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旅游管理论文 >

休闲旅游农庄水生态承载极限研究——以四川省为例

发布时间:2018-07-24 11:34
【摘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向往绿色生态的生活方式,然而,生态环境已经伴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断恶化,水资源利用也逐渐偏离可持续发展理念。文章以可利用水资源量、人口和城镇化、农业用水、生态环境用水作为关键因素构建了休闲旅游农庄的水生态承载极限定量计算模型。通过对主要部门用水量和相关指标数据调查和总结,根据定量模型计算结果显示,总体看,四川省水生态承载能力足以维持远景规划,其中,成都平原、四川盆地、川东平行领谷区、川中丘陵区、川西高原等5个地区的水生态承载力分别为15 628万人、10 215万人、8 301万人、5 504万人、4 809万人。
[Abstract]:With the improvement of living standards, people are yearning for a green ecological way of life. However,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has been deteriorati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the utiliz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has gradually deviated from the concept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Based on the available water resources, population and urbanization, agricultural water, ecological environment water as the key factors, this paper constructs a quantitative calculation model of water ecological bearing limit of leisure tourism farm. 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and summary of the water consumption and related index data of the main departments, the results of quantitative model calculation show that, in general, the water ecological carrying capacity of Sichuan Province is sufficient to maintain the long-term planning, among which, Chengdu Plain, Sichuan Basin, The ecological carrying capacity of water in the five areas of east Sichuan parallel valley, central Sichuan hilly area and western Sichuan plateau is 156.28 million persons, 10.15 million people, 83.01 million people, 55.04 million people and 48.09 million people respectively.
【作者单位】: 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
【基金】:2014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西南山地乡村旅游健康发展与美丽乡村建设互动机制研究”(14BJY146)
【分类号】:F592.7;F32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谢鲁;陆柯;;浅谈成都市环城水生态服务功能[J];低碳世界;2013年16期

2 章鑫;;城市化进程对水生态保持的影响和对策[J];科技创新导报;2012年14期

3 刘冰;;凡河流域水生态功能区产业发展模式探析[J];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14年05期

4 毛广全,崔亚楠,刘培英;在发展水生态经济中保护首都水源[J];水利经济;2002年02期

5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水利厅等部门关于开展水生态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意见的通知[J];济南政报;2012年20期

6 王灵恩;李丁丁;胡恒学;;水利风景区与水生态文明城市[J];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年02期

7 马庆斌;韩建伟;;泰安市创建水生态文明城市的对策措施[J];山东水利;2013年06期

8 ;市场动态[J];中国水利;2014年08期

9 黄丰宙;;贯彻十八大精神 建设水生态文明城区[J];学习月刊;2013年14期

10 张耘;李明俊;解清杰;吴春笃;;镇江城市水生态建设战略研究[J];河北农业科学;2010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吴季松;;文化与科技双轮驱动北京水生态文明模式发展[A];文化创新、科技创新“双轮驱动”战略——2012北京自然科学界和社会科学界联席会议高峰论坛论文集[C];2012年

2 林松良;劳凤仙;;论江南沿海山区农村水生态安全体系建设[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计玉根;;城市化进程中的水生态问题研究[A];太湖高级论坛交流文集[C];2004年

4 程永隆;;现代水利工程设计中的水生态问题[A];海峡西岸水环境治理理论与实践——福建省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分会场论文集[C];2005年

5 仇保兴;;切实从源头治理水污染 维护和恢复城乡水生态[A];第三届环境与发展中国论坛论文集[C];2007年

6 刘刚;刘剑;;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研究:“泉城”济南的实证[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9-绿色生态与低碳规划)[C];2013年

7 梁静静;左其亭;;全国水生态区划方法与划分方案研究[A];农业、生态水安全及寒区水科学——第八届中国水论坛摘要集[C];2010年

8 杨俊峰;乔飞;韩雪梅;柴淼瑞;;流域水生态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A];2013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六卷)[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王彬;明确任务 完善机制 打好水生态文明市创建攻坚战[N];济南日报;2012年

2 通讯员 常忠 记者 沙文婧;市政协调研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创建工作[N];济南日报;2012年

3 本报记者 周雁凌 季英德;山东创建水生态文明城市[N];中国环境报;2012年

4 记者 毛一韬 周小莉 实习生 王钰;贺村“耕读”水生态产业带[N];衢州日报;2014年

5 记者 王量迪 通讯员 胡章;三年内将建十大水生态示范项目[N];宁波日报;2014年

6 赵长森;保护水生态必须遵循水科学规律[N];光明日报;2014年

7 本报记者 郝洋 通讯员 陈亚辉;活水注洛城 给力水生态[N];洛阳日报;2014年

8 孟宪丛;以良好的水生态助力京津冀协同发展[N];中国水利报;2014年

9 茅徐锃 孔春燕;“一盘棋”改善水生态[N];中国建设报;2014年

10 记者 邵雪廉 李志峰;精准发力灭黑臭 打造优美水生态[N];金华日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蕾;东辽河流域水生态功能分区与控制单元水质目标管理技术[D];吉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曹方意;太湖流域浮游藻类特征及对水生态功能分区的指示意义[D];南京工业大学;2015年

2 兰金启;城市化进程中水生态保持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3 应征;济南市水福利指数研究[D];山东财经大学;2014年

4 许莎莎;黑河流域水生态功能分区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5 衣俊琪;辽北地区典型河流水生态功能区水生态系统健康评价[D];辽宁大学;2014年

6 樊彦芳;区域水生态与水环境安全机制的研究[D];河海大学;2005年

7 柴淼瑞;基于SD模型的流域水生态承载力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4年

8 吕纯剑;基于辽宁省辽河流域水生态功能三级分区的河流健康评价[D];辽宁大学;2013年

9 陈静;河口区水生态健康评价技术方法及其应用[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10 李玲;长三角地区农药百草枯对水生高等植物的水生态基准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1412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21412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606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