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本投资与旅游产业发展的区域差异研究
[Abstract]:Based on the panel data from 1999 to 2011 in 31 provinces of China, this paper demonstrates the impact of human capital investment on tourism development in different regions of China. The results show that higher education plays a significant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industry, but secondary education has no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and there are regional differences, while in developed areas of higher education, the effect of higher education on tourism development is not significant. But in the higher education backward area is more prominent. The tourism industry feedback effect of higher education in central China is general. Therefore, the scale and quality of tourism higher education should be attached importance to in the backward areas of higher education, and the structure and level of tourism education should be attached importance to in the developed areas of education.
【作者单位】: 吉首大学商学院;
【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入选编号(NCET-100166)
【分类号】:G647;F590.3;F2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王兆峰;刘红;;突发事件对旅游产业发展的影响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2年01期
2 郭为;何媛媛;王丽;;旅游人力资本和旅游就业的地区差异分析——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9年11期
3 刘长生;简玉峰;尹华光;;旅游信用、人力资本与旅游产业发展[J];旅游学刊;2009年1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吴文浩;方亮;;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旅游转型升级路径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5期
2 刘铁红;;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就业能力现状的调查分析[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3 许陈生;;财政分权、法治环境与地方旅游业效率[J];旅游学刊;2012年05期
4 乌铁红;;内蒙古旅游经济与高等旅游教育均衡发展对策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年09期
5 丘萍;;我国入境旅游的收敛状况及原因分析[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2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邹业慧;陆文星;梁昌勇;梁焱;;基于小波分析和支持向量机的旅游客流量预测研究[A];第七届(2012)中国管理学年会管理与决策科学分会场论文集(选编)[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钟伟;旅游业扩张对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鲁超;旅游业促进经济增长机理与动力机制研究[D];燕山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向旭,杨晓霞;旅游个人信用问题探讨[J];商业研究;2004年21期
2 刘长生;简玉峰;;中国入境旅游市场需求的影响因素研究[J];产业经济研究;2006年04期
3 戴光全;保继刚;;昆明世博会效应的定量估算:本底趋势线模型[J];地理科学;2007年03期
4 孙根年;周瑞娜;马丽君;王泰然;;2008年五大事件对中国入境旅游的影响——基于本底趋势线模型高分辨率的分析[J];地理科学;2011年12期
5 孙根年;我国境外旅游本底趋势线的建立及科学意义[J];地理科学;1998年05期
6 朱迎波,葛全胜,魏小安,董培南,何连生,彭唬;SARS对中国入境旅游人数影响的研究[J];地理研究;2003年05期
7 吴必虎,胡晓芬,张丽;中国旅游教育体系的结构研究[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8年03期
8 李江敏;旅游本科教育与专科教育差异研究[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S2期
9 黄松山;我国旅游高等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2期
10 郑向敏,吴纪滨;论旅游企业经营诚信的缺失与重建[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同亮;陈锦锦;;大学生人力资本投资分析[J];经营管理者;2010年04期
2 吴超林,袁锐锷;正确认识人力资本投资的高等教育[J];教育与经济;1997年02期
3 包迪鸿;研究生教育人力资本投资的制度导向[J];高等农业教育;2005年10期
4 包迪鸿;应飚;;人力资本投资视角下的研究生教育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6年09期
5 丁世青;;基于人力资本理论的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研究[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07年02期
6 孙小庆;张维洁;;基于净现值法的高校高层人力资本投资决策模型浅析[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S1期
7 赵志伟;张巍;;从人力资本角度看我国大学生就业难问题[J];中国商界(下半月);2009年05期
8 张义柱;;大学的职能和社会支持[J];管理工程师;2010年02期
9 胡保宁;;加强人力资本投资是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的重要工作[J];知识经济;2010年20期
10 蒋龙琴;研究生人力资本投资分析[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吉成;;高等教育在人力资本开发中的战略地位[A];齐齐哈尔市首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4年
2 朱宁洁;;劳动力市场与大学毕业生人力资本投资决策[A];2008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3 杨柳英;;高校人力资本投资风险的评估[A];江苏省现场统计研究会第十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李福华;赵普光;;人力资本产权视野中的高校人才柔性流动[A];2008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5 曾诗鸿;李双杰;莫志宏;;北京市民办高等教育投资研究[A];2004年中国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6 刘丽芳;沈红;;美国学生贷款偿还的新机制——“人力资本合同”的尝试[A];2006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7 王宪明;;大学生就业“经验”门槛的人力资本问题分析[A];“十一五”与青少年发展研究报告——第二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06)[C];2006年
8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旅游管理专业[A];中国名村名镇保护与旅游发展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7年
9 王贤;;风险投资资本组合理论对个人研究生教育投资的启示[A];2008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10 杨伟国;;国外大学生就业的促进措施[A];小康社会:文化生态与全面发展——2003学术前沿论坛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书海;改善人力资本投资环境[N];中国人事报;2005年
2 唐景莉;国家主动帮困 学生也需自强[N];中国教育报;2007年
3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所 李锋亮;用教育经济学思维规划大学生活[N];中国教育报;2007年
4 梁小民;莫把教育当消费[N];贵州政协报;2001年
5 于晓娜;我到香港读大学[N];21世纪经济报道;2007年
6 本报记者 王小玲;川台大交流局面基本形成[N];四川日报;2011年
7 刘志江;围绕发展办教育[N];中国旅游报;2004年
8 驻安徽记者 范良文;合肥五院校与企业合办人才论坛[N];中国旅游报;2011年
9 闻新国;大学如何面对 两个层次的需求[N];中华工商时报;2004年
10 本报记者 张齐邋实习生 杨璐;省旅游学校新校区开工建设[N];贵州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潘力;人力资本投资与中国高等教育投融资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2 吕杰;中国高等学校教师人力资本开发模式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6年
3 李碧虹;大学教师收入分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冯倩倩;基于人力资本投资的大学组织创新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2 夏茵;中国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投资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3 姚发明;中国高校高层次人才资源投资与运营思路探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4 张莹;基于人力资本投资的辽宁省高等教育发展战略选择[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5 李冰仙;从就业难看大学生考研热的原因[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6 左慧;大学人力资本投资成本分担机制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7 臧玉元;高校教师薪酬制度的经济学分析[D];苏州大学;2006年
8 刘文浩;对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初步探讨[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9 窦艳芬;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10 唐青;中国人口发展与高等教育财政改革刍议[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2872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2287237.html