the world, providing more opportunities for people around the world to communicate and interact with each other.In this context, the frequency of English use has greatly increased.As the most widely used language in the world, the importance of learning and mastering English is obvious.Starting from the use of English in the tourism development project of tea culture, this paper analyzes its shortcomings and probes into effective measures to improve it so as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 for further stimulating national culture.
【作者单位】: 河南应用技术职业学院;
【分类号】:F592;H313;TS97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京传;赵修华;;我国茶文化旅游的发展[J];中国茶叶;2005年06期

2 乔秋敏;袁林;;江西茶文化旅游发展研究[J];学理论;2010年24期

3 庞敏娇;;上海国际茶文化旅游节的启示[J];茶世界;2012年06期

4 陈学林;黄阳;;江苏省茶文化旅游产品完整体系的构建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3年14期

5 本刊记者;;聚焦中国茶文化旅游[J];茶博览;2012年11期

6 徐南眉;浅谈安溪的茶文化旅游[J];中国茶叶;2001年02期

7 赵浪平;发展杭州茶文化旅游[J];中国茶叶;2005年04期

8 文南薰;;普洱市茶文化旅游发展探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7年06期

9 万红燕;;利用江西茶业资源 开发江西茶文化旅游[J];农业考古;2008年05期

10 王镇;朱锁粉;尹福生;何广媛;;茶文化旅游略论[J];中国茶叶;2009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张耀武;;低碳经济背景下的茶文化旅游[A];第六届海峡两岸茶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摘要)[C];2010年

2 包进康;;茶文化旅游与茶叶产地的生态保护[A];2001年上海国际茶文化节论文选[C];2001年

3 郭雅玲;冯会;;茶文化旅游资源类型与发展思考[A];第二届“人文奥运与中华茶文化高峰论坛”文集[C];2007年

4 林朝赐;;茶文化旅游与茶业经济[A];全国茶业科技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蒙建华;;2011年凌云茶文化旅游节活动档案收集进馆[A];广西档案2011年第4期(总第107期)[C];2011年

6 蔡敏华;;丽水茶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A];科学发展观与浙江旅游业论文集[C];2005年

7 胡付照;张光生;;“茶乡石台”养生茶文化旅游商品的设计初探[A];饮食文化研究(2009年下)[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师程(作者系省政协常委、文史委主任);发挥茶资源优势 开展茶文化旅游[N];云南日报;2005年

2 夏平容;茶文化旅游 今年要打造10家茶家乐[N];雅安日报;2008年

3 记者 洪和胜;临海第二届茶文化旅游节注入新内涵[N];台州日报;2011年

4 鲁娜;中国茶文化游在尴尬中前行[N];中国旅游报;2011年

5 王家东 胡庆仁;海南首个茶文化旅游品牌项目落户金江农场[N];海南农垦报;2011年

6 本报驻浙江记者 徐文潇;新昌渐成茶文化旅游目的地[N];中国旅游报;2013年

7 记者 殷元元;黄山茶叶精彩亮相上海国际茶文化旅游节[N];黄山日报;2014年

8 王凡凡 ;福建推出茶文化旅游线路[N];经济参考报;2002年

9 本报记者 鲁娜;茶文化游:尴尬中前行[N];中国文化报;2011年

10 特约通讯员 戴金杉;苔茶文化旅游节引进外资40亿[N];铜仁日报;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小丹;福建省茶文化旅游发展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9年

2 李达娜;安溪县虎邱镇乡村茶文化旅游开发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5年

3 徐铁成;浙江南浔古镇茶文化旅游开发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4 范璐璐;茶园规划设计中茶文化旅游的应用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4年

5 杨铃;武夷山茶文化旅游消费者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5年

6 谢艳;石门县茶文化旅游发展规划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5年

7 刘权;石门禅茶文化旅游开发策略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6年

8 徐程;个性化旅游需求背景下特色旅游路线的开发策略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6年

9 黄韵儒;茶产业与文化旅游产业协同发展的模式分析[D];湖南农业大学;2015年

10 刘瑶;基于SWOT分析的陕西茯茶文化旅游的开发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7532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17532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f77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