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旅游管理论文 >

旅游非正规就业:职业发展的末端还是通道

发布时间:2018-08-02 16:34
【摘要】:现有研究一般认为旅游非正规就业低收入、低门槛、不体面,仅能维持生计或增加收入。非正规就业是职业发展的末端,就业者是被"降级的劳动力"。文章通过珠海拱北口岸的实地调查和对44位旅游非正规就业者的访谈指出,旅游非正规就业是许多就业者的职业发展通道。就业者以中青年低层次劳动力为主,但也包括较高学历和丰富工作经验的企业白领、个体经营户和大学生,他们通过亲缘或地缘组织介绍从事旅游非正规就业。文章进一步归纳总结了7种从业动机、6种从业规划和4种职业发展路径。研究表明,大多数旅游非正规就业者具有较为明确的从业动机、从业规划和职业发展路径。相较于其他非正规就业,旅游非正规就业提供更多的职业出口,更利于积累资源和能力,是一条低层次劳动者向高层次城市就业者转变的职业通道。
[Abstract]:Existing studies generally believe that informal tourism employment is low income, low threshold, indecent, can only support or increase income. Informal employment is the end of career development, and the employed are demoted labor force. Based on the field investigation of Gongbei Port in Zhuhai and the interviews with 44 non-regular workers, this paper points out that informal employment in tourism is the career development channel for many employed persons. The employed workers are mainly middle and young people with low level labor force, but also include white-collar workers, self-employed households and college students with higher education and rich working experience. They are engaged in informal employment in tourism through relatives or geographical organizations. The article further summarizes 7 kinds of motivation and 6 kinds of employment planning and 4 kinds of career development paths. The research shows that the majority of non-regular employees have clear motivation, career planning and career development path. Compared with other informal employment, tourism informal employment provides more professional exports, and is more conducive to accumulation of resources and ability. It is a career channel from low-level workers to high-level urban workers.
【作者单位】: 中山大学旅游学院;南开大学旅游与服务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旅游发展对城市社会空间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机制与调控研究”(41301146)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基于旅游绅士化理论的旅游发展与城市社会空间互馈机制研究”(40000-3161113) 珠海旅游研究院共同资助~~
【分类号】:F592.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淮;非正规就业:战略与政策[J];宏观经济研究;2001年02期

2 陈淮;发展非正规就业是一项战略选择[J];经济纵横;2001年05期

3 张颖;拉美青年的非正规就业问题[J];拉丁美洲研究;2001年05期

4 汪秋霞;规范管理促进社区非正规就业健康发展[J];上海财税;2001年01期

5 沈毛永;规范扶持非正规就业发展的税收思考[J];上海企业;2001年12期

6 胡鞍钢 ,杨韵新;非正规就业:未来就业的发展趋势[J];中国社会保障;2001年06期

7 许荣东;;应运而生的 广东非正规就业[J];创业者;2001年10期

8 孙剑平,江竹兵;非正规就业在市场化进程中的拓展[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9 李强;关于进城农民的“非正规就业”问题[J];新视野;2002年06期

10 唐钧;非正规就业不可避免[J];中国改革;2002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丁金宏;冷熙亮;宋秀坤;韩伯仁;徐月虎;;中国对非正规就业概念的移植与发展[A];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暨2001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2 陈诗达;;非正规就业劳动关系现状[A];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劳动关系问题研讨会暨2006浙江就业报告[C];2006年

3 ;紧密联系实际,,努力做好咨询课题——“非正规就业的国内外比较及上海对策研究”课题简介[A];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第六届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理事会会议材料[C];2008年

4 薛德升;方逸涵;;改革开放30余年来中国非正规就业与城市化相互关系及区域差异[A];地理学核心问题与主线——中国地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建所五十年庆典论文摘要集[C];2011年

5 丁小翠;;试析女性非正规就业者的困境[A];云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研究与理论探索[C];2010年

6 陈诗达;;非正规就业中的劳动关系[A];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劳动关系问题研讨会暨2006浙江就业报告[C];2006年

7 陈诗达;;非正规就业中劳动关系协调发展对策思考[A];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劳动关系问题研讨会暨2006浙江就业报告[C];2006年

8 冯小茹;;非正规就业:弱势群体就业的有效途径[A];青年就业问题与对策研究报告——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04)[C];2004年

9 谢妍翰;;大城市“城中村”女性非正规就业[A];地理学与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地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非正规就业的发展要趋利避害[N];中国妇女报;2002年

2 主持:本报记者 郑勇 嘉宾:中国工运学院副教授 乔健;为非正规就业创造良好氛围[N];工人日报;2002年

3 张华初;关于非正规就业发展现状的思考[N];工人日报;2003年

4 葛伟 钱聪慧;应高度重视非正规就业[N];工人日报;2005年

5 本报记者 黄晓芳;非正规就业 胃口有多大[N];经济日报;2001年

6 本报评论员;非正规就业大有作为[N];辽宁日报;2002年

7 周向东(作者单位:省就业服务局);重视非正规就业的作用[N];辽宁日报;2002年

8 晓白;重视“非正规就业”[N];人民日报;2001年

9 陈科;从法律视角看非正规就业[N];四川日报;2004年

10 廊坊市就业服务局 刘凤川;解决和降低就业压力的好方式推进廊坊市非正规就业的思考[N];中国信息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燕晓飞;非正规就业劳动力的教育培训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2 唐斌尧;中国转型期非正规就业女性群体的福利权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3 白冰冰;上海市非正规就业的发展及其城市空间形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4 姚宇;中国城镇非正规就业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5 袁霓;中国女性非正规就业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3年

6 黄苏萍;东北区域经济增长中的非正规就业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7 乔观民;大城市非正规就业行为空间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8 胡凤霞;城镇劳动力非正规就业选择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晓静;非正规就业“正规化”管理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2 于淼;我国城镇非正规就业问题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8年

3 邹欣宏;我国城镇非正规就业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4 吴军;失地农民非正规就业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5 夏成方;中小城市城乡结合部失地农民非正规就业问题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8年

6 绪东宇;关于构建我国高校毕业生非正规就业人群社会保障体系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7 段艳;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女性非正规就业问题研究[D];贵州大学;2009年

8 江娜;城镇非正规就业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9 陈绮;中国非正规就业与城市化的关系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10 贺歆;城镇非正规就业研究[D];新疆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1600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21600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94c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