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全域旅游导向下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本文选题:民族地区 + 全域旅游 ; 参考:《经济体制改革》2017年05期
【摘要】:民族地区不仅自然景观、特色文化、生态资源非常丰富,而且全域广泛分布,再加之大多为主体功能区规划所划定的限制开发区或禁止开发区,在"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的大背景下,最适合率先建设全域旅游示范区。然而,由于受交通、服务设施、体制机制等的制约,目前这类地区的旅游开发,仍然集中在有限的景区上,以旅游资源的开发为核心整合各要素,以旅游业为主线带动其他产业发展,建设全域旅游示范区,在供给上还面临诸多障碍。推进民族地区全域旅游发展,应借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机遇,瞄准区域供给结构合理化的目标,加快推进制度和政策创新。
[Abstract]:Ethnic areas are not only rich in natural landscape, characteristic culture and ecological resources, but also widely distributed throughout the region. In addition, most of them are restricted development zones or prohibited development zones designated by the planning of the main functional area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transition from "scenic spot tourism" to "global tourism", it is most suitable to take the lead in constructing the regional tourism demonstration area. However, due to the constraints of transportation, service facilities, institutional mechanisms and so on, at present, tourism development in such areas is still concentrated on limited scenic spot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resources as the core integration of various elements. With tourism as the main line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other industries, the construction of a regional tourism demonstration zone, there are still many obstacles in the supply.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tourism in minority areas, we should take advantage of the opportunity of supply-side structural reform, aim at the objective of rationalization of regional supply structure, and speed up the innovation of system and policy.
【作者单位】: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四川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民族与宗教研究所;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研究生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藏羌彝文化走廊建设研究”(16ZDA155) 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以及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青藏高原经济社会与文化发展研究中心2016年度项目“路径与措施:阿坝州旅游业的扶贫功能研究”(QZY1611)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F592.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吕俊芳;;城乡统筹视阈下中国全域旅游发展范式研究[J];河南科学;2014年01期
2 张如勇;;推进“全域景区化” 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J];新农村;2014年07期
3 戴宾;;蒲江:“全域成都”的生命之城与心灵绿地[J];西部广播电视;2009年03期
4 陈伟;;力争实现生态景区全域化[J];今日浙江;2013年08期
5 李欢欢;李雪铭;解鹏;杨俊;;全域城市化背景下大连游憩系统研究[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3年11期
6 雍璐萍;;全域产业 国际户外天堂的旅游足迹[J];中国西部;2012年35期
7 姜玉华;;推进巴中旅游“全域发展”[J];中国国情国力;2014年05期
8 王涛;曹玉杰;;绥芬河 中俄全域旅游第一市[J];东北之窗;2014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吕俊芳;;以“海洋全域旅游”服务“五位一体”现代化建设——以辽宁沿海经济带为例[A];2013中国旅游科学年会论文集[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傅军;青岛旅游大项目已实现全域覆盖[N];青岛日报;2012年
2 见习记者 唐闯;我州全域旅游铺开崭新画卷[N];甘孜日报(汉文);2012年
3 本报记者 刘元玉 李晓佳;山水作画 全域晕染[N];威海日报;2014年
4 北京巅峰智业集团旅游地产研究院 胡晓苒;城市旅游:全域城市化背景下的大连全域旅游(上)[N];中国旅游报;2010年
5 YMG记者 凌云鹏 通讯员 张绍贤 高林 骆功信 宋钰;全域旅游托起“美丽仙境”[N];烟台日报;2012年
6 上海景域旅游营销服务有限公司 刘应杰;全域旅游时代下旅游目的地品牌思维打造新黄山[N];中国旅游报;2014年
7 通讯员 木弓;五年内实现“全域旅游”[N];三峡日报;2014年
8 记者 李维苇;紧跟州委战略部署 倾力助推旅游全域化[N];四川政协报;2012年
9 记者 王立冰 通讯员 袁致甲 厉晓伟;章丘打造乡村旅游“全域化”格局[N];济南日报;2013年
10 本报记者 陈兴鑫;交通先行 全域旅游提速[N];乐山日报;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曹晗;全域旅游背景下的目的地O2O营销模式探析[D];北京林业大学;2016年
2 郭佳奇;阳城县全域旅游发展研究[D];山西农业大学;2016年
3 李玉国;县级行政区旅游产业全域发展模式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0988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20988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