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入境旅游合作与竞争网络建模及结构特征研究
本文选题:复杂网络 + 入境旅游 ; 参考:《经济地理》2014年10期
【摘要】:为深入认识中国入境旅游合作与竞争网络的结构特征,文章运用复杂网络理论,构建了一个加权有向的入境旅游合作与竞争网络模型,并选取中国入境游客的流向抽样统计数据和各地区接待游客人数数据,进行了经验研究。结果表明:1该网络具有典型的小世界特征;2该网络边权概率分布函数满足幂律关系,北京、上海和广东之间的旅游线路对该网络的鲁棒性和脆弱性起决定性作用;3该网络存在典型的核心和边缘结构,北京、上海和广东是该网络的核心阶层成员;4该网络点的项目度位序—规模分布均呈现幂律特征,广东、北京、上海、江苏和浙江五个地区项目度在该网络中影响力最大。
[Abstract]:In order to deeply understand the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China's inbound tourism cooperation and competition network, a weighted and directed inbound tourism cooperation and competition network model is constructed by using the complex network theory. The sample data of Chinese inbound tourists and the number of tourists in different regions are selected for empirical study.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network has a typical small-world characteristic and the probability distribution function of the network's edge weight satisfies the power law relation, Beijing, Tourist routes between Shanghai and Guangdong play a decisive role in the robustness and vulnerability of the network. 3 the network has a typical core and marginal structure, Beijing, Shanghai and Guangdong are the core class members of the network.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project order and scale of the network point shows the power law characteristic. The project degree of Guangdong, Beijing, Shanghai, Jiangsu and Zhejiang is the most influential in the network.
【作者单位】: 湖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
【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项目(13YBA239)
【分类号】:F592.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法建;张捷;陈冬冬;;中国入境旅游流网络结构特征及动因研究[J];地理学报;2010年08期
2 庄佩君;汪宇明;;港—城界面的演变及其空间机理[J];地理研究;2010年06期
3 王永明;马耀峰;李创新;;中国典型区域入境旅游流扩散转移研究——以东部三大旅游区向川流为例[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0年09期
4 唐宇凌;廖进中;张连明;;区域旅游合作—竞争网络演化建模与仿真[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6期
5 郑鹏;马耀峰;李天顺;吴创收;;我国入境旅游者流动行为机理分析——对旅游热点城市西安的实证研究[J];经济地理;2010年01期
6 王永明;马耀峰;王美霞;;北京入境旅游流空间扩散特征及路径[J];经济地理;2011年06期
7 吴晋峰;任瑞萍;韩立宁;王奕琪;;中国航空国际网络结构特征及其对入境旅游的影响[J];经济地理;2012年05期
8 张佑印;马耀峰;马红丽;顾静;;北京入境集聚扩散旅游流平衡点转移规律研究[J];旅游学刊;2009年12期
9 吴晋峰;潘旭莉;;入境旅游流网络与航空网络的关系研究[J];旅游学刊;2010年11期
10 刘宏盈;马耀峰;白凯;贾英;;口岸入境旅游流扩散转移特征研究——以上海为例[J];社会科学家;2008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刚强;;国内外旅游业集聚研究进展[J];长沙大学学报;2011年06期
2 刘宏盈;马耀峰;;三大都市圈与广西间入境旅游流关联度比较[J];城市问题;2009年11期
3 惠良虹;张亚峰;卢岚;;海滨城市入境游客发展战略研究——基于旅游动机的分析[J];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4 王海壮;栾维新;;20世纪60年代以来海港城市研究进展[J];地理科学进展;2011年08期
5 保继刚;尹寿兵;梁增贤;陈钢华;李鹏;;中国旅游地理学研究进展与展望[J];地理科学进展;2011年12期
6 王永明;马耀峰;王美霞;;中国入境游客多城市旅游空间网络结构[J];地理科学进展;2012年04期
7 吴晋峰;潘旭莉;;京沪入境旅游流网络结构特征分析[J];地理科学;2010年03期
8 杨山;潘婧;季增民;;耗散结构视角下连云港港城系统演进机理及规律研究[J];地理科学;2011年07期
9 姜丽丽;王士君;刘志虹;;港口与城市规模关系的评价与比较——以辽宁省港口城市为例[J];地理科学;2011年12期
10 李创新;马耀峰;张颖;黄沛;;时空二元视角的入境旅游流集散空间场效应与地域结构——以丝路东段典型区为例[J];地理科学;201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陈刚强;;中国地市旅游经济空间集中特征及机理分析[A];2011《旅游学刊》中国旅游研究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庄佩君;全球海运物流网络中的港口城市—区域[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李创新;基于社会物理视角的中国入境旅游流时空扩散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3 郑鹏;中国入境旅游流驱动力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4 姜丽丽;辽宁省港口城市空间格局及整合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5 刘宏盈;中国长三角入境旅游流西向梯度扩散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6 张佑印;北京入境集聚扩散旅游流时空演变规律及动力机制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庞闻;中国入境旅游流复杂网络的结构特征与角色定位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8 董亚娟;供需视角下入境旅游流驱动与城市目的地响应耦合关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9 许骏;基于复杂网络的传染病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10 刘向荣;基于网络传播视角的广东消费品价格波动关联效应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曾荣;广州入境旅游特征分析与市场开拓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2 张银铃;基于游客流视角的沪港迪斯尼乐园竞合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3 王艳艳;上海对长三角入境旅游市场影响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王永明;中国入境旅游者多目的地空间行为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5 张颖;泛西安区入境旅游流空间场效应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6 李京晶;我国口岸城市入境旅游流西扩散与经济联系强度耦合分析[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7 张艳茹;基于分形视角的长江流域入境旅游流时空动态规律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8 魏颖;上海入境旅游流空间扩散转移规律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9 褚玉良;丝绸之路中国段陕甘新省区入境旅游流时空变化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10 潘婧;港口与城市耦合机制及模拟调控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白凯,马耀峰,周忠学;入境游客消费决策行为影响研究——以北京市为例[J];北京社会科学;2005年03期
2 孙鹏,王志芳;遵从自然过程的城市河流和滨水区景观设计[J];城市规划;2000年09期
3 王建国,吕志鹏;世界城市滨水区开发建设的历史进程及其经验[J];城市规划;2001年07期
4 吴必虎,贾佳;城市滨水区旅游·游憩功能开发研究——以武汉市为例[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2002年02期
5 陈秀琼;黄福才;;基于社会网络理论的旅游系统空间结构优化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6年05期
6 周蓓;;四川省航空旅游网络空间特征及其结构优化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8年01期
7 杨国良;钟亚秋;王李清潆;刘昕;;四川省旅游流空间扩散方向及路径[J];地理科学进展;2008年01期
8 钟士恩;张捷;任黎秀;李倩;董雪旺;李敏;;旅游流空间模式的基本理论及问题辨析[J];地理科学进展;2009年05期
9 张红,李九全;桂林境外游客结构特征及时空动态模式研究[J];地理科学;2000年04期
10 徐建华,岳文泽;近20年来中国人口重心与经济重心的演变及其对比分析[J];地理科学;2001年05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黄海;[N];第一财经日报;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寅虎;试论近代中国的入境旅游[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2 王海鸿;中国入境旅游的灰色预测[J];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3 傅云新,张成杰;山东省入境旅游发展对策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5年17期
4 吴国清;上海城市入境旅游及竞争力探析[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2期
5 宋鸿;陈晓玲;;运用空间自相关分析中国入境旅游增长空间格局[J];世界地理研究;2006年01期
6 ;2019年中国有望成为世界第一入境旅游目的地国家[J];稀土信息;2006年01期
7 生延超;;国外居民旅游需求对中国入境旅游贸易增长的影响研究[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8 四川入境旅游研究课题组;贾松青;;加快四川入境旅游发展的几点建议[J];经济体制改革;2006年06期
9 陈福义;生延超;;国外居民旅游需求对中国入境旅游贸易增长的影响[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10 杨锦权;王迎新;;中国入境旅游的产业地位分析[J];云南社会科学;2007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洁;;入境旅游流变化的惯性与风险规避分析[A];第十二届中国青年信息与管理学者大会论文集[C];2010年
2 管开宇;蒲英霞;黎新亮;;江苏省入境旅游人流量地级市尺度空间分布及其机制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3 刘法建;张捷;陈冬冬;;基于网络分析的中国入境旅游流特征及动因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张毓;孙根年;;东部沿海入境旅游发展的时间同步性及区域响应[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李振亭;马耀峰;李君轶;刘宏盈;;基于功能分析的我国入境旅游流区域差异研究[A];地理学与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地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6 张凌云;庞世明;孙琼;;2011年北京入境旅游市场发展现状及趋势[A];2012年首都旅游产业研究报告[C];2012年
7 张建融;左红丽;;加强系统培训 发展入境旅游[A];科学发展观与浙江旅游业论文集[C];2005年
8 冷显鹏;;环渤海沿海地区入境旅游区域差异特征分析[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9 魏颖;马耀峰;张佑印;;我国长三角地区入境旅游流西向转移规律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10 胡柏叶;孙静春;常琳;;汇率波动对上海市入境旅游需求影响研究[A];系统工程与和谐管理——第十届全国青年系统科学与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陈涛;我省入境旅游形势喜人[N];安徽经济报;2005年
2 马莉;中欧协议为入境旅游助力[N];国际商报;2003年
3 记者 马振华;西藏入境旅游逐步升温[N];光明日报;2003年
4 本报记者 周岩森;入境旅游蛋糕何时能够做大[N];河南日报;2003年
5 记者 周岩森;快速启动我省入境旅游[N];河南日报;2003年
6 周岩森;入境旅游处在突破前夜[N];河南日报;2003年
7 记者 孙玉波;上半年我国入境旅游保持强劲增长[N];经济参考报;2002年
8 ;我国入境旅游强劲增长[N];人民日报;2002年
9 吕中 王颖;去年我省入境旅游逆势走高[N];新华日报;2002年
10 记者 胡蓉 实习生 代学敏;省旅游局调研我市入境旅游[N];常德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李创新;基于社会物理视角的中国入境旅游流时空扩散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2 庞闻;中国入境旅游流复杂网络的结构特征与角色定位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3 张玉娟;基于双对数线性模型的中国入境旅游需求影响因素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4 李振亭;中国西部典型区域入境旅游流关联度及经济协调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5 郑鹏;中国入境旅游流驱动力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6 董亚娟;供需视角下入境旅游流驱动与城市目的地响应耦合关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7 刘宏盈;中国长三角入境旅游流西向梯度扩散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8 赵现红;中国典型区域入境旅游流空间扩散驱动机制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谢辉;新疆入境旅游演变模式研究与对策分析[D];新疆大学;2008年
2 马牧晨;湖北省入境旅游需求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3 张孝丽;基于入境旅游影响因素分析的山东省入境游市场研究[D];山东经济学院;2010年
4 彭翌婷;经济非均衡发展下的我国入境旅游供给市场特点及其发展策略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5 陈书星;广东省入境旅游营销策略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6 梁冬晗;基于面板数据分析我国入境旅游需求的影响因素[D];山西财经大学;2011年
7 张艳茹;基于分形视角的长江流域入境旅游流时空动态规律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8 魏颖;上海入境旅游流空间扩散转移规律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9 张新妮;青岛入境旅游流空间动态研究[D];青岛大学;2006年
10 尚林;中国入境旅游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7789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17789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