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旅游管理论文 >

时空因素与我国旅游突发事件的关联影响——基于最优尺度分析

发布时间:2018-04-15 08:35

  本文选题:旅游突发事件 + 时空因素 ; 参考:《经济管理》2014年03期


【摘要】:时空因素是影响我国旅游突发事件的重要因素。本文根据2006~2010年间我国发生的302起旅游突发事件案例,利用最优尺度方法对我国旅游突发事件的时空因素与各变量之间的关联关系及特征进行分析。最优尺度分析表明,时空因素与旅游突发事件的相关变量均呈现明显的锐角关系,时空因素变量与突发事件相关变量具有非线性典型相关性。在时间分布上,我国旅游突发事件在各时间变量上呈现明显的非平衡性和高发时间上的集中性。在空间分布上,我国旅游突发事件与宏观地域空间、要素空间、景区空间均呈紧密的锐角关系,具有较强的关联性,并在空间布局上呈现较为明显的空间差异性和单一关联性特征。本文认为,旅游地应建立基于时间尺度的风险预防管理机制,并建立基于空间针对性的风险管控体系。
[Abstract]:Space-time factor is an important factor that affects China's tourism emergencies.Based on 302 cases of tourism emergencies in China between 2006 and 2010, this paper uses the optimal scale method to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and characteristics between spatio-temporal factors and variables of tourism emergencies in China.The optimal scale analysis shows that there is a sharp angle relationship between spatio-temporal factors and the related variables of tourism emergencies, and the spatio-temporal variables have a typical nonlinear correlation with the related variables of unexpected events.In terms of time distribution, tourism emergencies in China show obvious disequilibrium and concentration in high incidence time in each time variable.In terms of spatial distribution, tourism emergencies in China are closely related to macro regional space, element space and scenic area space.And in the space layout presents the more obvious spatial difference and the single correlation characteristic.This paper holds that tourism destination should establish risk prevention and management mechanism based on time scale and establish risk management system based on spatial pertinence.
【作者单位】: 华侨大学旅游学院;中国旅游研究院旅游安全研究基地;
【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华侨大学哲学社会科学青年学者成长工程项目“旅游地常态安全风险的行为响应及其调节机制研究”(13SKGC-QT03)
【分类号】:F59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张进福,郑向敏;旅游安全表现形态与时空特征简析[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1期

2 张西林;旅游安全事故成因机制初探[J];经济地理;2003年04期

3 谢朝武;;基于聚类和最优尺度分析的户外拓展运动的安全风险研究[J];旅游学刊;2011年05期

4 谢朝武;;我国高风险旅游项目的安全管理体系研究[J];人文地理;2011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岑乔;黄玉理;;极高山旅游安全保障体系研究[J];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1期

2 刘莉文;;自助游安全问题的三核安全管理模式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0年02期

3 桑霞;;国内外旅游犯罪研究综述[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4 任学慧,王月;滨海城市旅游安全预警与事故应急救援系统设计[J];地理科学进展;2005年04期

5 郑向敏;殷炜琳;;旅游者安全价值评价——以山东长岛为例[J];地理研究;2010年03期

6 高玲;;因果图和层次分析法在旅游景区安全事故预防中的应用[J];闽江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7 张达;;我国旅游灾害的研究进展[J];防灾科技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8 周娟,马勇,教授;旅游危机管理系统机制分析与战略对策研究——以长江三峡旅游发展为例[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9 周春光;武戊良;;游憩地规划与管理中的危险处理[J];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10 牛聚粉;;事故致因理论综述[J];工业安全与环保;2012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任学慧;王月;付万;;海洋环境灾害综合风险管理[A];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年会论文集(二)[C];2006年

2 王月;任学慧;李晖;崔利芳;;广西海洋环境灾害风险综合管理[A];“中国视角的风险分析和危机反应”——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张丽伟;沈和江;;滨海旅游度假区安全管理系统及保障机制研究——以唐山乐亭滨海度假区为例[A];第十五届全国区域旅游学术开发研讨会暨度假旅游论坛论文册[C];2010年

4 林明太;翁立英;;试析地质公园的安全管理[A];中国地质学会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研究分会第23届年会暨二连恐龙地质公园建设与旅游发展战略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叶欣梁;旅游地自然灾害风险评价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2 万幼清;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实践[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3 肖拥军;旅游地开发项目风险管理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4 郑文俊;基于旅游视角的乡村景观吸引力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

5 李海建;河南省旅游产业安全评价研究[D];河南大学;2010年

6 姜科;非常规突发事件背景下旅游城市形象及旅游者行为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7 周丽君;山地景区旅游安全风险评价与管理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8 周琳;中国旅游业的制度创新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9 付业勤;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研究:构成、机理与管控[D];华侨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杜贵爱;中国海洋旅游安全管理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胡孝海;郑州市户外运动安全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3 高梅红;基于致因理论视角的旅游交通安全事故法律责任研究[D];西安外国语大学;2011年

4 吴焕;科学发展观视野下中国旅游业发展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5 张进福;旅游安全理论与实践——福建省个案实证研究[D];华侨大学;2001年

6 万红莲;旅游与传染病的关系及防治对策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7 范晓君;旅游节庆策划研究[D];中南林学院;2005年

8 刘民坤;会展旅游绿色管理研究[D];中南林学院;2005年

9 高萍;基于供求双方的乡村旅游安全认知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10 贺德红;我国旅游景区危机预警管理研究[D];湘潭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小利;张树夫;;我国探险旅游安全保障体系的构建[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7期

2 杨汉,董范,郑超,童德卿,胡凯;高校体育课程——户外运动教学体系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年06期

3 吴耿安;郑向敏;;户外运动安全防范管理初步研究[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4 齐震;;论我国户外运动安全保障体系的构建[J];管理观察;2009年04期

5 马琳;;开发户外素质拓展旅游项目的SWOT分析[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08年04期

6 张进福,郑向敏;旅游安全研究[J];华侨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7 谢朝武;;业外突发事件与旅游业的应急管理研究[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8 文传浩,陈厚义,杨勇;马岭河峡谷漂流探险生态旅游开发研究[J];经济地理;2002年01期

9 齐兴田;徐淑梅;;我国高危险性旅游项目安全保障系统构建研究[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年02期

10 彭元;拓展训练与增强职业经理综合能力刍议[J];江西社会科学;2004年09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尚芹;袁春;李欢欢;;新余市“5.21”暴雨的中尺度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1年19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卿湘运;王行愚;;基于RJMCMC的多维尺度分析维数选择[A];第二十六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7年

2 王峰云;唐民;;2001年5月17日上海中等降水过程的中尺度分析[A];首届长三角科技论坛——气象科技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4年

3 毛冬艳;周雨华;张芳华;郭文华;杨克明;;2005年初夏湖南致洪大暴雨的中尺度分析[A];全国优秀青年气象科技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王峰云;唐民;;2001年5月17日上海中等降水过程的中尺度分析[A];首届长三角气象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4年

5 盛日锋;;山东一次飑线过程的中尺度分析[A];中国气象学会2008年年会天气预报准确率与公共气象服务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6 党虹梅;杜继稳;刘勇;王显安;;盛夏连阴雨中的局地强降水的中尺度分析[A];中国气象学会雷达气象学与气象雷达委员会第二届学术年会文集[C];2006年

7 徐双柱;沈玉伟;王仁桥;;长江中游一次大暴雨的中尺度分析[A];推进气象科技创新加快气象事业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8 赵玉春;王仁乔;;一次引发山洪暴雨的中尺度分析[A];2004年湖北省气象学会年会学术论文详细摘要集[C];2004年

9 俞剑蔚;李进喜;单婵;;江苏梅雨强降水期GPS/PWV水汽资料初步中尺度分析[A];2009第五届苏皖两省大气探测、环境遥感与电子技术学术研讨会专辑[C];2009年

10 闫敬华;徐q,

本文编号:17533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17533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9e5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