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旅游管理论文 >

城市旅游环境可持续承载的管理创新研究

发布时间:2018-09-11 07:38
【摘要】:伴随着中国旅游业的迅猛发展,旅游环境问题日益突显,超载现象日益严重。本文结合管理创新的包容性、引导性和推动性思想,探讨城市旅游环境可持续承载问题,为城市旅游环境可持续承载提供竞争优势和持续竞争来源。文章通过对旅游环境超负荷使用的原因分析,提出城市旅游环境可持续承载管理创新的内涵,构建了旅游环境可持续承载管理创新的生成机制,探讨了内外部种子基于"问题探索式"的管理创新,阐述了城市旅游环境可持续承载或承载可持续性的管理创新模式,旨在为旅游环境承载力"超载"问题的解决提供新的角度,提升城市旅游环境的承载能力,调节"承载强度",促成其从"承载潜力"向"承载实力"转化,实现城市旅游环境的可持续承载。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tourism industry, tourism environmental problems become increasingly prominent, overload phenomenon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seriou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sustainable carrying capacity of urban tourism environment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inclusive, leading and promoting ideas of management innovation, and provides competitive advantages and sustainable competitive sources for sustainable carrying capacity of urban tourism environment.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auses of the overload of tourism environment,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connotation of sustainable carrying management innovation of urban tourism environment, and constructs the generating mechanism of sustainable carrying capacity management innovation of tourism environmen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management innovation of internal and external seeds based on "problem exploration", and expounds the sustainable carrying or carrying sustainable management innovation mode of urban tourism environment.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provide a new angle for solving the problem of "overload" of tourism environmental carrying capacity, to enhance the carrying capacity of urban tourism environment, to regulate "bearing capacity", and to promote its transformation from "carrying potential" to "carrying capacity". The sustainable carrying capacity of urban tourism environment is realized.
【作者单位】: 兰州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燕山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西部和边疆地区项目)(11XJC630016) 兰州市社科规划项目(14-038E) 兰州理工大学红柳青年教师培养计划(Q201213)
【分类号】:F592;F299.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广海;刘佳;王蕾;万荣;;山东半岛城市群旅游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研究[J];地理科学进展;2008年02期

2 孙睦优,王叶峰;旅游环境承载力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以秦皇岛市为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5年02期

3 苏敬勤;李召敏;洪勇;;管理创新创造阶段:从内部变革促进者视角的分析[J];管理学报;2010年07期

4 杨秀平;翁钢民;张雪梅;;耦合理论在旅游研究中应用领域的国内研究评述与展望[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3年06期

5 崔凤军;论旅游环境承载力──持续发展旅游的判据之一[J];经济地理;1995年01期

6 杨春宇;黄震方;毛卫东;;基于系统科学的旅游地演化机制及规律性初探[J];旅游学刊;2009年03期

7 戴学军,丁登山,林辰;可持续旅游下旅游环境容量的量测问题探讨[J];人文地理;2002年06期

8 翁钢民;李胜芬;;旅游环境可持续承载的路径分析[J];人文地理;2009年01期

9 闫博雅;毕超;;西安市旅游环境承载力测算与评价研究[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4期

10 梁流涛;曲福田;冯淑怡;;农村发展中生态环境问题及其管理创新探讨[J];软科学;2010年08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赞;;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概念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8期

2 郭玉刚;窦立宝;郑舒绮;;麦积山风景名胜区旅游环境容量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9期

3 周建东;王浩;;风景名胜区环境容量分析及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以扬州瘦西湖风景名胜区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34期

4 李飞虎;闫波;;新时期农村环境保护中农民参与机制的构建——基于“政府失灵”视角[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7期

5 王晓铃,巩吉力;巢湖流域生态保护与建设初步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3期

6 方春梅;杨新征;李寰;王晓莉;赵海荣;;乡村旅游环境承载力概念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10年19期

7 李霞;黄冬梅;张景书;梁伟鹏;徐湛坤;;旅游环境承载力在旅游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应用初探[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6年03期

8 钱丽萍;罗明;朱生东;王娟;;武夷山世界遗产地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9年07期

9 王群;杨兴柱;章锦河;;国内旅游地水环境研究综述[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0年10期

10 徐坡;;基于旅游生态足迹模型的陕西省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顾湘;张继平;;试论海岸带开发中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管理创新[A];东方行政论坛(第一辑)[C];2011年

2 李秀娟;周荣s,

本文编号:22360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22360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e0d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