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旅游管理论文 >

乡村旅游:城乡互动与区隔

发布时间:2018-09-11 10:26
【摘要】:乡村旅游将村庄自然文化资源资本化的同时,把农民置于素质不高的形象定义上。在人主体性的发展以"素质"决定的语境中,"工作—休闲"的社会划分,使村民与旅游者在新型的"主、客"关系中的沟通是有限的。完整的乡村旅游应是城里人和农村人双向互动、打破城乡区隔的平台。
[Abstract]:Rural tourism capitalizes the natural and cultural resources of the village, and puts the peasants in the image definition of low quality. In the context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subjectivity is determined by "quality", the social division of "work- leisure" makes the communication between villagers and tourists in the new relationship of "host and guest" limited. Complete rural tourism should be a two-way interaction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people, breaking the platform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作者单位】: 厦门大学;
【分类号】:F323;F59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费孝通;反思·对话·文化自觉[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3期

2 谢珈;;乡村旅游的文化转向——以江西为例[J];江西社会科学;2013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伟涛,陈昌文,陈运,黄乐;当前我国农村弱势群体面临的社会资本困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2 杨邦荣;;人际关系和谐的社会文化机理及其实现[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3 王浩斌;;风险社会中的主体性原则及其伦理重建[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3期

4 李夏灵;;传统在法治社会中的定位分析[J];安徽农学通报;2007年02期

5 李斌;;第三网络社会与新“差序格局”[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6 孙修远;;泛政治化背景下的家族秩序续建——以苏北乐安堂孙氏两次修谱为例[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7 宋燕鹏;张素格;;石家庄市“城中村”村落文化调查研究之一——裕华区槐底村民间信仰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0期

8 袁同成;;社会转型期农村养老模式的变迁趋势探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26期

9 吴健辉;黄志坚;俞红莲;;社会资本与农村致富带头人能力形成的关系[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30期

10 吴建冰;李作华;;稻作文化旅游与旅游发展若干问题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航行;王旭瑞;;陕西网络媒体发展与公众关系调查报告[A];陕西省社会学会(2010)学术年会——“关—天经济区社会建设与社会工作”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郭彦朋;李思遥;;探析农村社会工作的发展[A];陕西省社会学会(2010)学术年会——“关—天经济区社会建设与社会工作”论坛论文集[C];2010年

3 赵士辉;;文化自觉与民族精神[A];中国伦理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2届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二)[C];2004年

4 虞崇胜;;倡导“和而不同”的政治文明观[A];服务型政府与和谐社会[C];2005年

5 刘希;;法律:一种保护民族民间文化的文化——我国民族民间文化法律保护诸问题的法律人类学分析[A];全球化背景下的云南文化多样性[C];2010年

6 李强;;贵州民族地区农村留守儿童的监护现状与特点[A];“和谐发展与贵州小康社会建设”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吴燕丽;;旅游人类学研究进展分析[A];旅游学研究(第五辑)[C];2010年

8 赵瑞芳;;和谐文化是和谐社会的坚实基础[A];孔学研究(第十四辑)——云南省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马晓琴;;当代回商的文化自觉——以三营的回族商人为例[A];首届中国宁夏回商大会文化论坛论文汇编[C];2008年

10 马晓琴;;当代回商的文化自觉——以三营的回族商人为例[A];中国回商文化(第一辑)[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丁鹏;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巴彦浩特镇汉族移民文化变迁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2 李洁;大学捐赠基金运作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王淑英;多元文化空间中的湫神信仰仪式及其口头传统[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4 张雪艳;中国当代汉族作家的“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赵淑辉;当代中国交往理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李长娟;社会性别视角下乡村女教师生涯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卞国凤;近代以来中国乡村社会民间互助变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胥文玲;明清闽北家族教育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9 谢宏忠;基于文化多样性视野的大学生价值观导向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10 胡俊红;中国家具设计的民族性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丽;我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运行中的公正问题探讨[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郭倩;农村低保对象的社会支持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高冬梅;客家地区农村女性闲暇生活方式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谢莲花;基于旅游者行为的南宁市入境旅游发展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5 黄明宇;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社会资本培育中的政府行为分析[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6 徐伟红;我国家族企业内部信任机制的构建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7 曾巧黎;通过司法的社会控制[D];湘潭大学;2010年

8 马婧;探析法治现代化进程中乡规民约的价值[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覃健;地方叙事中的历史记忆与民族认同[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10 任春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视域下的文化认同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建平;;分化与区隔:中国城市中产阶层消费特征及其社会效应[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年01期

2 吕先国;;以“先锋良种”看定位理论运用[J];中国种业;2011年03期

3 曹国新;社会区隔:旅游活动的文化社会学本质——一种基于布迪厄文化资本理论的解读[J];思想战线;2005年02期

4 张成斌;;地市级成品油市场差异化竞争的实践与思考[J];北京石油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5 杰克·特劳特;品牌定位四步骤[J];农机市场;2002年10期

6 ;麦肯锡:市场区隔[J];网际商务;2003年09期

7 ;市场研究及行销(续五)[J];中华纸业;2000年11期

8 阿尤玛;大型零售企业的目标市场区隔策略[J];中国商贸;1995年07期

9 殷文;;郊区化视域下的教育公平——一个社会学的分析[J];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10 汪芸;;锦衣夜行[J];装饰;2010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Ian Weber;;社会区隔与都市和乡村社区的网络公民参与(英文)[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多元文化、和谐社会与可选择的现代性:新媒体与社会发展”新闻传播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7年

2 魏春霞;于秀荣;郭苏华;苏霞;肖耐贤;;QYJV—145D气动V形牵伸摇架在FA503细纱机上的生产实践[A];2003年全国传统纺环锭细纱机技术进步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3 林文政;;新人才观点的人才管理[A];区域人才开发的理论与实践——港澳台大陆人才论坛暨2008年中华人力资源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吴予群;;细纱牵伸系统工艺参数的优化方法[A];2003年全国传统纺环锭细纱机技术进步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5 贺宗仁;杨美娟;;企业的品牌定位[A];第六届中国科学家论坛论文汇编[C];2007年

6 林福春;;兰地玉皇殿宇之艺匠[A];闽台玉皇文化研究[C];1996年

7 鲍明晓;;财富体育[A];首届中国体育产业学术会议文集[C];2005年

8 张艳艳;刘友良;章文华;;NO通过提高液泡膜质子转运和Na~+/H~+逆向运输活性增强玉米耐盐性[A];长三角现代植物生物学与农业专题论坛论文集[C];2005年

9 王行恭;;台湾设计表现中的民俗美学[A];“岁寒三友——诗意的设计”——两岸三地中国传统图形与现代视觉设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郑健雄;;休闲农业发展与策略[A];第六届海峡两岸休闲农业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葛云;用土地区隔政策对抗囤地者的绑架[N];中国房地产报;2007年

2 ;区隔:给我一个独特的销售主张[N];中国经营报;2003年

3 ;以特性建立品牌区隔[N];中国黄金报;2003年

4 ;高端商务车市场三足鼎立[N];消费日报;2006年

5 苏奕智;区隔营销凭个性突围[N];医药经济报;2004年

6 瞿渠;特劳特的区隔十大法则[N];中国乡镇企业报;2003年

7 本报评论员 丁永勋;户籍区隔不应再加码[N];新华每日电讯;2011年

8 宣亚品牌实验室研究员于积成;对立性区隔:品牌可以说不[N];中国经营报;2006年

9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教授 王明进;文化区隔催生仇视与暴力[N];中国教育报;2011年

10 晓其;创造产品的区隔[N];医药经济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庐进;转型时期中国中产阶层消费行为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2 刘莉;文化报刊与英国中产阶级身份认同(1689-1729)[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3年

3 岳占菊;协和式民主与国外民族关系治理:基于三个案例的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0年

4 邵宁;身份与排斥:中美非主流社会群体比较研究[D];上海大学;2011年

5 高永鸿;互动行销工具对房地产仲介业经营绩效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6 朱海龙;场域、动员和行动:网络社会政治参与研究[D];上海大学;2011年

7 王贺峰;中国情境下炫耀性消费行为的符号意义建构与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徐畅江;民族关系的国家建构[D];云南大学;2013年

9 田生科;超积累东南景天(Sedum alfredii Hance)对重金属(Zn/Cd/Pb)的解毒机制[D];浙江大学;2010年

10 李占伟;布尔迪厄文艺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波;认同与抵抗:苹果迷群体的生产行为研究[D];南京大学;2013年

2 曹红霞;趣味与身份认同[D];新疆大学;2011年

3 戴陆;区隔—布尔迪厄对“趣味”的社会学批判[D];中央美术学院;2007年

4 秦丽;社会文化区隔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5 薛静;从布尔迪厄的社会学理论看《野草在歌唱》的区隔主题[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6 李桢;手机媒介文化与社会区隔的双重塑造[D];西北大学;2010年

7 何露露;法律传播的空间之维[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8 吴爽;城市女性时尚消费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9 刘楠;从趣味判断到趣味区隔[D];西北大学;2010年

10 曾淑军;语言教育与社会区隔的生成[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2364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22364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241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