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国家的边界——以广西中越边境地区的旅游为个案
[Abstract]:The tourism in the border areas of Guangxi includes five types: natural scenery ecotourism, ethnic folk culture ecotourism, Sino-Vietnamese border customs tourism, historical relic tourism and red tourism. They are all unified under the core concept of "border", and a tourism system with the theme of "customs and customs" is constructed. By using oral art and other folklore resources, and performing border elements by various means, the local tourism objectively provides mainland Chinese tourists with an appreciation of the unique customs and amorous feelings of the frontier. Also can feel own national boundary and strengthens the national consciousness special field domain.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民间文学研究室;
【分类号】:F592.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理查德·鲍曼,杨利慧;美国民俗学和人类学领域中的“表演”观[J];民族文学研究;2005年03期
2 理查德·鲍曼;安德明;;十三世纪冰岛的表演与荣誉(上)[J];民间文化论坛;2008年06期
3 理查德·鲍曼;安德明;;十三世纪冰岛的表演与荣誉(下)[J];民间文化论坛;2009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成福;梁平;;民俗学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2 段峰;;作为表演的翻译——表演理论视域下的我国少数民族口头文学对外翻译[J];当代文坛;2012年04期
3 左宁;胡鸿保;;“表演”的跨学科比较——试析戈夫曼、特纳及鲍曼的表演观[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4 陈曦;;从侗歌展演文化功能的变迁看侗族民歌文化的传承[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5 付海鸿;;表演和现实——简析2011年“春晚”与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开、闭幕式[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2013年04期
6 徐薇;;东北农村二人转乐队的人类学考察——以黑龙江省牛家镇兴山村的瑞风乐队为例[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8年03期
7 彭蔚;;从通道芦笙节看侗族芦笙舞的嬗变[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8 陈丽琴;;论黑衣壮服饰传承的文化生态[J];柳州师专学报;2009年04期
9 杨利慧;;语境、过程、表演者与朝向当下的民俗学——表演理论与中国民俗学的当代转型[J];民俗研究;2011年01期
10 申波;;从峨山彝族花鼓舞的族属之争看文化的融合与传承[J];民族艺术研究;201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陈丽琴;;壮族服饰与生态环境[A];社会转型与文化转型——人类学高级论坛2012卷[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原晓爽;表演者权利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2 潘峰;“同根同源”的文化展演[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3 陈雪英;西江苗族“换装”礼仪的教育诠释[D];西南大学;2009年
4 车延芬;从舞谱到舞蹈[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5 王静;消弥与重构中的“查玛”[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6 孟纹波;彝族火把节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2年
7 朱刚;作为交流的口头艺术:石宝山歌会的民俗学田野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向伟;生生不息[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2 刘玉红;哈尼族“土布”织染技艺遗产的传承与保护研究[D];云南民族大学;2009年
3 杜晶;我国少数民族服饰区域差异的历史地理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4 李玉萍;民族文化的表演、创新与传承[D];广西民族大学;2007年
5 王继红;网络笑话初探[D];四川大学;2007年
6 吴雪梅;格尔兹的仪式观及其对文学研究的意义[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7 姜玮玮;少数民族题材影视作品的仪式场景传播[D];云南师范大学;2008年
8 韦婷婷;广西融水苗族坡会的调查与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韩雪娇;晋东南沁河流域古村镇表演类民间文艺的现代传承[D];山西大学;2012年
10 李晓婷;仪式与展演[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赵明龙;;中越边境地区民族旅游合作研究[J];创新;2009年03期
2 向媛秀;向秋华;粟增富;;越南政府推动(中越)边境地区经济发展的政策及借鉴[J];生产力研究;2011年06期
3 邓应文;;试析1990年代中越边境贸易中的走私问题[J];东南亚研究;2006年03期
4 陆林,许富志;对中越边境三县发展乡镇企业的调查[J];广西农村金融研究;1993年10期
5 雷双悬;浅谈厂长、经理的五种意识[J];交通企业管理;1997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李岚;普永生;;加快个开蒙城市群建设,促进边境地区对外经济合作[A];庆贺黄淑娉教授从教50周年暨人类学理论与方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何正廷 汤家麟;越南民族政策对云南边境地区的影响及对策[N];中国民族报;2003年
2 龙平岩 韦崇德 曾海科;中越两国农行开通SWIFT系统[N];中国城乡金融报;2004年
3 本报记者 姜木兰 通讯员 程大兴;广西旅游对接东盟从越南拓展[N];广西日报;2004年
4 记者 牙韩彰 邓亚平;广西边关旅游透着文化味[N];新华每日电讯;2000年
5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治工作的紧急通知[N];广西日报;2004年
6 通讯员 陈康邦;中越共同做好边境防疫工作[N];中国国门时报(中国出入境检验疫报);2001年
7 记者 刘家国 通讯员 曾敬;为中越边贸架金桥[N];中国城乡金融报;2001年
8 冯军军;跨国合作打击拐卖妇女儿童 中越联合发起一项宣传活动[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4年
9 黄伟荣;广西省凭祥市政协力促平而河旅游开发[N];人民政协报;2004年
10 记者 翟倩;中越合作打击跨国拐卖妇女儿童[N];中国社会报;2004年
,本文编号:21866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21866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